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后備母豬的初配目標
內容
最少
目標
隔離和適應期(星期)
6
8
配種日齡(天)
200-210
210-230
體重(Kg)
120
135-145
背膘厚(mm)
12
16-18
發情次數
2
3
催情補飼天數(日喂妊娠料3Kg)
10
14
影響后備母豬初配因素
體重和體型
長大二元母豬配種體重為130Kg時會提高第一窩產仔數,同時也會增加以后各胎次的產仔數和產活仔數。
初配年齡
假如必要的隔離適應已經完成,并且后備母豬的背膘厚和體重生長良好,初配日齡應為210-230天。
初情期
環境對初情有顯著影響,所以初期期是可變的,而誘發初情是后備母豬管理的重要措施,使其在165日齡時初情。
背膘厚
體況特別是背膘厚是顯示初配時后備母豬發育情況的一個因素,應在背膘厚為16-18毫米時配種,而不能低于12毫米。
性成熟
性成熟通常取決于于后備母豬的發情次數。認真觀察和詳細記錄是鑒別性成熟的關鍵。一般推薦在完成8周的適應期、發情3次后配種。
后備母豬的飼養管理
整個繁殖過程都是相互關聯的,不能單獨考慮其中的某一部分。體況和飼料采食變化會對哺乳期產生顯著影響。同樣的,初產母豬的飼養會對母豬的終生繁殖力產生重要影響。為了達到初配目標,后備母豬在體重為50-100Kg時應自由采食,到100Kg時至少每天需要飼喂3Kg含13-13.5MJ 天E/Kg和0.55-0.65%賴氨酸的后備母豬料,使其在適應期的增重為5-6Kg/周,背膘會增加4毫米。
催情補飼:在配種前14天增加能量攝入能增加排卵量,在發情周期的前7天減料至2.75Kg/天,配種前14天自由采食或增加至3.5-3.75Kg/天。但注意不同的環境條件可以改變食欲和采食量。
圈舍:后備母豬飼喂在擁擠的圈舍很難查情,最少需1平方米,配種時需要1.4 m2,此外還需要有1 m2的運動、躺臥、糞便場地。
溫度:溫度是環境氣候的組成部分,對生產力有很大影響。溫度需求取決于豬體重、采食量、豬群密度、地板類型和空氣流速。后備母豬飼喂在水泥地面時的最低臨界溫度是14℃,最適溫度為18℃。
通風:后備母豬在集約化條件下所需通風量最低為16m3/h,最高為100 m3/h。
飼喂設備:后備母豬經常群養,把飼料撒在地面上可以盡量減少打斗。而飼喂方式因豬舍類型而異,由于豬只個體差異,有的需要采用單獨飼喂,以保持種用體況。采用有隔欄的料槽應使每頭后備母豬在0.4米的采食空間。
飲水:隨時保證供應清潔新鮮的飲水,飲水器應定位于活動和排糞區域,以保證睡臥區域的干燥。飲水器應保證最低流量為1L/min.,每只飲水器最多只能供應8頭豬,連接飲水器的供水管,最好經過睡臥區域,以免凍壞。飲水器應安在排糞區域或漏縫地板上方,高度為0.65米。
光照:白天室內光照自然光或人工光都應以讓豬能看清楚為準。在配種間,能夠很清楚地觀察發情即可,實際中光照強度為100Lux即能滿足要求。應盡可能地用日光,當需要時才用人工光照,光照時間為16h/天,不足部分可通過人工光照獲得。
免疫:購買的后備母豬應與豬場內的其他豬只采用一致的免疫程序,并嚴格實施隔離適應程序。
刺激發情:發情可通過許多日常管理,包括同成熟公豬的接觸來刺激,這種方法可通過許多日齡提前。通常初情期一般在165日齡,有效刺激發情的方法是定期與成熟公豬接觸,看、聽、聞、觸公豬就會產靜立反射。
表 公豬誘情對后備母豬靜立反射的效果
公豬的刺激 靜立反射%
沒有誘情 48
聞 和 聽 90
聞、聽、看 97
聞、聽、看、接觸 100
配種時130kg、P2=16mm的后備母豬,筆者推薦飼喂程序
妊娠階段
飼喂量kg/天
飼料品種(能量水平)
0-7天
1.6
556
(ME:3.0Mcal/kg)
8-37天
2.23
556
(ME:3.0Mcal/kg)
38-99天
1.67
556
(ME:3.0Mcal/kg)
100-111天
3.65
557
(ME:3.2Mcal/kg)
112-114天
2.0
557
(ME:3.2Mcal/kg)
注:以上飼喂程序需在40天,70天測定P2點背膘數據以便根據實際及時調整飼喂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