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9年1月,紅軍第4軍主力向贛南、閩西進軍,建立贛南、閩西革命根據地
井岡山革命根據地軍民在準備反對湘贛兩省國民黨軍第三次“會剿”時期,面臨著國民黨軍封鎖造成的嚴重經濟困難。1月上旬,中共紅軍第4軍前委、湘贛邊界特委、紅4軍軍委、紅5軍軍委舉行聯席會議,討論紅軍行動方針問題。會議確定:紅4軍主力挺進贛南,在外線實施機動作戰;紅5軍和紅4軍第32團在中共湘贛邊界特委領導下,留守井岡山,堅持內線作戰,以內外線相配合,粉碎敵人“會剿”,保衛井岡山革命根據地。
1月14日,毛澤東、朱德、陳毅率領紅4軍軍部、第28團、第31團和特務營離開井岡山,向贛南挻進。途中多次打破國民黨軍的追擊和阻滯,于2月9日進到瑞金以北的大柏地、隘前地區。這時,國民黨軍第15旅2個團銜尾跟追。中共紅4軍前委決定乘其孤軍冒進之機,利用大柏地的有利地形,集中兵力予以殲滅。戰斗從10日開始,到11日將其2個團大部殲滅,俘800余人。這次戰斗,扭轉了紅4軍在進軍中的被動局面。戰后,紅4軍經寧都進至吉安的東固地區,同江西紅軍獨立第2、第4團會合。
2月下旬,紅4軍轉戰贛閩邊界地區,3月11目進到閩西長汀城南的四都。經13日、14日兩天連續戰斗,殲滅福建省防軍第2混成旅2個團,擊斃旅長郭鳳鳴,占領長汀城,鼓舞了閩西人民的革命斗志。戰后,紅軍第4軍進行了整編,將原第28、第31團和特務營整編為第1、第2、第3縱隊。
這時,蔣桂軍閥戰爭即將爆發,駐江西的國民黨軍大部調往湖北和江西九江一帶。中共紅4軍前委分析了軍閥混戰的形勢和江西、福建的情況,于3月20日向中共中央報告,提出了紅4軍在贛南、閩西20余縣范圍內內,發動群眾,開展游擊戰爭,創建根據地的戰略計劃。此后,紅4軍即在當地共產黨組織和群眾武裝密切配合下,為創建贛南、閩西革命根據地積極開展斗爭。1930年3月,贛西南、閩西蘇維埃政府相繼成立。后來這兩塊根據地發展成為中央革命根據地,亦稱中央蘇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