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天慶五年(1115年)正月,吳乞買、辭不失等文武百官上書阿骨打建號稱帝。阿骨打思索再三,遂詔令天下,正式稱帝,定國號為金,建元收國,建都會寧(今黑龍江省哈爾濱市阿城區)。據說,在立國時,阿骨打與眾臣商議國號,針對遼在契丹語中是“鑌鐵”的意思,他說:“遼以鑌鐵號,取其堅也。鑌鐵雖堅終亦變壞,唯金不變不壞。”所以,取國號為“金”,以示滅遼的決心。
建立金朝之后,為了鞏固統治,阿骨打在政權建設方面作了一系列的調整。稱帝后,阿骨打確立了皇權,將存在于生女真大軍事聯盟下的都孛堇、國相、孛堇議事會,發展成為中央統治的最高權力機構一勃極烈制。在這種制度下,阿骨打作為聯盟的最高軍事首領都勃極烈,改稱為皇帝,成為了女真的最高統治者。
同時,他還積極地改革社會的弊政,在法律方面,他確立了新的法制,規定民無貴賤,在法令面前,一律一視同仁。這樣就防止了平民淪為奴隸,即保證了國家的稅收,又保證了女真的兵力來源。為了提高女真人的民族素質,革除原始婚俗,天輔元年(1117年)五月,阿骨打下詔嚴禁女真人同姓結婚。凡是在寧江州戰役結束后同姓結婚的,必須離異。
阿骨打也深知文化的重要性,在他稱帝后,即下令完顏希夷創制文字。完顏希夷仿照漢人的正楷字,結合女真語言,創制了女真文字,天輔三年(1119年)八月,文字制成,金太祖下令全國頒行,這種文字在歷史上被稱為“女真大字”。女真人第一次有了自己的文字。
文字的創立,一改過去“信牌”記事和口頭傳達的舊俗,為金人的生活帶來了極大地便利。阿骨打還注意學習漢族的先進文化,積極地任用漢族知識分子。天輔二年(1118年),他就曾下詔,凡是有才能的漢族知識分子,務必選送京師。他還注意收集、保存各種文獻、書籍,在與遼國作戰中,他多次命令女真將士注意保存經典文獻。在攻占中京的時候,他命令金將在占領中京后,要把敵國的禮樂、儀仗等等之類的書籍運回金都。
另外,阿骨打還完善了猛安謀克制度。猛安謀克制原本是女真人在氏族社會末期的部落組織,是以血緣為紐帶建立起來的。其組織按什伍進位編制,因有伍長(擊柝),什長(執旗),謀克(百夫長),猛安(千夫長)而得名,是作為一種軍事編制而存在的。隨著形勢的發展,原有的猛安謀克已不合時宜。寧江州戰役結束后,阿骨打改編了固有的軍隊,突破了血緣關系,規定以戶為計算單位。命令以300戶組成1謀克,設百夫長為首領;每10謀克組成1猛安,設千夫長為首領,戰時作戰,閑時農耕,既有利于戰爭動員,又不違農時;既是軍事組織(猛安謀克),又是地方行政組織(稱為猛安謀克戶),這對金朝的鞏固和發展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對遼戰爭節節勝利,金國的統治區域也越來越大,不同民族的降服者變成了大金的子民。阿骨打對他們實行了一視同仁的民族政策,多次下詔優待、撫恤歸附者。天輔二年(1118年),他又發布詔令,對新降服的各族人民,要安撫他們,發給他們官糧,不得騷擾他們,讓他們安居樂業。阿骨打還實行了移民政策,遷徙部分的漢人和契丹人充實內陸。與此同時,他還強令女真由內陸向外遷徙,進行屯田。
天輔七年(1123年)八月,阿骨打病死于回師燕京的路上,終年56歲。他是女真的英雄,一生馳騁疆場,為女真部族的強大和發展作出了巨大的貢獻。值得一提的是,他雖然是少數民族的首領,但在戰爭中嚴禁士兵擄掠,破壞生產,在位期間還注意發展經濟,采取了一系列有益于民的措施,這是尤其值得后人所稱道的地方。
生卒年:1068-1123年
父母:父,劾里鉢;母,拿懶氏
后妃:皇后唐括氏、裴滿氏、仆散氏等
年號:收國、天輔
在位時間:1115-1123年
謚號:大圣皇帝
廟號:太祖
陵寢:和陵,后改遷睿陵
性格:沉毅勇猛,足智多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