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宋史》、《續資治通鑒長編》記載,北宋建隆二年(961年),宋太祖趙匡胤通過“杯酒釋兵權”解除了石守信、高懷德、王審琦、張令鐸、趙彥徽、羅彥環等六大將領的兵權,轉而位移虛職以便君臣不猜、安享富貴。那么石守信等六大將領都是怎樣度過余生的呢?哪一位的結局最好呢?
一、石守信。北宋建隆二年(961年)七月,趙匡胤解除宿將兵權,石守信改任天平軍(今山東東平)節度使,雖保留侍衛馬步軍都指揮使軍職,但“其實兵權不在也”。次年,被免去侍衛馬步軍都指揮使之職,專任天平軍節度使。
太平興國二年(977年),罷天平軍節度使,改以中書令銜任河南尹、西京留守。石守信自出任天平軍節度使總共17年未曾調任,專事聚斂,積財巨萬。
太平興國九年(984年),石守信病逝,終年57歲,被朝廷追封威武郡王,賜謚“武烈”。石守信自“杯酒釋兵權”后活了24年,其次子石保吉迎娶了宋太祖趙匡胤的次女延慶公主。
二、高懷德。高懷德是宋太祖趙匡胤的妹夫,北宋建隆二年(961年),被解除兵權的高懷德改任歸德軍節度。宋太宗趙光義繼位后,加任高懷德兼任侍中,后加任檢校太師。
太平興國七年(982年),高懷德改任武勝軍節度。同年,高懷德病逝,終年56歲,朝廷追封其為渤海郡王,謚號“武穆”。高懷德自“杯酒釋兵權后”活了22年。
三、王審琦。北宋建隆二年(961年),宋太祖“杯酒釋兵權”,王審琦被迫交出兵權,出任忠正軍節度使。
開寶三年(970年),改任忠武軍節度使,賜給住宅,留居京師。開寶七年(974年),王審琦去世,終年50歲。朝廷追封其為瑯琊郡王,后又加封秦王,謚號“正懿”。
自“杯酒釋兵權”后,王審琦活了14年,其子王承衍,迎娶了宋太祖趙匡胤之女昭慶公主。
四、張令鐸。宋太祖“杯酒釋兵權”時,張令鐸被免去侍衛親軍馬步軍都虞侯軍職,出任鎮寧軍節度使。開寶二年(969)入朝,因病留京,次年病死,終年60歲。為了表示與張令鐸“共富貴”,“ 帝(趙匡胤)為皇弟、興元尹光美(秦王趙廷美)娶其(張令鐸)第三女(后封楚國夫人)”,張令鐸繼高懷德之后成為宋太祖的親家。自“杯酒釋兵權”后,張令鐸活了11年。
五、趙彥徽。在被免除軍職之后,趙彥徽改任為建雄軍節度使。趙彥徽在鎮“不恤民事,專務聚斂,私帑所藏鉅萬”,宋太祖雖知其事,但并沒有對他有所懲戒。開寶元年(968年),趙彥徽病死。自“杯酒釋兵權”后,張令鐸活了8年。
六、羅彥環。在被罷免兵權后,出任彰德軍節度。乾德二年(964年),改安國軍節度,與昭義軍節度李繼勛大破契丹。四年春,又與閣門使田欽祚殺太原軍千余人于靜陽,禽其將鹿英等,獲馬三百匹。次年,移鎮華州。開寶二年(969年),羅彥環病逝,終年47歲。自“杯酒釋兵權”后,羅彥環活了9年。
以上六大將領中,石守信的結局最好,死于太平興國九年(984年),是六大將領中最晚的一個,而且還和趙匡胤結成兒女親家,安享富貴24年。
后世評價說,石守信等六人,皆是后周舊臣,自解其兵柄,以保其富貴,以遺其子孫。然石守信之貨殖鉅萬,高懷德之馳逐敗度,豈非為保全性命而自污者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