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說水滸之三十六,朱仝上山.
打了祝家莊,收了這么多頭領,宋江的的心里自然是樂開了花,我相信,宋江是借著酒勁把扈三娘許配給王英的,第一因為當年曾許下王英一門親事,第二,對扈三娘也是個交代!關于扈三娘到底愛不愛王英這個事,我們沒必要較真,一日夫妻百日恩,日后的扈三娘肯定是愛王英的,至于這時候,肯定是不愛,書中寫的是:扈三娘見宋江義氣深重,也就不得不答應!扈三娘也太隨便了,為了義氣,就嫁給了猥瑣的王英,悲劇就這么開始了!有的時候,一句話,一輩子!瞬間的決定可以改變一生!
梁山里有許多解不開的矛盾,例如扈三娘和李逵的矛盾,朱仝和李逵的矛盾,這些不是心胸寬廣就能解除的了的,這是根本的矛盾,是不可調節的,朱仝對于梁山是和宋江一樣,有著大功的,可以這么說,梁山兩位頭領:晁蓋,宋江都受過其恩惠的,整個梁山唯有朱仝一人,其實朱仝對于梁山并不感冒,他可以和晁蓋宋江成為朋友,卻對成為賊寇沒有太大的興趣,而且就朱仝本人而言,梁山的生活并不適合他,朱仝是個低調的人,他對人生的看法很簡單,就是有飯吃,有酒喝,業余時間舞舞槍,弄弄棒,這樣的生活是很愜意的!朱仝也很知足!但宋江不這么認為,在他的內心里,兄弟就是要在一起的,如果你不同意,那我就把你忽悠來,如果忽悠不來,那我就讓你走投無路投奔來!宋江是這么想的,也是這么做的,朱仝或許不知道,在此之前,秦明搭上了一家老小的性命從了宋江,比起秦明,朱仝算是幸運的!
李逵這個人比較沖動,但不是沒腦子,宋江是不能干齷齪事的,因為宋江的江湖威望已經建立,這是一種很明顯的當了婊子還要立牌坊的表現,所以宋江的齷齪事必須得需要一個人去執行,李逵就是這個人,書中寫的李逵是誤殺小衙內,但從此事的結局來看,這就明擺著是一次有動機,有預謀的事,義氣深重的朱仝是死都不會想到宋江能干出如此齷齪事的!水滸里朱仝的結局很好,可能也是對他為人的一種肯定和獎勵!但無論如何,也改變不了朱仝的人生軌跡!
朱仝這個人是義氣的,他對事物的判斷是很準的,如果說他對晁蓋宋江恩重如山卻不要回報的話,那么知府對于朱仝來說,也同樣是恩重如山,在這種背景下,朱仝是不會上梁山的,但宋江演了這么一出,這從某種意義上講屬于典型的恩將仇報,而朱仝也在宋江的這場演出秀里扮演了一個恩將仇報的人!只不過,朱仝是被動的,是沒有主觀意 識的!也許,日后的朱仝一直背著這個精神的枷鎖,無論如何大口喝酒,大塊吃肉,朱仝也無法原諒李逵,這不是一個記仇不記仇的問題,而是一個對死者最起碼的尊重,記住你的仇恨,時間不能沖淡這些!朱仝和李逵,是不共戴天的!
人生有的時候就是這樣,在我們不經意間就扮演了惡人的角色,其實有的時候,這不是我們的本意,卻又無能為力。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