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懶得看文字可以聽語音版喲~↓↓
(在 [喜馬拉雅FM] APP 中搜索“大錘說史”關注收聽過往節目)
友情提示
《水滸細節解密》系列正在繼續,本期第九十四回!
在后臺回復“水滸傳”三個字,看梁山好漢的精彩故事!
從上一期水滸細節解密開始,大錘開始講述古典小說《水滸傳》中涉及的著名歷史人物,我們這個小系列的開篇第一個人物,就是《水滸傳》中出場多次并且戲份很重的北宋末年汴梁城第一名妓李師師。
上一期我們提到,李師師雖然在《水滸傳》內外的名氣都很大,可以確認是歷史上存在過的人物,但是她身上的謎團也特別多,大錘就重點描述了李師師的年齡上的諸多推測。本期我們在說完李師師出生年齡上的基礎上,繼續說一下,歷史上出現過的李師師的最終結局的諸多版本。
關于李師師的結局的各種傳說,從宋朝人那里就開啟了。比如北宋末年張邦基的《墨莊漫錄》中記載,李師師在得寵于宋徽宗的時候積攢了不少金銀細軟,但是后來金兵入侵,李師師也成了很多人眼中的罪魁禍首之一,北宋朝廷方面派人把她的家產給抄了。
結果李師師一貧如洗,金兵入侵北宋滅亡之后,流落到江浙一帶,此時李師師遭逢家國大變,盛極而衰之下,李師師當年冠絕天下的朱顏,如今也憔悴萬分,而且此時的李師師年齡上也漸長了不少,為了生計,她只能重操舊業,在當地繼續妓女的營生,一度也吸引了不少士大夫前來捧場。
不過由于李師師當年名重京城的色藝雙絕都已不復當年,因此她的最后結局,仍是無可挽回地淹沒于南宋民間。
這個說法之所以影響很大,因為當時南宋的一些士大夫慕名前來給李師師捧場時,曾經寫下了一些看起來很像是歌詠李師師的詩句,并且流傳了下來,因此導致很多人認為,李師師流落江南并蕭瑟度日的可能性很大。
即便是認為李師師逃脫了金兵南侵的兵患,但是從此不復昔日盛景,最終于蕭條寂寞中終老一生的這一類說法,其實還有不同的版本,對李師師的具體結局也有很大差異,比如南宋時就有人記載說,李師師在被北宋朝廷抄沒家產之后,輾轉逃離汴梁城,反而因禍得福躲開了金兵之禍,后來流落湖湘之地,最終嫁給了一個尋常商人,就此終老。
這一類最后流落民間草草終老的結局,也許會讓不少憐香惜玉的后世人嘆息不已。不過比起后面大錘要說起的其他慘烈結局,流落民間草草終老,未嘗不是個平和溫暖的結局。
比如說,在宋末元初時就流傳過一種說法,說李師師妖媚誤國,最后入了宮,成為了宋徽宗的寵妃,甚至還有個名號,叫做李明妃。從這個說法,又衍生出多個李師師的結局,有人說李師師后來在北宋王朝抵抗金兵的最后行動中,被認為是紅顏禍水,驅逐出宮,從此寥落。還有人說,李師師成為李明妃之后,被金兵殺進汴梁城,就此糟了兵匪之禍。
而且以上這些李師師入宋廷當妃嬪的說法只是籠統歸于一類,其具體的結局也有很大差別,但是總體來看,全是非常糟糕的下場。
比如有人說,李師師被驅逐出宮之后,心灰意冷遁入道門,成為道姑了卻殘生。還有人說,李師師入宮之后,后來被金兵掠走,成了金人將領的玩物,郁郁而終。當然更糟糕的,是在靖康之變中被金兵劫走,飽受凌辱,最后依靠一個傷殘老卒才僥幸存活,從此與老卒相依為命。
像這類說法,屬于破綻和證據都很充分的,因為宋朝宮廷后妃中并沒有李明妃,這在史料中是可以肯定的,同時金兵南侵過程中,確實把汴梁城中的大批教坊樂工歌女掠走。從史料來看,這些說法中真實與虛假參半,很難厘清。
李師師的結局之所以如此混亂,本身是因為古代正史資料以帝王將相為中心,這種風塵女子通常不會特別記述,尤其又趕上了北宋末年女真南侵的靖康之變,天下大亂之下,一個弱女子即便是再有名的妓女,也很難在歷史上留下她最后的蹤跡。
大錘粗略統計,關于李師師最后歸宿的說法不下十余種,其中最有名的一種,就是《李師師外傳》記載的慘烈故事:
在北宋末年金兵南下,北宋都城汴梁淪陷,金兵入城后燒殺劫掠,其中李師師因為名氣太大,金兵將領向北宋方面點名要李師師,據說要把她送給金國皇帝。
當時的宋奸張邦昌,為了取悅女真人,就派人將李師師抓到并獻給金軍將領。金軍將領很高興,就擺酒宴慶祝此事,就在酒宴之上,李師師把張邦昌大罵一頓,主題就是你們這幫人讀圣賢書吃宋家飯,最后金兵一來,你們不僅不抵抗反而認賊作父,真是毫無廉恥。
隨后李師師說,我當年曾經深受宋徽宗寵愛,如今只愿一死。于是在痛罵完張邦昌之后,李師師拔下頭上金簪,刺進自己喉嚨,而且李師師這個自殺是極為慘烈的,因為第一次以金簪刺喉,并沒有刺死自己,于是又第二次吞下金簪,最終自殺身亡,兩輪自殺足見其死志之堅。
這是所有李師師結局中最為悲壯也是最有氣概的一個。按照《李師師外傳》的說法,李師師是“烈烈有俠士風”。
不過這個結局在歷史上受到的質疑,也是最多的。比如宋史名家鄧廣銘就認為,這個故事是明朝末年的人編造的,目的是以李師師故事來諷刺當時清朝入關南下過程中一些士大夫不顧氣節公然投敵,尚不如李師師這等娼門女子的節烈慷慨,從李師師的這個俠士結局中,我們依稀可以看到明末柳如是、董小宛、李香君等奇女子的身影。
李師師的諸多結局,令人唏噓者有之,令人悲嘆者有之,而這一個弱女子的亂世離蹤,之所以會如此紛亂,版本眾多,正是靖康之亂天下崩壞這個大環境在一個女子身上的悲慘映射。
熱門推薦
非正常歷史研究人員,專注歷史銷售幾千年~
我們以史為鏡,可以照亮你的美
大錘說史
想看有趣的歷史八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