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巨壓之下的太子——朱標
朱標(1355年~1392年),明太祖朱元璋長子,1368年被立為太子,朱元璋對其極其愛護,以李善長、徐達、趙庸為師,所以朱標生性聰穎、忠厚,盡心受教,溫文儒雅。
洪武十年,朱標開始學習并協助朱元璋處理日常政務,有意讓太子‘日臨群臣,聽斷諸司啟事,’并告誡說:仁,能仁才不會失于疏暴;明,能明才不會惑于奸佞;勤,才不會溺于安逸;斷,有決斷便不致牽于文法。
在這一過程中,朱標希望實行‘寬通平易之政,’但終因于朱元璋意趣不合而難行其道。朱元璋對了不法勛貴官吏采取嚴厲做法,朱標明確表示反對。
同時,朱標為人友愛,性格仁慈寬厚,秦王、燕王曾多有過錯,朱標悉心從中調和求情,使秦王、燕王等免受責罰,在諸王中威信最高。
朱元璋的強勢,使朱標始終籠罩在巨大壓力之下。后來探查西安回京后,感染風寒不幸病故。
(六)沒頭腦的太子——楊勇
隋文帝楊堅逼迫孤兒寡母禪讓,奪得皇位,一開始也能勵精圖治,創造開皇之治。
其太子楊勇本性直率,喜怒表現于外,心無城府,沒有楊廣那樣有心計,生活奢侈,不如楊廣那樣善于隱藏。
明知隋文帝崇尚節儉,楊勇反倒鋪張浪費,不加掩飾,逐漸失去隋文帝的信任,而楊廣就懂得偽裝,假意節儉,楊廣繼位后的表現奢侈程度一點不輸于楊勇;楊勇不喜歡獨獨孤后為他挑選的太子妃,故意冷落多年,使獨孤后難堪,而楊廣獨守蕭氏,深的獨孤后喜愛。
楊勇握著一把好牌,自己給打爛,輕易被楊廣設計陷害,連申辯的機會都沒有,不進丟失太子之位,最后也被楊廣賜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