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崩樂毀的春秋,兵荒馬亂的戰國,飽受蹂躪的中華大地急需休養生息。然而秦朝卻如流星般短暫,沉重的歷史使命交給了后來者——大漢王朝。
漢是這個偉大民族的代稱,她承載了這個偉大民族豐厚的歷史底蘊,也彰顯了這個偉大民族的自豪,讓我們懷著敬畏的心情,一起來感受先輩們締造的輝煌。
新生的王朝,初升的太陽
泗水亭長:劉邦老家沛縣,職業農民,從小游手好閑,參加非法集會,是社會不穩定分子,好不容易混到了泗水亭長(派出所所長),好歹是個官,劉邦心滿意足干得起勁。直到有一天,遇到秦始皇出巡(劉邦只比秦始皇小三歲,同齡人沒有代溝),看到秦始皇的儀仗,羨慕得要死,脫口而出:“大丈夫當如此也”。
歷史就是這么有趣,也是秦始皇出巡,一生的對手項羽也看到了,發出了“彼可取而代也”的宣言,一生的幫手張良也看到了,他是準備用巨石砸死秦始皇,只是沒成功。
劉邦在亭長任上,依靠閃閃發光的人格魅力(厚臉皮,耍無賴)完成了三件大事,娶了老婆呂雉,未來的狠婆娘呂后,結交了大名鼎鼎的蕭何,同時有一批跟班,像樊噲之流,這些人是未來起兵的家底。
由平民成為皇帝,縱觀中國大一統王朝,兩個人做到了——漢高祖劉邦、明太祖朱元璋。
平民皇帝——劉邦
楚漢相爭:陳勝、吳廣起義一聲炮響,為沛縣四十八歲的劉邦吹響了前進的號角。劉邦帶著他的雜牌軍投入到轟轟烈烈的秦末起義大狂歡中,與劉邦雜牌軍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原楚國貴族項梁、項羽的正規軍,時勢造英雄,最有希望推翻秦朝的就是劉邦和項羽的義軍,兩人約定,先進入咸陽者為關中王。
劉邦抄近道,項羽走“官道”,于是秦朝大軍都讓項羽遇上了,縱有巨鹿之戰破釜沉舟的勇氣,還是落在劉邦后面。然而在硬實力面前,劉邦還是乖乖地到鴻門宴一日游,然后被項羽封為漢中王,到群山峻嶺里當山大王。前往漢中時,劉邦聽張良計策,燒毀了蜀道上僅有的棧道,表白心跡,告訴項羽哥哥,以后我老劉就窩在山溝里不出來了。
放松警惕的項羽開始作死,先是分贓不均,與自己關系好的義軍分封富庶的地方,其他的不管死活,然后就是武力干預他國內政,最后犯上作亂,殺了義軍名譽主席義帝,一系列動作引起了很大不滿。劉邦激動了,于是派韓信明修棧道暗度陳倉,盡取關中之地,我劉老四又回來了。
從此劉邦開始和項羽爭天下,楚漢相爭共持續了五年,期間打打停停,第四年雙方和談,以“鴻溝”為楚河漢界,雙方罷兵,剛走下談判桌就感覺不得勁,于是再次大打出手。最后,前期一直處于逆風期的漢軍,經過彭城之戰、滎陽之戰,最后垓下十面埋伏打得楚軍團滅,順利推倒水晶。
彭城、滎陽、垓下三大戰役
漢初三杰:運籌帷幄決勝千里的張良,有求必應的軍需部長蕭何,百戰百勝的韓信,是為漢初三杰,為漢王朝立下了不朽之功。
張良,韓國貴族,起義之初本想投奔楚假王,被劉邦半路截胡,秦朝推翻后,天下分封,張良離開劉邦回到新生的韓國,夢想是做韓國的相國,結果韓王被項羽殺了,硬生生把張良推到劉邦的懷抱。
