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7第二次視頻直播課
謝偉 20130358
第二次視頻直播課的主題為“MOOC三人談”,是以桑新民老師剛剛從美國拜訪coursera回國的事件為契機,暢談到coursera交流的感受,并請華南師范大學焦建利、南京大學梁林梅兩位對MOOC有深入研究的高校研究者,圍繞MOOC新趨勢、MOOC給教育技術專業帶來的挑戰和機遇、以及國內開展MOOC的的操作模式進行研討。
對我而言,這是一種全新的學習方式,少去了空間的限制,獨立的在房間進行學習,這樣能夠讓我感覺更放松,同時自己以空杯的心態對待這一次視頻交流學習,對交流中提到很多不明白的問題都能夠及時的通過網絡工具進行查找。
通過桑老師介紹南大本科生“黃欣在Coursera上大學”的情況,讓我認識到這種新的學習陣地中有一批堅定的支持者和優秀的開創者。同時也讓我看到了自己的缺點,記得在第一次視屏后,我信誓旦旦的報名參見網絡課程blended learning的學習,在過去的這段學習時間里,我遇到了正如梁林梅老師所分析的問題,(1)感覺這樣的學習花費的時間太多;(2)前期基礎知識及技能的缺乏;(3)課程缺乏交互支持。
如今,隨著寬帶向農村和偏遠地區的普及,隨著各大名校對MOOC教學方式的重視,在中小學中也逐步建立MOOC教育,這樣的網絡學習對學習者的自我管理、自我約束以及自我學習能力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那么在目前的教育體制中,MOOC教育究竟能產生多大的作用?目前培養出來的學生所具有的素質能否適應MOOC教育需求?這是我心中的疑問。桑老師在發現南大本科生黃欣的學習方式時,那是給予了很高的評價“我立刻預感到:這是南京大學在世界大規模網絡課程新潮流中自發產生的新一代優秀學習者,我就像當年袁隆平發現優秀野生早稻品種那樣興奮。”在目前的教育體制下,可以說黃欣已經是一名佼佼者,可和他同時期進入南大的佼佼者們呢?
在焦老師給中國大學的五個建議中,建議一:把開放教育資源和MOOC納入大學發展戰略中 ;建議二:幫助教師和學生掌握在線參與式學習方法;建議三:積極探索和深化大學課程與教學模式的創新;建議四:引導教師將開放教育資源引入到自己的課堂教學之中 ;建議五:加強研究,有計劃分步驟地嘗試和探索MOOC。在這樣的過程中我們是否也應該花一些心思來思考如何培養學生的學習習慣和思考方式?思考如何培養學習者的學習素質?
對于下一次視頻學習交流,期待我們的音質和畫面切換效果會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