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話說的好“三歲看大,七歲看老”,孩子小時候的行為則暗示著長大之后的性格,孩子在平常生活中所表現出來的行為和習慣,代表家庭的教育和素養。經常聽到家長這樣說:孩子太調皮不聽話了,小的時候還不明顯,特別是到三四年級的時候。
教育孩子要從小就開始,千萬不能因為年齡小就忽略,等孩子大了就更難以改正了。最近和家長交流孩子學習和教育情況時,一位家長和我說了自己的經歷說:“我家對門鄰居有一個小男孩,今年四五歲的樣子,經常見了人就喜歡打,雖然打得不重,但也感覺不舒服,男孩的家長總是裝作沒看見,我也不好說什么,前段時間三歲的小外甥來我家做客,拿了一個玩具出門,不一會就哭著回來說:玩具被對門的哥哥搶走了。我就帶著孩子去問,最后那個孩子的家長把玩具給孩子奪了回來,然后給我們道歉。”聽完我就有點不淡定了。
從上面的一件小事可以看出來家長的教育方式,孩子是有自尊,能辨是非的,這樣的前提是父母能夠及時的發現和正確的引導。當孩子的行為出現不當的時候,作為家長更要有耐心的去引導,在保護孩子尊嚴的時候讓孩子意識到自己的錯誤。同時家長也要明白,孩子為什么會有這樣的行為!
當孩子出現以下情況的時候,家長一定要重視起來,當然,如果在孩子教育和學習上還有其他的問題,都可以通過文末的方式與我交流,我會根據自己多年的教育經驗免費幫助大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