蕭何是劉邦老鄉,一直跟著劉邦,楚漢之爭的時候幫著劉邦在關中籌集軍需,保證劉邦后方不亂還能源源不斷供給軍需。
韓信,原是項羽部下,得不到重用,投靠劉邦,經過一場蕭何月下追韓信的愛情鬧劇后,被封為大將軍,從此發揮“兵仙”的主角光環,百戰百勝,最終垓下十面埋伏擊敗項羽。不僅僅是韓信,像英布、彭越等猛將都是從項羽那邊投靠而來。
山路陡峭騎慢點——蕭何月下追韓信
白登山之圍:自秦朝以來匈奴就是北方威脅,漢朝初立,匈奴犯邊,最先被匈奴盯上的是韓王信(非兵仙韓信,而是劉邦封的韓王,叫韓信,同名同姓),這家伙投降了,還帶領匈奴人打到太原城下,這可能是歷史上第一個漢奸了。
劉邦發飆了,率三十萬與匈奴對決,結果被團團圍在了白登山,整整七天,命懸一線,最后采用陳平計策,收買匈奴單于老婆,靠枕邊風逃過一劫,史稱白登山之圍。從此匈奴更加猖狂,屢屢侵犯,直到漢武大帝,中原帝國才算扳回一局。
晚年易儲風波:劉邦覺得太子劉盈太溫柔,不像他,而小兒子劉如意深肖朕躬,再加上劉盈老媽呂后已是糟糠之妻,劉如意老媽戚夫人卻年輕貌美,讓劉邦流連忘返。劉邦想換劉如意當太子,結果沒換成,還坑了劉如意和戚夫人。
漢惠帝劉盈繼位后,呂后掌權,先是毒死劉如意,然后把戚夫人剁手跺腳,做成“人彘”,更年期女人的妒火是多么可怕!
性格柔弱,當政期間呂后掌權,做了七年有名無實的皇帝,最后看到成為“人彘”的戚夫人,心有不忍,抑郁而亡。
真是苦命的孩子,四歲繼位,八歲被呂后殺害。
呂后專權:漢惠帝的皇后張嫣,是其姐姐魯元公主(就是在逃跑路上和劉盈一起被劉邦扔下馬車的小女孩)的女兒,呂后為了親上加親,更好把控政權,把十一歲的外甥女張嫣許給兒子漢惠帝,漢惠帝無力吐槽啊,直到去世,也沒和張嫣同房,張皇后去世的時候還是處女之身!
呂后很不滿意,于是抱了劉盈與宮女所生的兒子給張嫣,立為太子并殺了那個宮女,這個孩子就是劉恭。漢惠帝早亡,劉恭四歲繼位,朝政徹徹底底到了呂后手里,劉恭知道自己親身母親的遭遇后,揚言長大后要報復呂后,禍從口出,不久就被呂后廢黜并殺害了。
心狠手辣的呂后
又一個苦命的孩子,出生時間沒有記載,可見存在感有多低。在位期間,呂后病死,陳平、周勃等人發動政變,撥亂反正,把呂后的勢力一掃而光,凡是姓呂的一個不留。
然后大臣們發現,呂后立的這個皇帝竟然是個黑戶,出生時間不知道,老媽是誰不知道,于是大家一致認定,劉弘不是漢惠帝的兒子,劉邦的家業怎么能傳給外人,所以大臣們廢殺了劉弘,迎立新皇帝。
劉恒的母親原來是魏王豹的小老婆,后來成為劉邦的戰利品,納入后宮。正因為母親地位低,所以劉恒八歲時就被封為代王,趕得遠遠的,這也躲過了呂后專權時期的黑暗。
呂后專權期間,大肆迫害劉氏宗族,死在她手里的劉邦子孫一只手數不過來,三代趙王(劉如意、劉友、劉恢)都栽在她手里,她還打算封劉恒為趙王,劉恒拒絕了,趙王太不吉利了,躲過一劫。
呂氏被鏟除后,漢惠帝沒有后代了,劉邦的八個兒子就剩下代王劉恒和淮南王劉長,其中劉恒風評比較好,被迎立為皇帝,真是天生皇帝命!
