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少有的不是在北方建立的胡族政權,成漢這個由原先位于川陜甘交接地區活動的氐族在現在川渝地區建立的國家,其和同期的前趙在同一時期建國,并且其直到東晉桓溫攻滅成漢的347年為止,其存國41年,經歷六代國主。
成漢的奠基人要從氐族首領李特率領關中流民團南下進入關中開始,導致流民產生的原因要追究到八王之亂,到了西晉末期,中原和關中由于長年的戰亂,加上胡族軍隊在北方的肆虐,無數的不論是漢族還是內遷的胡族,其基本上都受到了影響。 永康元年(公元300年),趙王司馬倫廢掉專權的賈后,并且征召益州刺史趙廞述職,由于趙廞系賈后之姻親,害怕受到牽連,因而其據守成都叛亂,而李特的弟弟李庠前往依附趙廞,結果受到趙廞猜忌,宗族三十多口被殺。李特在聽聞噩耗之后,率軍攻打趙廞,最終趙廞被其下屬殺死。隨后李特賄賂新任益州刺史羅尚,被拜為宣威將軍。隨后由于廣漢太守辛冉貪財,特別是向流民求取財物,導致大量在蜀地的流民歸附李特麾下。于是李特暗中積蓄力量,并且繕甲礪兵。
301年,羅尚見李特的勢力逐漸壯大,于是派兵三萬襲擊李特的營帳,結果被埋伏的李特軍隊大敗,李特經此一役,得到了更多流民的一致擁護。辛冉派遣的軍隊多次被李特擊敗,最終在其逃亡之后,李特占據廣漢。隨后在進軍成都,并且沿途發布的詔令安撫百姓,羅尚困守城池。隨后302年,河間王司馬颙派兵前來征討李特,結果在陽沔擊敗前來鎮壓的官兵,自此李特自稱使持節、大都督、鎮北大將軍。303年,西晉派遣荊州刺史宗岱、建平太守孫阜率軍三萬援助羅尚,最終擊敗李特的軍隊,李特和李輔、李遠戰死。其余眾被其子李蕩、李雄和其弟李流等接收。
304年,羅尚在率軍進攻李流率領的流民部眾,結果大敗,李流趁機進軍成都,最紅在李雄的獻計下,最終李雄率領的軍隊占據成都,羅尚逃奔江陽。十月,李雄在成都稱王,正式建立成漢政權。隨后李特成漢開始其在蜀地的征戰史。
永嘉三年(公元309年),天水人訇琦等殺成漢太尉李離及尚書令閻式,以城降于羅尚。成主令太傅驤、司徒云、司空璜伐。結果大敗,云、璜皆戰死。
永嘉四年二月,成漢太尉李國鎮巴西,結果被部下文石殺之,并且以巴西降羅尚。李雄派遣張寶使計奪取隨攻取梓潼。次年,成漢派遣太傅驤攻克涪城,隨后攻取巴西,殺文石。永嘉六年十二月,江陽太守張啟殺異,代之。庭又以涪陵太守向沈行西夷校尉,南保涪陵。永嘉七年三月,向沈卒,舉汶山太守蘭維代其職。維欲攻巴東,成將李恭、費黑伏擊于道,俘維。隨后,楊虎率漢中吏民依附成漢,自此,漢嘉、涪陵、漢中等地皆為成漢的疆域。
公元333年,成漢李雄病逝,由于其太子李班是他的兄長李蕩第四子,并不是其親兒子,因而李班即位之后,李雄諸子不服,于是在李雄用的靈堂前,李班的兒子李越刺殺了李班,并且殺死班兄領軍李都,隨后李雄的兒子李期即位。由于即位的李期猜忌臣下,并且多次誅殺大臣,臣屬多不安心。338年,李雄的堂弟李壽造反,最終殺入成都,并殺死李雄諸多兒子,自立稱帝,李期隨后自縊而亡。
接著成漢攻拔晉丹川,守將孟彥、劉齊、李秋皆死。趙王石虎欲與漢連兵攻晉,中分江南。李壽大喜,派兵七萬欲攻東晉,結果被群臣諫止。339年,建寧太守孟彥執建寧刺史霍彪降晉,晉征西將軍庾亮遣參軍李松攻巴郡、江陽,并且抓住荊州刺史李閎、巴郡太守黃植送往建康。342年李壽去世,太子李勢即位。
李勢在位期間,東晉開始謀劃攻取成漢的計劃。東晉安西將軍桓溫,于346年,進攻成漢。桓溫率領的大軍在和成漢派去的大軍路途錯開之后,攻取了彭模,并且隨后桓溫親自率領輕裝步兵進軍成都,途中與李權相遇,三戰三勝,成漢軍敗退成都。隨后桓溫在擊敗了昝堅的部隊之后,在成都大破成漢軍,李勢連夜逃走,至葭萌關(今四川廣元西南),遣使向桓溫請降,自此成漢滅亡。349年東晉又攻殺占據成都稱帝的范賁(范長生之子),使蜀地全歸東晉。
作為位于蜀地的氐族李氏建立的成漢政權,其屬于五胡十六國中實力不算強大的政權之一,其全盛時期,位于現在的四川,重慶以及陜西南部的一些區域,由于蜀地自古地形復雜,并且其四川盆地的地形限制了在這里建立的政權很難有強大的實力對外擴張,因而在亂世,中原政權無暇顧及此處的時候,這里可以自成一國,安然無事,不過只要有周邊強大的政權或者是中央政府一統之后,其基本上行都有伐蜀滅國的行動。近一點的諸如曹魏滅西蜀,遠一點的東漢初年劉秀派兵消滅盤據西蜀的公孫述勢力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