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女王,曹丕皇后。郭女王足智多謀,為曹丕所喜。曹丕不顧大臣上諫,執意立郭氏為后,并為居所賜名“永始臺”,寓意始終如一。郭女王死后與曹丕合葬于首陽陵。
江南有二喬,河北甄宓俏。
從她的夫君第一次帶著那個名為甄宓的女子回府,她便知道自己輸了,甄宓的花容月貌是她怎么努力也比不上的。
她聽聞夫君是攻打鄴城時見到甄宓的,城破時甄宓披頭散發,夫君讓手下為她洗漱打扮。
洗漱過后,甄宓唇紅齒白,遠山眉如黛,身姿綽約,好一個美人!眾人皆驚嘆甄氏的美貌。
甄宓有沉魚落雁之姿,賢惠淑德,便是魏王后也對她大嘉贊賞,直呼“此乃孝婦也!”
謙遜有禮的甄宓每次見到她都會客客氣氣的同她說說家常,無一絲恃寵而驕,當真是絕代佳人,她嘆服不已。
曹丕素來待她寬厚,又覺她聰慧,有政事便會和她說起,聽聽她的意見。
縱然甄宓盛寵不斷,曹丕仍然會來她房里坐坐。她態度如從前一樣,沒有抱怨嫉妒,細細的將自己對于政事的想法一一道來,眉目舒展,朱齒輕啟,話中無一絲漏洞。
曹丕贊賞地點點頭,牽過她的手說:“果然不愧是女中王啊?!?/p>
她自小聰慧過人,識詩書明事理,父親南郡太守引以為奇,說她是“家中女中王”,所以取名為郭女王,哥哥曾笑話她名字太過霸氣,將來恐無人敢娶。
后來戰爭中,她家破人亡,失去雙親,流離失所,直到29歲才被曹丕看中,納為妾室,她的姻緣來得不容易。
“夫君才是才干過人?!彼兔柬樐啃Φ馈?/p>
她的夫君八歲能寫文章,騎馬射箭樣樣在行,博古通今,詩文也是時人爭相傳唱。
不過,唯有一點,夫君猜忌多疑,對于小叔子曹植有些惱怒不喜。世間長輩向來疼愛幼子,容易惹得長子悶悶不樂,她明白這種心情。當年,她的哥哥見父母疼愛她,還背地里偷偷抹眼淚呢。
甄宓美麗大方,雖然比她大上幾歲卻依然俏麗不減,她常夸贊甄宓:“甄姐姐便是那一顧傾人城,再顧傾人國的北方佳人?!?/p>
甄宓卻是搖搖頭,說道:“那江南的大小喬才是真正的國色天香,姐妹天下無雙。”
自古文人相輕,美人也好比較,甄宓卻是自謙說是比不上二喬。
她們在庭院里磕著瓜子,曹植孤身前來同她二人打了個招呼,還問及二位嫂嫂是否心情愉悅。
曹植年輕氣盛、血氣方剛、聰慧過人,又無拘無束,不喜規矩約束,倒是難得的率真直爽,他在庭院里喝了好多杯酒,迷迷糊糊地指著甄宓說:“嫂嫂美貌過人,若芙蕖,似朝霞,如芳草,勝明珠。”他臉色潮紅,腳步不穩,已經懷胎四月甄宓聽了當場愣住,不知作何收場。
這小叔子戲弄嫂子,她還是第一回見到。她連連喚丫鬟將這醉酒口不擇言的小叔子扶去別處醒醒酒,再拉過甄宓的手安慰:“甄姐姐不必驚慌,這小叔子胡言亂語,不能當真!”
甄宓木木地點點頭,被丫鬟扶著回房,甄宓大驚失色的模樣她還是第一次見到,想來該是嚇得不輕,這小叔子實在是太沒規矩了。
叔嫂有別,稍加不注意便會引來大禍。
夜幕降臨,她吩咐丫鬟早早點上燈,她想為曹丕做一雙靴子,前些日子她清晨醒來,瞧見他那雙靴底有些磨損,她打算為他新做一雙。
她才穿好針線,曹丕就進來了。他一進來便問起她晌午之事,想來是聽見了一些風聲。她剛要開口為甄宓辯解,曹丕打斷她,他只要答是與否,其他他并不關心。
那目光是審視,是已經定罪的陳述。她沒有辦法說不是,其實曹丕對于整件事情已經全部知曉,來問問她不過是想要借此試探她有沒有對他有二心。
她點了點頭,他看著她手邊的一雙剛剛開始做的靴子,放緩了語氣:“這是為我做的嗎?”