在位期間,不折騰,休養生息,國力恢復,但是也因為不采用賈誼的《治安策》來削弱諸侯王的勢力,為漢景帝期間七國之亂埋下隱憂。
七國之亂:漢朝異姓不能封王,但是耐不住劉氏會生啊,于是一堆劉姓藩王成了威脅中央皇權的存在。
七國之亂
漢景帝聽了晁錯的建議,開始削藩,諸侯王不干了,以吳王、楚王為首,濟南王、淄川王、膠西王、膠東王、趙王,共七個諸侯王以“清君側”名義起兵造反,聲勢浩大,把漢景帝嚇懵圈了,先是把晁錯殺了安撫叛軍,一看不頂用,就任命周亞夫為大將軍,周亞夫老爹是平定呂氏之亂的周勃,沒給老爹丟臉,三個月打完收工。反觀叛亂的七國,一頓操作猛如虎,一看戰績零比五。
七國之亂平定后,漢景帝高枕無憂,安心發展經濟,漢朝國力到達巔峰。
霸氣外露的漢武大帝
金屋藏嬌:劉徹小名劉彘,彘就是豬的意思。劉徹是漢景帝的第十個兒子,原本的人生軌跡是當個瀟灑王爺,可是風來了,豬也會飛起來。
當時的太子是劉榮,她老媽栗姬除了有點姿色外,政治智商是負數。有一天漢景帝問栗姬如果自己死了,她成為太后,會怎么對待自己的兒子們,這個傻女人竟然回答這些是你的兒子,和我有什么關系!那一瞬間,漢景帝想到了呂后,那是大漢王朝心底的痛。
漢景帝的姐姐館陶長公主想讓女兒陳阿嬌當太子妃,于是找劉榮的老媽說媒,這個蠢女人竟說陳阿嬌配不上劉榮,館陶長公主很生氣,后果很嚴重。
多方因素,劉榮因為老媽的蠢笨,被廢了。就算劉榮被廢了,太子也輪不到劉徹,畢竟是第十個兒子,這里面館陶長公主就起了關鍵作用。她問劉徹愿不愿意娶陳阿嬌,小小年紀的劉徹如有神助地回答“我愿意!而且還要用黃金建個房子把陳阿嬌當寶貝藏起來”,標準答案啊!在館陶長公主的幫助下,劉徹成為了太子。
但使龍城飛將在:漢初以來,匈奴像蒼蠅一樣在漢朝皇帝耳邊嗡來嗡去,抓不住也趕不走,很是煩人,劉徹小時候就經常被匈奴襲擾的警報聲驚醒。現在經過文景之治,漢朝國力大增,是拍蒼蠅的時候了。
上天對漢武帝真是太好了,剛想打瞌睡就送來了枕頭,衛青、霍去病兩顆將星閃亮登場。
帝國雙璧——衛青、霍去病
衛青原是漢武帝姐姐平陽公主府上的奴隸,這邊好好梳理下漢武帝、衛青、衛子夫、霍去病以及未來托孤大臣霍光的關系:
漢武帝娶了衛青的姐姐衛子夫,衛青娶了漢武帝的姐姐平陽公主;
衛青是衛子夫老媽和平陽公主府上小官鄭季的私生子,應該叫鄭青,因為跟著老媽所以改叫衛青;
衛子夫的姐姐衛少兒和霍姓衙役私通,生下了霍去病,所以衛青是霍去病的舅舅;
霍去病的老爸回到家又娶了個老婆,生了個孩子叫霍光,所以霍光是霍去病的弟弟。
小朋友們,理順了嗎?這一大家子,每個都是震古爍今的人物,到底是誰的基因這么強大?
