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讀三國的朋友,一定知道蜀漢的五虎上將,忠義武圣的關羽,嫉惡如仇的張飛,渾身是膽的趙云,智勇雙全的馬超,老當益壯的黃忠,他們為蜀漢立下赫赫戰功,被后世稱為蜀漢第一代“五虎上將”,只可惜,關羽殞命江東,張飛遇刺而亡,趙云不被重用,馬超郁郁而終,黃忠病逝。不管怎么樣,他們也在三國這個亂世舞臺,留下最輝煌的時刻。
隨著第一代“五虎上將”的離去,第二代“五虎上將”也開始嶄露頭角,繼續開創新的時代。那么他們到底是誰呢?大家不妨跟著小編一起來看看
top 5 夏侯霸
夏侯霸
夏侯霸,字仲權,是曹魏大將夏侯淵之子,嘉平元年(249年),司馬懿發動政變,誅殺曹爽。征西將軍夏侯玄被調入朝,由雍州刺史郭淮接任征西將軍。夏侯玄是夏侯霸的堂侄、曹爽的表弟。夏侯霸從前得到曹爽的厚待,與郭淮不和。曹爽被司馬懿殺死后,他心中不安,投奔蜀漢,被任命為車騎將軍。夏侯霸投降蜀漢的時候,年齡六十多歲老人,跟黃忠投靠劉備的時候的年齡差不多。夏侯霸屬于猛將類型,跟著姜維北伐,基本屬于左膀右臂了,延熙十八年(255年),魏國秉政的司馬師病逝,姜維借機與夏侯霸、征西大將軍張翼等率領數萬人出狄道,分兵三路北伐魏國,在洮西大敗魏國雍州刺史王經,王經部眾陣亡數萬人。
《姜維傳》
維乘勝多所降下,拔(河間)〔河關〕、狄道、臨洮三縣民還,后十八年,復與車騎將軍夏侯霸等俱出狄道,大破魏雍州刺史王經於洮西,經眾死者數萬人。經退保狄道城,維圍之。
top 4 張嶷
張嶷
張嶷,字伯岐,早期隨馬忠多次平定南蠻叛亂,因功封為越巂太守。張嶷在南中長達15年,調回成都時,夷人依依不舍,挾谷泣涕,邑民率領隨張嶷朝貢者百余人,官至蕩寇將軍,封關內侯。延熙十七年(254年),帶病與魏將徐質交戰,最終寡不敵眾,戰死沙場,但殺敵過倍。張嶷死后,越巂郡民無不流涕,并為其立廟,四時祭祀。無當飛軍最后一任的統帥,慘死沙場。 有點類似馬超。
top 3 張翼
張翼
張翼,字伯恭。曾任趙云的副將,漢水之戰中立下赫赫戰功,諸葛亮為治理南夷,任翼為庲降都督、綏南中郎將。諸葛亮出武功山,張翼任前軍都督,率軍與魏軍接戰,表現活躍。蜀漢唯一一個以國小民勞為理由,跟大將軍姜維爭持的武將,沒有成功,與上司姜維的關系不和睦,姜維大破王經,斬敵以萬計,張翼勸維見好便收,為維所拒,后維果然攻狄道不能克。張翼每隨征,均為不得已而行;蜀漢亡,張翼隨姜維降鐘會于涪;次年,鐘會反叛未能成功,翼也被亂軍所殺。
執法嚴明但不知變通,忠心耿耿但壯志難酬,才華突出卻時運不濟,為人忠義,乃初漢張良之后,能文能武。只可惜生不逢時。有點類似趙云。
top 2 馬忠
馬忠
馬忠,字德信,劉備稱贊說是黃權一類的人才。諸葛亮南征,拜馬忠為牂牁太守,率偏軍平定當地叛亂。馬忠治理牂牁政績顯著,諸葛亮又辟為參丞相軍事,作為丞相長史蔣琬的副手,處理后方軍政事務。在鎮守南中的時候,又指揮牙門將張嶷等將領平定叛亂的汶山郡羌人。南中豪族劉胄叛亂,各郡騷動。諸葛亮以馬忠接替原庲降都督張翼。馬忠不負使命,平定了叛亂。越巂郡一直處于混亂狀態,馬忠指揮并協助越巂太守張嶷恢復秩序,并因此直接晉升為安南將軍,進封彭鄉侯。大司馬蔣琬北駐漢中,而馬忠入朝述職,于是受命到前線宣傳詔旨,加拜為鎮南大將軍。魏國進攻漢中,大將軍費祎率軍北上增援,馬忠留在成都處理政事。費祎班師,馬忠才回到南中。延熙十二年死于任上。
top 1 王平
王平
王平,字子均,原屬曹操,曹操與劉備爭漢中,得以投降劉備。諸葛亮第一次北伐時與馬謖一同守街亭,之后深受諸葛亮的器重,率領蜀漢的王牌軍隊無當飛軍,多次隨諸葛亮北伐。蔣琬執政初期,王平協助吳懿防守漢中,后升為鎮北大將軍,統領漢中,成功防御了魏將曹爽的大規模伐蜀行動。王平于延熙十一年,病逝于軍旅中。
除了這些武將之后,蜀漢的魏延,廖化屬于第一代的名將,后期的姜維屬于帥才,和諸葛亮也相仿,當日曾和老將趙云戰個平手,是劉禪后期的長城;鄧芝屬于杰出外交家,句扶與王平齊名,卻歷史記載甚少,以上武將為第二代最為杰出的武將,所以可以稱之為第二代“五虎上將”,純屬于小編個人意見,如有異議,可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