“還沒做好,恐怕還要些時日?!?/p>
“不急?!辈茇χ眠^那雙靴子,針線密縫,他目光溫柔。
他同她說起近日朝堂世子之爭,魏王、魏王后明顯偏愛年幼的曹植,覺得曹植直率自然、才氣過人,縱然曹植性子不夠沉穩,日后也可以好生培養。
而他循規蹈矩,謹言慎行,朝中大臣明顯更加偏好。
他說,他害怕魏王將世子之位傳給曹植,世子之位素來講究嫡長,他又不是無能之輩,越過長子立幼子,世人會如何看他。
她為他斟一杯茶,告訴他不必慌張,曹植性子率真卻也毫無規矩,向來我行我素。太子之位關乎國家大事,關乎百姓萬家,魏王定然不會不從百姓蒼生考慮,況且文武百官也不會答應。
窗外風聲刮得木柩沙沙響,帷帳下,他擁著她,兩個人一起說著計謀打算。
他還是這樣信賴她,如此,便已足夠。身在這亂世,女子如浮萍般,有了安身之地,她已經感謝萬分,他待她寬厚,她無以為報,只能時時為他分憂解難。
后來,有一回曹植喝得酩酊大醉,誤了朝政大事,惹得魏王不快。曹丕在朝堂之上呼聲越來越高。他大喜過望,抱著她說:“女王,你真是上天賜給我的福音啊。”
她推脫:“妾身不敢居功,這都是夫君的才干?!?/p>
曹丕在她耳邊低語:“女王你什么時候為我生個一兒半女呢?”
說完還用左手在她平坦的肚子上摸了幾把。
她惱羞成怒,嬌嗔道:“夫君不是已經有了子女嗎,我……年少流離失所,受了風寒,怕是不易受孕。”
甄宓之子曹叡年少聰慧,甚得魏王疼愛,魏王說那小兒日后大有所為。她……怕是這一生難以有孕,不能為他生個一兒半女了。
她心中悲痛難忍,縱然這個消息已經知道了許久許久,但還是無法釋懷。這時間有哪個女子不想有自己的孩子,看他皺巴巴的被乳母抱著喂奶,看他咿咿呀呀說著些誰也聽不懂的話,也許頑皮搗蛋,可能率真活潑,她教他讀書寫字畫畫,看他長大成才,娶了如花似玉的媳婦。
這是她無論如何也避不開的傷疤,一生之痛。
曹丕愈發抱緊了她:“會有的,上次大夫不是說你體質比從前好些了嗎,只要堅持服藥,就會好?!?/p>
她點點頭,沒有再說話。
那日她在院子里散步,婢女前來告訴她,她的小弟出事了,小弟貴為縣吏,侵吞官府布匹,按律應處死。這是她唯一的親人啊,她不能失去她。
幸好曹丕也得知此消息,急急寫信給西部都尉鮑勛,請求他將此事壓下,不要上報朝廷。但那人剛正不阿還是上報了朝廷。
她在這世上只剩下了夫君,那是她第一次控制不住在他面前哭,她生的不好看,自然沒有美人梨花一枝春帶雨的姿態,但她真的忍不住了,他安慰她,告訴她日后必將替她弟弟報仇。
后,曹丕稱王,封她與甄宓同為夫人,將甄氏母子留在了鄴城,帶她去了洛陽。曹植對甄宓有情,她有所耳聞,任何曹植喜歡的東西,他都棄之如敝履,像是刻意避開,也像是遷怒??捎鬃訜o辜,她請求曹丕將孩子帶回洛陽好生教導。
昔日貌若天仙的甄宓,如今已是蒲柳之姿。她聽聞甄宓在鄴城很是不滿,抱怨連天,還詛咒了曹丕,想來定是氣急。
曹丕大怒,甄宓身為妃嬪如此心腸歹毒,竟敢藐視君王,這簡直是罪不可恕,新仇舊怨重重堆積,他將甄宓賜死。
