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報道,武漢一小學生家長為了培養孩子的情商,3年花了6萬余元。雖然越來越多的家長認識到培養孩子情商的重要性,但并非所有的家長都經濟能力來花錢培養孩子的情商。在這里,我們就告訴大家一些在日常生活中培養孩子情商的技巧。
武漢11歲小學生3年花6萬學情商
11歲的小楊在他們學校算得上名人,從一年級起陸續擔任班長、中隊委和大隊委,如今六年級的她又被同學們一致選為“學生校長”。“這孩子成績一直列班級前3名,情商非常高。”小楊的老師介紹,班級同學之間有糾紛,肯定是由他來調解。“他的領導能力非常強,同學們都服他。”小楊的同桌表示,“每次戶外活動時,他所在小組活動項目最多,笑聲也最多,同學們都搶著和他分到同一組。”
不同于其他的家長,小楊的媽媽從小就注重孩子情商的培養,不過,這些培養都是要付出經濟的代價的。從三年級起,每年暑假小楊媽媽都會送兒子到廣州參加演講、財商等訓練營。據小楊媽媽介紹,在兒子的情商培養上,他們已經花費了6萬余元。
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培養孩子的情商
培養孩子的情商雖然重要,但并不是所有的家庭都擁有小楊一樣的經濟條件。不過各位家長也不用過于擔心,其實不花錢也可以培養孩子的情商。情商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就是讓孩子敏感于自己和他人的感受,而生活中的點滴,正是家長培養孩子情商的最好時機。下面我們就教大家一些在日常生活中培養孩子情商的技巧。
引導孩子說出感受
幼兒常常以哭鬧來發泄自己的情緒,家長往往在這個時候都感到“煩得不得了”,但專家認為,這恰恰是家長培養孩子情商的最好時機。
當孩子哭鬧時,家長要保持平靜的情緒,不要表示不耐煩,等孩子的情緒穩定之后,對他說:“爸爸/媽媽很愛你,我想知道你的需要,可以告訴我你的想法嗎?”或“你生氣是不是因為……”當孩子稍微能用語言表達時,要及時地給予贊揚,孩子會在贊揚之中慢慢地尋找到正確的表達方式。
替孩子把心中的想法說出來
當孩子不知道如何表達自己的心情時,如果家長替孩子把心中的想法說出來,會讓孩子感覺好些。逐漸地,孩子也能夠學會用語言表達感受。專家提醒家長注意:對孩子說話時,也要盡量清楚、禮貌,并且語氣溫和、發音準確,不要用疊音字。
日常游戲中培養孩子情商
家長平時與孩子一起閱讀圖書時,可以指著角色的各種表情,多問幾句:“猜一猜兔寶寶為什么笑/哭?”“你什么時候會笑/哭呢?”“你笑/哭起來是什么表情?”等等。這樣做的目的是讓孩子了解自己的情緒,鼓勵孩子用較連貫的語言描述心情體驗,從而發展孩子的語言能力。
保護孩子的自尊心
孩子做錯事或弄壞東西都是在所難免的,不要老是數落孩子:“你怎么這樣不聽話!”“這個不能動,那個不能動。”這會傷害孩子的自信心和自尊心,不要怕孩子淘氣給你添麻煩,而要多考慮什么有益于孩子的心理成長,因為幼兒的心理健康主要是指其合理的需要和愿望得到滿足之后。情緒和社會化等方面所表現出來的一種良好的心理狀態。家長也要克制自己簡單和粗暴的教育方式。如果真是不讓孩子玩某樣東西,應該用轉移注意力的方式把孩子的興趣轉移開。
鼓勵孩子與人交往
孩子在家的時候,僅僅一個表情或一個動作就能讓父母明白他的需要。但在幼兒園,有些表情和動作就難以被老師或其他小朋友理解。因此,家長要鼓勵孩子主動跟老師說出自己的需要,并學會關心他人,與朋友分享玩具與食物。平時有空家長要有意為孩子創造交往的機會,讓孩子在具體的交往環境中學會與人溝通,鍛煉語言表達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