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能看見多遠的過去,就能看見多遠的未來 釋讀中國歷史
前面我們說到,晉國人質太子姬圉私自逃回了晉國,即位為晉懷公。這讓秦穆公非常生氣,他派人打聽公子重耳的消息,知道他正流亡在楚國,就派人去聯絡,要接他來秦國,幫助他回到晉國即位。
重耳在楚國呆的心里也很不踏實,盡管楚成王對他非常好,可是楚國那幫大臣總是想找機會殺了他,他正想聯絡秦國離開楚國,這下雙方一拍即合,他馬上就辭別了楚成王來到了秦國。
秦穆公這回長了點心眼兒,不著急送重耳到回晉國,而是先對他進行了一番考察。他發現重耳還是比夷吾和姬圉強很多,很欣賞他,就送給他5個秦國公室的女子,其中就包括懷贏。
懷贏本來是晉懷公姬圉的老婆,是重耳的侄媳婦,這讓重耳無所適從,但又怕得罪了秦穆公,不能說不要,這執執拗拗的態度惹得懷贏很生氣,跑到秦穆公那里告了一狀。這時手下人勸重耳說,不要考慮那么多道德禮法問題了,你連你侄子的國君位置都要奪過來呢,還在乎娶他一個媳婦嗎?何況我們還要借助人秦穆公的力量呢。
重耳一聽趕緊去秦穆公那里道歉,編了個理由,說懷贏誤會他了,他不是不尊重秦國,而是覺得不能隨隨便便地要了這個女人,要等到自己當了國君后,大張旗鼓的來迎娶她。這么一來,秦穆公覺得自己更了解重耳了,下定決心幫助他回晉國即位。
晉國這時候國內的形勢非常動蕩,晉懷公姬圉盡管即了位,但時刻害怕在外的重耳死灰復燃,就在國內瘋狂清洗重耳的勢力,終于鬧得眾叛親離,民怨沸騰,大家都盼著重耳趕緊回去。晉國實力派實在忍受不了晉懷公,就派代表去秦國,跟秦穆公表達了要迎立公子重耳回國即位的意愿,重耳團隊也覺得時機終于成熟了。公元前636年,秦穆公派大隊人馬,保護著重耳渡過黃河,回到晉國,殺了晉懷公姬圉,奪了他的國君之位。
重耳終于在流亡19年之后,以62歲的高齡登上晉國國君寶座,這就是大名鼎鼎的晉文公。
晉文公不是個忘恩負義的人,他非常感激團隊成員這些年對自己不離不棄,自己當上國君自然要給這幫兄弟們加官進爵,厚加封賞,可是百密一疏,論功行賞過程中漏掉了一個人,就是一直在團隊中默默奉獻的介子推。
介子推這個人非常賢能,但他不是鋒芒畢露的那種人,在團隊里默默打理著各種繁瑣事務。有一次,重耳餓的頭暈眼花饑渴難耐,介子推居然悄悄給他端來一大碗肉湯,重耳喜出望外,邊吃邊問:哪來的肉湯啊?介子推說我看你餓的實在不行了,就從我自己的大腿上割下一塊肉給你燉了。重耳驚訝之余非常感動,說我以后當了國君一定會好好的報答你。這就是歷史上“割股啖君”的故事。
可晉文公論功行賞的時候把這個不顯山不露水的介子推給落下了。介子推呢,也沒有抱怨,很淡定的回老家了。他老媽知道這件事就問他:你怎么不去跟國君說說呢?他回答說,晉國這些年的動蕩或許是老天要懲罰咱們晉國人,而晉文公重耳能在流亡19年后回國即位,也是上天安排他重振晉國,我們這些人只是做了該做的事而已。像狐偃、先軫他們這幫人還以為是他們自己的功勞,這是不對的,還有更過分的,頭須這樣卷款跑了的,現在居然也厚著臉皮回來討封賞,我真鄙視他們,不屑與他們為伍。
介子推不但沒去找重耳,還擔心重耳來找自己,干脆帶著老媽到綿山隱居了起來。有人知道這件事兒以后,看不過去,寫詩諷刺晉文公,晉文公知道后非常懊惱自己的疏漏,趕緊派人到處找介子推。可是綿山很大,一直也沒找到,這時有人給出了個餿主意,說你三面放火燒山,留一面不燒,介子推為了活命,肯定就帶著老媽從沒燒的那面跑出來。
晉文公情急之下還真就這么干了。可直到大火燒滅了,也沒見介子推跑出來,進山一搜,發現介子推和老媽抱著一棵大柳樹已經被燒焦了。
晉文公非常后悔,悲痛萬分,厚葬了介子推母子。后來人們在他被燒死的那天,夏歷冬至后的第105天,大約在清明節前的一兩天,不動明火,只吃冷食,以這種方式來紀念這位忠義之士。慢慢的,這一天演變成一個節日,這就是寒食節。
后世的歷代君主,為了穩固自己的統治,宣揚介子推這種忠君赴義、鄙視利祿的精神,修祠建廟來紀念他,現在山西省晉中靈石縣境內的英毅圣王廟,就是介子推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