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10月31日),“教育部發文消滅本科水課”登上微博熱搜,話題閱讀量達3.1億,引發網友熱烈討論。
原來是教育部印發了《關于一流本科課程建設的實施意見》,要求立起教授上課、消滅“水課”、取消“清考”等硬規矩。讓學生體驗“跳一跳才能夠得著”的學習挑戰。
消滅本科“水課”,看看網友怎么說↓↓↓
↑這位同學的學校要在課程設置上引起重視了喲!
加油!祖國的未來靠你們了↑↑
來自理科生的哭泣↑
哈哈哈哈 此“水”非彼“水”啊↑
什么是“水課”
所謂“水課”,是指那些內容“水”、管理“水”、考核也“水”的課程,主要表現為課堂內容乏味,教師授課課件不更新,學生收獲小,學生通過考試甚至拿高分容易……
但不少網友對“水課”的看法并不一致:到底什么樣的課會被稱為“水課”?是上課的人少?還是老師講得不好?或者對以后的工作沒有用,就是“水課”?似乎每一個理由都有很強的主觀因素。
討論“水課”時 我們在討論什么?
“沒有‘水課’ 只有劃水的老師”
在熱搜下的評論里,不難發現,許多人的抱怨來自對授課教師的不滿,認為許多水課可能都是被不負責任老師耽誤的好課。看來在消滅本科“水課”的同時,各大高校也要加強對教師隊伍的管理,切實提高教學水平,才能全方位地加強一流本科課程建設。
消滅學生被念PPT支配的恐懼
課程設置僵化、教師授課照本宣科,大學教育淪為PPT教育,也成為網友主力吐槽的部分。PPT作為教學展示的輔助手段,應該發揮好它展示清晰明了的長處,斷不能成為老師講課的唯一依賴,更不應束縛授課的拓展和發揮。
對自己負責 不辜負大學時光
其實,不管學校的課程設置和師資配備如何,一個人能否度過有價值的四年本科時間更多取決于自身的主觀能動性。 早前有新聞報道,河北體育學院40名學生因曠課多被退學。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長吳巖回應道, 如果學校是依據相關規定作出的處理,這是一個好信號。 并表示:“我們去年也說過,要讓一部分學生天天打游戲、天天睡大覺、談戀愛這樣的日子一去不復返。”
大學能否提供一流的課程,培養出一流的人才,從根本上講,不只需要學校單方面的努力,也要學生本人主動承擔起自己對學業的責任。
“消滅‘水’課”之外,還要怎么做
引 及時將學術研究、科技發展前沿成果引入課程。
推 推進現代信息技術與教學深度融合,引導學生探究式與個性化學習。
增 增課程挑戰度;增課程設計研究性、創新性、綜合性;科學“增負”。
嚴 嚴格考核考試評價。
如何成為教育部認定的好課
先進理念。堅持立德樹人,以學生發展為中心。
科學設計。圍繞目標達成、教學內容、組織實施和多元評價需求進行整體規劃。
前沿內容。依據學科前沿動態與社會發展需求動態更新知識體系,體現思想性、科學性與時代性。
創新模式。根據學生認知規律和接受特點,因材施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