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紀檢監(jiān)察報20170922 作者:季忠義
![]() |
古今血脈相連,人間情義相通。鄉(xiāng)情、親情永遠是無法割舍的人間至愛。意料之外的一次造訪,冥冥之中的一份機緣,酷暑里、驕陽下,在一片濕熱和灼烈的煎熬炙烤中,來到了這峰巒如聚、王氣沛然的長安古城。
這里,對于大漢王朝的締造者劉邦而言,是他人生和事業(yè)的至高點,更是中華盛世的新起點。自此而后,“文景之治”、漢武雄風由此激揚開來,中華民族歷史上的第一個煌煌盛世噴薄而出,璀璨了歷史、驚艷了世界。
漢初三杰蕭何、張良、韓信由此登場,擎起巍巍大漢。張騫鑿空西域,由此出發(fā),開啟千年不絕、生機蓬勃的絲綢之路。蘇武出使匈奴,由此出發(fā),持節(jié)云中,牧羊北海,十九年的心血肝膽把“節(jié)義”二字寫在千秋歷史、萬古洪荒……
“帝國雙璧”衛(wèi)青、霍去病由此出發(fā),北卻匈奴,七戰(zhàn)七捷。那句“匈奴未滅,何以家為?”成為兵家名言,如今依然是那樣的氣壯山河、蕩氣回腸。
一個“漢”字,擁有了人類文明史上一個最偉大的歷史承載。一個民族有了一個共同的名字,一種文化有了一個共同的徽標。
關中三秦大地,黃土高原上八百里秦川,曾經(jīng)是中國歷史上最早的天府之國,曾經(jīng)是中華權力版圖的千年高地。長安,在很長的一個歷史時期,是天下豪杰龍爭虎斗的名利場,群雄逐鹿虎嘯鷹揚的角力場。
張良有言:“關中左肴函,右隴蜀,沃野千里;南有巴、蜀之饒,北有胡苑之利。阻三面而固守,獨以一面東制諸侯。諸侯安定,河、渭漕挽天下,西給京師;諸侯有變,順流而下,足以委輸;此所謂金城千里,天府之國也。”
大漢初立,豁達大度、善用人謀的劉邦察納雅言、從善如流,毅然選擇被山帶河,四塞為固的關中奠都。漢高祖劉邦下令于渭河以南、秦興樂宮的基礎上重修宮殿,命名為長樂宮;太祖三年(前200年)又命蕭何建造未央宮,同年由櫟陽城遷都至此。因地處長安鄉(xiāng),故命名為長安城。
直至漢武帝時期,經(jīng)過近百年的興建,長安城規(guī)模始具。真正實現(xiàn)了婁敬所謂“案秦之故地,此亦扼天下之吭而拊其背也。”在西漢210年的歷史中,長安一直是全國的政治、經(jīng)濟和文化的中心,也是絲綢之路的東端起點,繁盛一時。未央宮在城的西南隅,又稱西宮,為皇帝朝會之所。西漢的十幾位皇帝均在此臨朝聽政。隋唐時,未央宮被劃入隋大興城和唐長安城的禁苑。
作為大漢中樞,絲路起點的漢長安城,曾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國際大都會和當時世界上規(guī)模最大的都城,與古羅馬城東西相對,遙相呼應。也是中國歷史上建都朝代最多、歷時最長的都城,是漢民族文化形成過程中的中心。據(jù)悉,漢長安城遺址是我國迄今規(guī)模最大、保存最為完整、遺跡最為豐富、文化含量最高的都城遺址。1961年被國務院列為第一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國家級”大遺址。2014年6月22日,躋身世界文化遺產(chǎn)名錄。
日月經(jīng)天,江河行地。大漢王朝熔鑄大漢精神、凝聚民族正氣的《大風歌》依舊響遏行云橫碧落,冠絕千古映人寰。
煌煌盛漢,豈甘蟄伏在歷史的一隅,借《史記》棲身,為《漢書》開場。大漢王朝作為一個時代,永遠地告別了歷史的舞臺,但泱泱漢風,一如滔滔黃河,滾滾向前,磅礴不息,依舊是那樣的端正朗潤、大氣恢弘,粗獷豪放、激越雄強。他,依舊是一個民族的精神高標,一份永遠讓后人仰之彌高,敬之愈深的文化高地。
如今,踏上這片曾經(jīng)雄視天下、威震八荒的王朝中樞,帝國心臟。駐足在皇城的制高點未央宮遺址上,感受大漢驕陽,品味盛唐烈日,喜看四海歸一,呼喚八方風來。不由得心雄氣壯,視野疏朗,步履也變得沉重而端莊。
“悵望千秋一灑淚,蕭條異代不同時。”龍首塬上,南眺秦嶺、北瞰渭河。目盡八極,心游萬仞,我們小心翼翼地沿著鐵絲網(wǎng)鋪設的金街御道,踏著一個王朝的脈搏和心跳,仔細諦聽來自歷史深處的跫音。生怕稍一失足,唐突的腳步驚擾另一個世界的偉人清夢。
遙想當年,沛縣三千子弟生死相隨,肝膽相照,用熱血和生命開基建國、定國安邦。在沛縣,高祖還鄉(xiāng),置酒沛宮,宴請鄉(xiāng)親父老,感念生養(yǎng)之恩,封沛縣為湯沐邑,世世免賦稅徭役。擊筑而歌:“大風起兮云飛揚,威加海內(nèi)兮歸故鄉(xiāng),安得猛士兮守四方?”唱出了安不忘危、樂不忘憂的家國情懷。
蒼天圣地之間,黃土高原之上。撫摸著這段有著兩千多年歷史的斑駁的殘缺古城墻。隱約間,依稀可見,清晰可聞,陸賈、賈誼、司馬遷、董仲舒、司馬相如、揚雄、班固……大漢群英次第登場,聯(lián)袂而來,絕塵而去。紫袍玉帶、白馬紅纓,男兒到此真豪杰。
長安,無疑得名于長治久安之義,寄托著最本真,也是最執(zhí)著的愿望。同時,也是生活在這片土地上每一個中國人的天人長安的生活理想和價值追求。遭治不避其任,遇亂不為茍存。蕓蕓眾生、茫茫山河,無不為為一方土地祈愿風調(diào)雨順,無不為一方百姓祈愿天朗氣清。
乾坤朗朗,天風浩浩。三萬里江山縱橫,兩千載歲月崢嶸。濃縮成腳下的這一方讓人血脈賁張、心潮澎湃、壯志騰涌的精神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