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氣丸
(出危氏方)
治三焦痞塞。氣不升降。胸膈脹滿。大便秘澀。小便赤
黃。
大黃陳皮檳榔黃芩枳實(小者去瓤)上為細末。煉蜜為丸。或生姜自然汁煮糊丸。
養氣丸
(醫方集成)
治一切氣疾。調脾胃。進飲食。理虛滑瀉痢。
白術丁香(各半兩)濃樸(刮去皮同生姜杵碎焙干各等分)大麥(微炒凈)白豆干姜(各半兩
青娥丸
(出仁齋直指方)
治氣滯不散。兼治腰痛。
胡桃(二十個去皮殼)蒜(四兩熬膏)破故紙(酒浸炒八兩)杜仲(十六兩去皮姜汁浸炒)脈。
香橘湯
(出仁齋直指方)
治七情所傷。中脘不快。腹脅脹滿。
香附子(炒)半夏(制)橘紅(各二兩)甘草(炙三分)上銼為散。每服三錢。姜五片。棗
桔梗枳殼湯
(直指方)
治諸氣痞結滿悶。
桔梗(生用)枳殼(各二兩)甘草(炒半兩)上銼為散。每服水一盞半。姜五片。煎至半盞
橘皮一物湯
(直指方)
治諸氣攻刺。及感受風寒暑濕各證。又凡酒食所傷。
中脘滯滿。嘔吐上用陳橘皮洗凈。新汲水煎服。
分心氣飲
(直指方)
治憂思郁怒諸氣。痞滿停滯。通利大小便。
紫蘇莖(三兩)半夏(制)枳殼(制各一兩半)青皮(去皮)陳橘紅大腹皮桑白皮木附藿香心十莖數。次后則大便盡通。其病頓煎。
調降湯
(出百一選方)
升降諸氣治壅。
人參黃(蜜炙)陳皮(去白)白芍藥白茯苓甘草(各等分)上為粗末。每服三錢。氣壅加紫
導氣丸
(出百一選方)
治虛陽上攻。氣滯不快。上盛下虛。膈痰壅食。咽干
不
利??人灾袧M
四肢倦怠。此藥專木香(二兩)蓽澄茄(四兩)橘皮(一兩研)生姜(一兩)牽牛(一兩取研末)上為末。
萬和散
(百一選方)
治男子婦人。一切氣刺、氣悶、氣脹、食傷。及中毒積
滯
。兩脅臍下四
多盜汗。漸成瘦弱茴香(炒)蘿卜子(生)官桂(去粗皮)蓬莪術(濕紙裹煨各一兩)香白芷(一兩半)陳皮兩半用濕末。每服一錢歸少許瘦悴。
舒筋散治血脈凝滯。經絡拘攣。肢節疼痛。行步艱難。此藥和血化氣。
玄胡索當歸官桂上等分為末。每服二錢。溫酒調下。食前服。一方加橘皮為丸。
順氣散此藥能溫內外。但內外感寒。脈遲細沉伏。手冷毛發恂栗。傷寒里癥之類
。大啜三
并脾胃冷。停烏頭(二兩)天南星附子(并炮各一兩)木香(半兩)上為粗末。每服三錢。水一盞半。手日
復元通氣散治諸氣澀閉。耳聾頭疼。腹皮癰瘡無頭。一切刺痛。和血內消瘡腫。
柴胡(去白)桂(去粗皮)桃仁(去皮尖雙仁麩炒黃)木香吳茱萸干姜(炮)細辛(去為末。煉蜜和
復元通氣散治氣滯不通。肢節煩痛。半身不遂。口眼斜。語言謇澀。諸風諸氣
。
陳皮青皮(去白各二兩)白藥子(一兩半半兩炒)廣木香(半兩)甘草(一兩八錢半生半僵蠶(五錢
一塊氣丸
官桂(半兩)沉香(四兩)玄胡索(半兩)江子(一兩去殼油)蓬術(半兩火炮)錫灰(四黑牽牛(頭末兩)陳皮(一兩丸(半兩)蘿卜子(兩酒浸炒)丁善治諸般病。每艾湯下使君元冷赤血男有孕婦人。不可服之。
當歸順氣飲子治氣郁不通??人蕴迪?。飲食無味。久而肌瘦當以和中順氣。
大黃甘草(各五錢)人參(去蘆)芍藥當歸(去土各一兩)芒硝(三錢)枳殼(去瓤麩牛
沉香降氣丸
木香(半兩)青皮(去白)陳皮(去白)蓬術(炮)枳殼(去瓤麩炒)荊三棱(炮)雞爪三(一兩)茯五十丸。用生姜橘皮湯下。不拘時候。
