普洱茶的泡法有什么講究嗎?實際上,茶要好喝看泡法。只有具備好的沖泡手法,才能把一泡普洱茶的滋味充分釋放出來。
▲泡茶
今天,國家高級評茶師、旗艦店“普洱藏家”掌柜、世界茶文化交流協會副會長魯文鋒老師,就來談談普洱茶的泡法技巧。
魯文鋒老師專注普洱茶20年,2016年被評為世界茶文化交流協會副會長,如今攜手師父“普洱教父”白水清先生,創辦了工·眾·號:普洱藏家,將20年習茶經驗分享給天下茶友。
▲“普洱藏家”館主魯文鋒老師
普洱茶的泡法,確實是一門學問,看似很簡單,其實蘊含著錯綜復雜的技巧,需要在實踐中不斷重復與提升,這便是所謂的的“知易行難”。
▲普洱茶湯
普洱茶的泡法,具體來說,需要注意以下5點。
常見的泡茶器有蓋碗、紫砂壺、紫陶壺、飄逸杯等。每一種器皿各有特點,我們可以根據沖泡的茶品以及場合,選擇適宜的器皿進行沖泡。
一般來說,比較建議大家選用紫砂壺、紫陶壺沖泡,其由于燒結時溫度較高,茶壺組織密度配老茶,比較發香,能更好地感受茶品的口感滋味,也便于我們觀察、掌握出湯時間及速度。
▲紫砂壺
同時,蓋碗也是常用來泡普洱茶的茶器之一。很方便直接的就可以看到茶湯色,葉底情況。但是如果用來泡比較老的茶,或者壓制較緊的茶,或者級別較高,條索較粗的茶,不容易將茶泡開,茶在水中得不到最好的釋放。
操作角度看,蓋碗比較燙手,不適合剛喝茶的新人(但對老茶客,這就可以忽略了)容易摔壞。
▲蓋碗
經常待在辦公室或出差的朋友,飄逸杯、一口杯則更為實用方便。對沖泡的要求也沒有那么高,建議您投茶3克左右,因為飄逸杯、一口杯相對來說茶水長時間浸泡茶葉,若是投茶量太多,茶湯易苦澀。
醒茶,顧名思義就是喚醒茶葉。因為普洱茶的茶倉中存放陳化了較長時間,溫度和濕度都比較恒定,那么茶葉是處于一種“沉睡”的狀態中。
▲醒茶
醒茶,可以讓普洱茶的茶葉慢慢舒展,恢復其正常的狀態,展現普洱茶的最佳口感。
醒茶在一定程度上來說決定著這款茶后續的口感,如果醒茶不好,就如同拿破侖兵敗滑鐵盧,茶湯口感就不夠愉悅了。
在泡普洱緊茶時,即使把緊壓的普洱茶撥開,仍然會有機會出現仍結作一團團的茶干。
用沸水沖泡數回以后,那些茶干團才會開始逐漸散開, 這時候的茶湯才會有較濃郁的茶味。
因此,如果不把投入紫砂壺或蓋碗的茶葉型態之比例調和,就會出現每泡沖泡時的味道不一, 甚至會有泡不出茶真味的情況。
▲投茶比例7:3
為了改善上述的問題,在投入的茶葉時可以使用撥茶餅時掉下來的散茶片或茶末作補充,建議的比例為7:3比, 即每一泡的茶,配以7成茶塊、3成茶末(或散片)。
雖然茶末或散片可以較快釋出茶味,但其短處是不耐泡,可能只有5泡至6泡水。
所以此時同時在茶壺內的茶塊就解決了此問題, 因為經熱水泡5至6次后,較大的茶塊茶干就會開始展開,并繼續釋出茶味,支持茶質。
將水燒開至90~100℃。先燙蓋碗或茶壺,將水倒掉之后將普洱茶放入蓋碗(或茶壺)中。注水,第一泡醒茶。將醒茶水倒掉之后可聞杯香。第二泡開始就可以飲用了。
▲沖泡普洱茶
如果是剛做出來3年內的新茶,建議使用95°左右的水溫進行沖泡,如果大部分是芽頭的嫩茶,可以適當的降低溫度使用85°~92°的水進行沖泡。
如果是老茶就需要使用100°的水進行沖泡才能把香氣滋味泡出來。
老茶一般要求高溫醒茶、高溫沖泡。相對來說,老生茶投茶量要低于老熟茶,而沖泡水溫老熟茶要略高。
▲88青餅茶湯
對于許多老生茶,在泡與泡的間隔開蓋,使葉底稍稍降溫后再續泡,會有不一樣的感覺,不妨試試。
歷經多年時光的沉淀,有的老茶因貯存不當而有異味,可通過高溫和多次洗茶來盡量排除,選用陶壺或紫砂壺沖泡對雜味也有很好的修正作用。
普洱茶的泡法中,出湯時間也很重要。由于普洱茶的大葉種茶,內質比較豐富,前8泡,都是即泡即出,馬上出湯,防止茶湯口感過濃過澀。第9泡茶起,往后每一泡茶出湯時,都要延后5秒左右。
▲普洱茶湯
在這個環節,很多人都會用過濾網。一般來講,不建議用過濾網。為什么呢?不是因為多了一道工序,變得很麻煩。因為增加過濾環節,會破壞茶湯中的平衡。
在出湯的過程中,我們盡量要溫柔,讓茶在最自然的狀態下,釋放自己。這也是我們為什么會提醒大家,在品茶的過程中,不要去翻茶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