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所有的白細胞一樣,嗜中性白細胞來自于骨髓,在不同的細胞激動素的影響下,分化和成熟為嗜中性白細胞。嗜中性白細胞有幾種殺菌的防衛機制,它包括氧化和非氧化殺滅過程。當嗜中性白細胞吞噬病原菌時,它的耗氧量迅速增加,通過一系列的氧化作用,使病原菌被殺滅。然而,所產生的氧化物是有毒性的,會對周圍組織造成破壞,因此,嗜中性白細胞吞噬反應時所產生的氧化物及其去毒是被緊密調控的(Blecha,1998)。
除了氧化作用殺滅病原菌外,嗜中性白細胞和其他吞噬細胞還有另一種非氧化的防衛機制,它包括酶和顆粒相關的抗菌多膚的殺菌作用。這些酶有溶菌酶、蛋白酶和磷酸脂酶。抗菌多肽是一種古老而基本的防衛機制,所有的生物(動物和植物)都使用這一機制防衛殺菌。豬的嗜中性白細胞產生7種抗菌多肽,豬的抗菌多肽的發現是幾年前的事(Blecha,1998),但由于它提供了一種新的免疫防衛的措施,這方面的研究進展迅速。
巨嗜細胞是一種大型的吞噬白細胞,它也是在骨髓中產生和分化的,然后通過血液循環分散于全身各個部分(Carrasco等,1995),它是防衛和組織修補的重要介質,通過分泌幾種細胞激動劑和抗原的存在,成為免疫反應調節的關鍵。巨嗜細胞分布很廣,但它們不是同一群細胞,不同組織甚至同一組織不同部分的巨嗜細胞的功能和活性可能差異很大。
仔豬肺部至少有三種巨嗜細胞,初生仔豬肺部含有很少的巨嗜細胞,但幾天以后,大量的巨嗜細胞出現,2周齡時達到成年豬的水平(Rothlein等, 1981)。同樣,剛出生仔豬血液內分化成熟的巨嗜細胞很少,但3~7日齡時開始出現分化成熟。與人和大鼠不同,豬肺血管內的巨嗜細胞對于清除血液中產生的細菌有重要作用。淋巴細胞中能夠自動殺滅腫瘤或病毒感染細胞的非T、非B細胞的一類細胞稱為自然殺手細胞(natural killer cell)。
剛出生仔豬的自然殺手細胞是沒有活性的,需要2~3周時間才能發育成熟(Blecha等,1998),豬的自然殺手細胞的另一個特殊的地方是分析測定活性的時間很長,人和靈長動物的自然殺手細胞只需要與靶細胞一起孵育4小時,而豬的自然殺手細胞與靶細胞孵育的時間則需要4~5倍人的自然殺手細胞孵育時間才能測定(Cepica和Derbyshire,1984)。
因此,從嗜中性白細胞、巨噬細胞和自然殺手細胞的情況看,盡管仔豬剛出生時已經有了這些免疫細胞,但開始時,它們并不具有殺滅細菌的能力,只有分化成熟以后才具有這種能力。仔豬的非特異免疫系統的發育成熟和建立,至少應在7~14日齡后才能完成。
【版權聲明】中國養豬網旗下所有平臺轉載的文章均已注明來源、中國養豬網原創文章其他平臺轉載需注明來源、中國養豬網特別說明的文章未經允許不可轉載,感謝您的支持與配合;我們所有刊登的文章僅供養豬人參考學習,不構成投資意見。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