氣藥
黃蒼術升麻(各半兩)人參陳皮神曲澤瀉(各三錢)甘草黃柏(酒浸)當歸五服。水一
二香丸治積滯氣秘。心腹刺痛。中滿壅嗽。
南木香丁香青皮(浸去白瓤)橘紅草果仁肉豆蔻(生)蓬術(炮乘熱碎研)縮砂仁入藥末。下。
木香分氣飲調中快氣。治心腹刺痛。升降陰陽。
烏藥(二兩)木香(不見火半兩)甘草(半兩)陳皮(一兩洗凈)附子(二兩去毛土一兩半至八分
降氣湯治虛陽上攻。氣滯不快。上盛下虛。膈壅痰實。咽干不利??人云M。喘
急氣粗。
。冷熱氣瀉
更有下元虛冷。并
黑錫、養正丹等藥。少
上壅咽疼者。先用降氣湯下
水煎服。
半夏(五兩一錢)前胡(去蘆)甘草(炙)濃樸(去粗皮姜汁拌炒)川當歸(各二兩)肉桂共為蘇。(案∶此方原缺方名及癥狀)白芷(一兩)紅內硝(半兩)木香(半兩)山慈菇(一兩焙干)上為末。每服二大錢。空心只
紅豆蔻丸
(出圣濟總錄)
治一切氣。飲食不消。
紅豆蔻(去皮)縮砂仁檳榔訶黎勒(炮去皮)木香藿香葉(各一兩)陳橘皮(去白炒如梧桐子
麝香丸
(出圣濟總錄)
治一切氣逆。胸膈痞悶。中脘不快。痰癖留滯。嘔吐
惡心。肢體倦怠麝香(細研)丹砂(細研)木香濃樸(去粗皮生姜五錢同搗干)肉豆蔻(去殼各半兩)檳(去粗丸
木香丸
(出圣濟總錄)
治一切氣。消食。
木香丹砂(研)硫黃(研)砂(研各一分)檳榔(銼半兩)肉豆蔻(三枚)半夏(將水丸。如梧桐
桂心丸
(出圣濟總錄)
治諸氣疾。及產后氣疾。
桂心(去粗皮)當歸(銼焙)赤芍藥延胡索(炒)芎(各一兩)砂(半兩)米醋(分或二分?;虺囫R下。血
引氣丸
(出圣濟總錄)
治一切滯氣。
丹砂(研)安息香(研)麝香(研各一兩)白芥子(三百六十粒炒)大戟末(一錢七分)牛斑蝥(二子大。臨
藿香湯
(出圣濟總錄)
治諸氣不調。胸膈痞滯。升降不勻。
藿香葉濃樸(去粗皮生姜汁炙各一兩)青橘皮(湯浸去白焙)甘草(炙銼各三分)桂(去入姜三片
蜀椒丸
(出圣濟總錄)
治諸氣積聚堅牢。心腹脹痛。
蜀椒(去目及閉口者炒出汗半兩)人參半夏(湯浸七次去滑)菖蒲穿山甲(炮熟)栝蔞末。每服二錢
檳榔附子湯治積年患氣發作有時。心腹絞痛。忽然氣絕。腹中堅實。醫所不治。
腸胃有蟲檳榔(大者四七枚)附子(一枚)甘草柴胡(三兩)生姜橘皮半夏(一升)桂心當
七傷湯治諸氣。和脾胃。消宿飲。治刺痛。及治產后血氣不順疼痛。
益智(一兩)陳皮甘草(鹽炒)桔梗(各三兩)木香姜屑甘松(各半兩)荊三棱(炮為末。每服二
啟中丸治三焦氣逆。胸膈膨脹痞滿。消宿飲。進食。
南青皮黑牽牛(半生半炒)廣術(煨)半夏(各一兩生)上為細末。醋糊為丸。如桐子大
檳榔丸治氣胸膈膨脹。不進飲食。療心腹疼痛。消宿食酒飲。停滯痞悶。
檳榔(大者三枚)牽牛(三兩半生半麩炒)花生(三兩)陳皮(去白二兩)干姜(炮三兩)疼。醋下
溫中丸溫脾胃。順氣化痰。嘔吐壅逆噎膈。留飲腸鳴。濕冷泄注。辟寒養正氣。
良姜(四兩切炒)甘草(一兩半)肉桂(一斤十二兩)干姜(炮)白術(各二斤四兩)上為末。煉蜜為丸。一兩作一十二丸。細嚼生姜橘皮湯下。米飲下亦可。食前服。
奪真丹治營衛氣虛。內受濕寒。傳于胸膜。心腹痞悶。脅肋刺痛。
半夏(姜制一兩)丁香(一錢)檳榔木香(各二錢)藿香(三錢)附子(炮去皮半兩)縮子大。生姜湯下二十
木香檳榔丸疏導三焦。寬利胸膈。破痰逐飲。舒氣消食。通潤大腸。