說回正題,漢武帝第一次對匈奴主動出擊,任命李廣、公孫賀、衛青等大將各率大軍,其他人都無功而返,其中李廣還被打敗了,只有衛青一路殺到匈奴祭天的地方——龍城,但使龍城飛將在,龍城就是指衛青。
自此衛青和霍去病三次大規模出擊,先后收復河朔、河套地區,十七歲的冠軍候霍去病孤軍深入,封狼居胥,打得匈奴遠逃漠北,漠南再無王庭。這是漢民族對外戰爭的偉大勝利,打出了漢民族的威風和氣勢。
衛青霍去病率領的漢軍鐵騎
絲綢之路:匈奴被打跑了,西域就安全了,旅行達人可以無憂出行,于是漢武帝派遣張騫出使西域,打通了中原與西域之間的文物流通、貨物流通,這條通道最初大規模運輸絲綢,所以被近代德國地質學家稱為“絲綢之路”。
巫蠱之禍:漢武帝老了,疑神疑鬼,有天夢見有人拿棒子襲擊他,江充等人為皇帝解夢,說是有人用巫術作祟詛咒漢武帝。
漢武帝下令徹查,江充得罪過太子劉據,于是趁機誣陷太子,還把準備的木頭人埋在太子府。太子劉據大怒,把江充殺了,但是漢武帝在甘泉宮養病,并不知道這些事情,江充同伙蘇文就誣告太子謀反,漢武帝派兵剿滅,太子劉據兵敗逃走,后自殺身亡,自己的三個兒子一個女兒全部遇害,老媽皇后衛子夫也自縊而亡。
皇后、嫡子、嫡孫全部因巫蠱之禍而死后,漢武帝幡然醒悟,多番調查后才知全部是誣告,漢武帝當時的心情可以想象,所以圍攻太子的人全部處死,用極其殘忍的方式把江充、蘇文等人抄家滅族,但是這些都無法補救,漢武帝在劉據自殺的地方建了一座“思子宮”,以寄托哀思。
老媽是鉤弋夫人,漢武帝為了防止呂后篡權的事情再發生,賜死鉤弋夫人,立劉弗陵為太子。
權臣霍光:霍光是霍去病同父異母的弟弟,霍去病早逝,漢武帝愛屋及烏,就一直把霍光帶在身邊,霍光很爭氣,被封為大司馬、大將軍,和衛青一個級別。
霍光是漢武帝托孤大臣,前后輔佐漢昭帝、廢帝、漢宣帝三位皇帝,開創“昭宣之治”,是漢宣帝麒麟閣十一功臣之首!
“行伊霍之事”,就是指大臣廢黜皇帝,這在封建王朝是大逆不道的,通常意味著權臣要謀反了。這邊的“霍”就是指霍光,漢昭帝二十一歲早逝,沒有子嗣,霍光擁劉賀為皇帝,但是劉賀不上道,于是霍光廢黜劉賀,改立劉病已為皇帝,是為漢宣帝。
霍光可以廢立皇帝,足見其權柄但是他絲毫沒有謀反的念頭,反而兢兢業業,輔佐幼主開創盛世,不過權臣都沒好下場,他死后霍家遭到了漢宣帝的清算。
因為漢昭帝無子嗣,他被立為皇帝,也許是幸福來得太突然,一下子沖昏了頭腦,干了太多荒唐事,被霍光廢黜,貶為海昏侯,前后當了27天皇帝。近年最大的考古發現海昏侯墓就是這位海昏侯的。
離奇身世:漢宣帝原名劉病已,是漢武帝太子劉據的孫子,劉據因巫蠱之禍自殺身亡,三個兒子也被殺害,幸運的是有一個襁褓之中的孫子,雖沒被殺害,但還是被關進監獄,靠監獄女囚的奶水才活下來。隨后遇到大赦,又被漢武帝知道了曾皇孫的存在,才得以上了皇家戶口。
劉病已從小生活在宮外,到處在長安閑逛,很是了解民間疾苦,這對他后來施政方針有很大影響。漢昭帝死了,劉賀被廢,皇帝總得有人來當,霍光注意到了劉病已,于是十八歲的劉病已改名劉詢(避諱需要,如果還叫劉病已,以后民間就不能喊生病了),登基為帝。轉了一大圈,皇統又回到了劉據這一脈。
漢宣帝
默默無聞:這是在說漢宣帝沒有政績嗎?他的政績超過了漢武帝!