洛陽城風涼涼,不知鄴城的月光可曾溫柔,不曾想鄴城一別,她和那甄姐姐,已經天人相隔。
她忘不了甄宓當年初入府邸時的溫婉如水,那樣的驚艷,卻也嘆息她到底是碰上了曹丕的底線,親近了曹植??蓱z美人啊。
曹丕想要立她為后,中郎棧潛反對,說自古帝王治理天下,離不開賢臣也離不開后妃襄助,她只是區區一個妾室,卻要匡扶為正妻,實在是有違常理,皇后還是該從世族豪門中擇端莊賢淑女子,如此方能母儀天下。
曹丕怒氣沖沖,氣急敗壞地訓斥朝臣,他還對她許諾,定然讓她登上皇后寶座,定然不負她。
她出身微賤,皇后之尊實在難以堪任。當年曹操安置他在永始臺時,她就說過,能在他身邊看著他,她已經心滿意足,他卻是說,生死與共,恩愛如初,縱然日后妃嬪三千,也定然不辜負她。
他為她舉行了隆重的封后大典,給了她無上尊榮。那么她,也絕不辜負她的看重。
她恭順侍奉卞太后,對待妃嬪也是寬厚過人,常常賞賜他們珠寶,嬪妃犯了錯他責怪,她也是一力承擔,說自己身為皇后沒有管束好。
后宮妃嬪都說她是賢德皇后,她卻覺得自己離明德馬皇后還有大段距離,因此更加甚微小心。
都說娶妻娶賢,納妾納色。她沒有天仙之姿,他卻待她幾十年如一日。
那一年,他出兵攻打孫權,她留在永始臺,大雨磅礴,來勢洶洶,多處宮殿被雨水沖刷的倒塌,朝中大臣紛紛上書,請她保重鳳體另移他處。
她果斷拒絕,聽聞當年楚昭王出游,王后貞姜留在漸臺,江水洶涌而至,使者欲接王后去往他處,卻忘記帶信符,王后便留在宮殿,寧死不肯動分毫,如今曹丕戰爭兇險,她尚且還沒遇到貞姜那樣的情況,何必要另移他處呢。
她所作所為,讓天下人無人稱頌,皇后賢德,天下之福。
她還是沒有孩子,曹丕讓失去親母的曹叡侍奉她,起先曹叡很是不愿,畢竟生母慘死,許是聽聞左右宮人讒言認為都是她迷惑皇上,使的手段,所以每每向她請安,眉宇之間都有些憤憤不平。她待他視如親子,那些憤憤不平,她相信會隨著時間的流逝遠去。
曹丕一直不肯相信曹叡,怕兒子在他死后對她不好,于是遲遲肯立太子,曾經有想過讓另一個孩子擔任太子,卻是被她勸下,她瞧著曹叡才干過人,年紀輕輕就已經有諸多自己的見解,如此能人當太子,才是正確之舉。
幸好,曹叡在她日日關懷下,打消了對她的質疑,待她視若親母,常常向她請安,謙虛孝順,還請了宮外神醫為她調養身體,他們逐漸越來越像親母子。
曹丕四十歲那年,病逝,死前將曹叡立太子,繼承皇位。他目光沉沉的看著曹叡,在眾大臣的見證下要曹叡發下毒誓,定要好好侍奉她,否則不得善終。
他對她笑笑,手垂了下來,她握緊,已經冰涼。
“秋風蕭瑟天氣涼,
草木搖落露為霜。
群燕辭歸雁南翔,
念君客游思斷腸。
慊慊思歸戀故鄉,
君何淹留寄他方?
賤妾煢煢守空房,
憂來思君不敢忘,
不覺淚下沾衣裳。
援琴鳴弦發清商,
短歌微吟不能長。
明月皎皎照我床,
星漢西流夜未央。
牽??椗畵u踵望,
爾獨何辜限河梁?”
凄凄涼涼,她讀著往昔他寫過的詩句默默不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