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下葬非常講究風水一說,尤其是皇親貴胄選擇陵墓地址的時候,在歷史上每個朝代的皇族都有屬于自己的龍脈,而其中風水最好的要數明皇陵了,這個地方一共安葬了16位皇帝。在剛開始的時候,這個地方安葬的是朱元璋的父母,后來才被定為皇陵。
打開獵豹瀏覽器,查看更多歷史圖集
朱元璋是一個特殊的皇帝,他沒有顯赫的家世,而且要過飯,做過和尚,后來完全憑借著自己的努力爬上了皇位,是一個白手起家的典范。在朱元璋還沒起義前,他還是一個普通百姓,當時處在元朝末年,老百姓被政府壓迫的苦不堪言,經常吃不上飯,生活非常貧苦,在朱元璋10歲時,父母和兄嫂先后去世了,這對朱元璋來說是一件非常殘酷的事。更嚴重的是當時不僅沒有棺材,也沒有一塊土地可以下葬。
還好劉繼祖給了朱元璋一塊土地,于是他和哥哥把父母的遺體用草席裹著去下葬,就在這時下起了雨,他們就先去躲雨,但是雨停后,山突然崩塌了,就把朱元璋父母埋了,這就是“天葬”,而這個地方就是后來的明皇陵。
朱元璋成了皇帝后,覺得父母的墓地有點小,于是打算換個好地方,但是被精通風水的劉伯溫阻止了,他說如果遷墳會"泄山川靈氣",朱元璋聽從了劉伯溫的話就沒有再改地方,而是把這個地方作為龍脈,建起了明皇陵,一共安葬了16位皇帝。
后來在修京滬高鐵的時候,有一部分線路要穿越明皇陵,為了避開這個皇陵,就把路線改道了,多花了2.3億元,對于這件事,專家說“因為文物是不可能再生的,他的價值不能僅僅用金錢來算,所以不敢破壞它?!?/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