對內任用賢臣,三次大規模降稅,百姓安居樂業,犯罪率歷史最低,牢頭們都失業在家,漢武帝窮兵黷武后的國家又恢復了勃勃生機。
對外恩威并施,供養了六十萬鐵騎,徹底讓匈奴臣服,不敢輕舉妄動,設立西域都護府,首次對西域國家行使主權,出現了萬國來朝的景象。
就是這么一位偉大的皇帝,很多人卻不知道,追根究底還是因為做事不像漢武帝那樣高調,因為幼年充分了解民間疾苦,他知道不折騰才是最好的政策。
漢宣帝評價“亂我家者,太子也!”一語成讖,漢元帝是西漢王朝的轉折點。
當政期間外戚、宦官、儒臣三股勢力角逐,最終宦官贏了,中書令石顯專權,迫害大臣,造成朝廷烏煙瘴氣,吏治腐敗,而且由此開始,宦官開始影響漢朝百年歷史。
小插曲,因為王昭君不了解當時朝堂的潛規則,沒有給畫師錢,畫像太丑沒被漢元帝看上,才有了后來的昭君出塞。
不得不說漢宣帝留下來的家底還是很豐厚的,內政如此敗壞,對外戰爭還是很強悍,漢元帝期間,名將陳湯喊出了那句振聾發聵的“犯我強漢者,雖遠必誅!”但這也是西漢王朝最后的榮光了。
民族魂——犯我強漢者雖遠必誅
不肖子孫,繼位后整天荒于酒色,寵幸趙飛燕、趙合德姐妹(漢宮飛燕),成天待在后宮,朝政大權慢慢落到外戚手中,注意,此時的外戚姓王!王莽的王!自此,漢朝歷史上另一股勢力外戚粉墨登場。
漢成帝整天在后宮耕耘,開始還有收獲,但是都早夭,后來專寵趙氏姐妹,偏偏這兩塊田種不出莊稼,不但如此,趙氏姐妹還讓其他人也生不出孩子,于是漢成帝絕后了!不孝有三,無后為大,漢成帝有何面目見列祖列宗。
在位期間沒有什么作為,倒是留下了一句知名的成語“斷袖之癖”。話說漢哀帝常常和自己的男寵一起睡覺,有一次估計是男寵太累了,漢哀帝先醒過來了,卻發現袖子被男寵壓著,為了不影響愛人睡覺,漢哀帝拔劍把自己的袖子截斷才起床,這就是斷袖之癖。
漢哀帝早逝,無子嗣,此時王莽已把持朝政,為了便于自己掌權,他不肯立年長的劉氏宗親為皇帝,選了年僅9歲的劉衎為皇帝。
漢朝皇帝這是怎么了,要不生不出孩子,要不就是早逝,是否是因為早期近親結婚的原因?正因為漢朝后面這幾位皇帝的早逝,才給了王莽這種外戚機會,于是王莽毒殺了十四歲的漢平帝,自立為皇帝,西漢皇統終結。
西漢早期,漢高祖、漢文帝、漢景帝、漢武帝、漢昭帝、漢宣帝,個個都是英明睿智的圣君,還有周亞夫、衛青、霍去病、霍光等名臣,打造了同時代最強大的帝國,可到了后期,一代不如一代,外戚當政,宦官亂政,焉能不亡?
漢朝會這么作古嗎?有一個人不答應,此時他剛剛出生,最終他會龍騰宇宙,建立不世功勛!下期介紹——東漢!
王朝的拯救者——光武大帝
沒看夠?猛戳下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