木香(不見火)檳榔枳殼(麩炒)杏仁(去皮尖麩炒)青皮(去白各一兩)半夏曲皂角搓揉熬膏。更入
賺氣散治心膈痞悶。腹脅虛脹。飲食減少。氣不宣通。及傷寒兩脅刺痛攻心。
枳殼(去白麩炒一兩)白術(三兩)木香(半兩)蓬莪術(煨熟)荊三棱(各兩五)上銼散
參附正氣散治陰陽不和。臟腑虛弱。頭目昏眩。腹脅刺痛。嘔吐惡心。飲食不進
。氣虛盜
脈沉。耳干面
大病羸倦弱人參木香白豆蔻(各二錢半)川芎干姜甘草藿香茯苓黃當歸(去毛)丁銼
五香白術散
(出危氏方)
寬中和氣。滋益脾土。生肺金。進飲食。
沉香木香明乳香丁香藿香葉(各半兩)白術羅參白茯苓薏苡仁山藥扁豆可。有
又方以四味香蘇散同煎。大人尤宜服。未效更服丁香煮散。加蓽澄茄良姜各一兩
。
調氣湯調順營衛。通流血脈??炖?。安和五臟。治諸氣痞不通。胸膈膨脹。
口苦咽干
結。水道赤澀人參赤茯苓(去皮)淡木瓜麥門冬白術白芷半夏(湯浸各二兩)陳皮濃樸(姜殼(四兩炒)腹皮丁香皮檳榔半。姜三片。棗二枚。煎至升降陰陽。汗出立愈。腸腑
木香順氣丸
(出瑞竹堂方)
消食快氣。進美飲食。
當歸(去蘆)木香獨活(去蘆)牛膝(酒浸三日去蘆)防風(各一兩去蘆)大黃(五兩半錢湯浸去皮)枳去核)(案∶此方原缺制法及服法)
沉香降氣丸治胸膈痞滿。升降水火。調順陰陽。和中益氣。推陳致新。進美飲食
。
沉香木香蓽澄茄枳殼(去瓤)縮砂仁白豆蔻仁青皮(去白)陳皮(去白)廣術(苓(去皮一兩)姜自然汁。浸蒸餅和丸。忌生冷。調取飲食。節陰
香棱丸治消食快氣。寬中利膈化痰。
荊三棱廣術青皮陳皮(各銼碎醋炙焙干)蘿卜子(炒另研)縮砂仁白豆蔻沉香另研)附子(去為末。以神曲麥末打
木香枳殼丸寬胸膈。進飲食。消食快氣。
木香檳榔陳皮(去白)黃連(去須)廣術(煨)當歸(去蘆)枳殼(去瓤麩炒)青皮(水成丸。如桐子大。減。但利五七行。立
木香枳殼丸
(出瑞竹堂方)
治中焦氣澀。胸膈痞悶。飲食遲化。四肢困倦。
嘔吐惡心。常服木香枳殼(去瓤炒)檳榔半夏(湯浸七次)青皮(去瓤)陳皮(去白)白茯苓(去皮各炒取末三兩)加人七錢)上為細末。水糊為
降氣湯
茯神(三兩)附子(半斤炒浸如前法)甘草(一兩半炙黃色)上為細末。每服二錢。湯點送
治氣積方
(出儒門事親書)上以香附子為末。生姜湯送下。
治一切氣積。
(出本事方)
丈夫婦人撞心冷氣。
香附子(一斤炒去毛)陳皮(四兩去白)甘草(一兩生)上為細末。每服二錢??招柠}湯點
和氣散治丈夫婦人一切氣疾。
甘草(各半兩)白芨(一兩)地骨皮(一兩)山蜈蚣(一兩)藿香(半兩)(案此方原缺制法及服法)香港腳等疾。多是虛氣上攻。胸膈不快。不進飲食。此藥立能降氣。
治風順氣湯
以紫蘇一升。微炒杵。以生絹袋盛。納于三斗清酒中。浸三宿。少少飲之。
治冷熱不和。不思飲食。或腹痛。
梔子川烏頭(各等分)上為末。以酒糊丸。如梧桐子大。每十三丸。生姜湯下。如小腹氣
治氣病
濃樸(四兩去皮細銼酒浸一宿煮干焙)破故紙(一兩微炒)大茴香(一兩鹽炒去鹽)上為末
保壽丸治一切氣疾。消酒化食。
杏仁(去皮尖)蘿卜子麥神曲(各四兩)上為細末。用大蒜搗為丸。如梧桐子大。
通逐邪氣淋染方
(海上名方)紅色海蛤(一兩)川烏頭(一兩)穿山甲(一兩麩炒黃色如左壅者用穿山甲左邊前后二爪右扎定。又
治氣客于脾胃病癢。
蟬蛻蜂房(炙過等分)上為細末。酒調一錢匕。日二三服。
四磨飲子
(出簡易方)
溫中下氣。
沉香烏藥南木香(火略煨)枳殼(去瓤麩炒各等分)上用溫湯水磨服。銼碎水煎亦可。
檳榔丸療一切氣妨悶不能食。
檳榔(七個)芍藥(五分)枳實(七枚炙)人參(五分)大黃(六分)青木香(六分)桂心忌生
賁豚湯治氣賁急欲絕者。
吳茱萸(一升)石膏人參半夏芎(各三分)桂心芍藥生姜(各四兩)李根皮
木香三棱丸。
(出宣明論)
治一切氣悶。胸膈痞滿。營衛不和。吐酸水。嘔
逆惡心。飲食不青木香破故紙茴香黑牽牛甘遂芫花大戟荊三棱蓬莪術川楝子葫蘆巴(一兩半)醋糊為丸。
寬中丸專治男子婦人一切氣疾。寬胸進食。消痞化積。諸般停滯。肚腹疼痛不止
。
木香(五錢)三棱蓬術青皮陳皮檳榔桔梗縮砂仁人參當歸(各一兩)上為
縮砂丹
(一名大縮砂丸出經效濟世方)
消積溫中順氣。驅風、利膈、寬胸。
傷冷、腹痛、嘔天南星(四兩湯浸洗七次焙干)高良姜(四兩一方用干黃土炒)縮砂仁(一兩)上為細末。生冷。
大溫白丸
(出經效濟世方)
治恚怒忿郁。三焦氣滯。咽喉噎塞。脅肋膨脹。
心腹疼痛。上氣
胸痞短氣。痛徹背膂生姜(二十兩去皮洗凈切作片子)橘皮(二兩去瓤)上銼爛曬干。入白術一兩。茯苓七錢。
升降氣六一湯
(出經效濟世方)香附子(去粗皮炒五兩)藿香葉(一兩)上為細末。沸湯點服。日一。
九氣湯
(出傳信適用方)
治諸般氣疾。久服舒暢經絡。
香附子(炒去毛)甘草(一兩炙)姜黃(一分)甘松(一分)山藥(半兩)木香(五分)蓬方加益智仁一分。
五辛寬膈湯
(出楊氏家藏方)
調順三焦。升降滯氣。久疾寒冷。心中刺痛。
脅
肋脹滿。嘔吐揀丁香檀香桔梗陳皮(去白各一兩)縮砂仁(炒)川干姜(炮)甘草(炙各三兩)白
木香青皮丸治精氣所傷。喉中如梅核破絮。
青皮(六錢)陳皮枳殼枳實三棱(炮)蓬莪術(火炮)檳榔麥神曲香附(子大。
十補脾散治下氣消痰。調血理氣。
半夏(二兩)干姜白術陳皮青皮當歸香附子(各一兩)人參甘草木香(各半時。
魏丸治脾元氣弱。久積陰冷。心腹脅肋脹滿刺痛。面色青黃。肌體瘦弱。怠惰
嗜臥。食
嘔噎霍亂。體砂(水凈去石炒三兩)胡蘆巴(一兩半)木香沉香(各半兩)陳皮干姜當歸濃樸魏(半兩醋化)好酒(五升)好醋(五升)好蜜(十兩)細面(二斤)丁香上為末。用銀石鍋入丸。
一塊氣丸
蓬術(醋煮)青皮(去白)青木香荊三棱(灰炒)陳皮(去白)姜黃丁皮甘草檳榔豆大。每服
木香分氣丸
木香(二錢半)廣術(炮)甘松青皮(去白)陳皮(去白)三棱(炮)砂仁丁香(二錢錢半)上為細末。煮蒸
丁沉煎丸
丁香(四錢)沉香(一錢)白檀(三錢)木香(二錢)丁香(三錢)甘松(四錢)白豆蔻(三柰子龍腦(少許每服三丸。滴湯送下。
木香快氣散治胸膈不快。
白豆蔻(二兩去皮)甘草(五錢炒)縮砂仁(四錢去皮)丁香(四兩)木香(二兩)青橘皮生姜二片。鹽少許。
木香如意丸治癥同前。
木香丁皮丁香(各三錢不見火)青木香(一兩)枳實枳殼(麩炒)青皮(一兩去瓤)豆(一兩去殼不去用紙包裹一夜次早揀碗。煎至一碗。取汁打
七氣湯治癥同前。
香附(四兩)木香片姜石菖蒲甘草陳皮縮砂仁白術烏藥(各一兩)上為
丁香煎丸治癥同前。
丁香(一錢)沉香(二錢)藿香(二錢)附子(二錢)檀香(三錢)砂仁(三錢)豆蔻(二參(二錢)黑許)三柰(三錢)甘松(一斤作膏子。凈瓷盞內盛封之。合
濃樸湯治氣患發熱。頭疼氣急。全不思飲食。
濃樸陳皮半夏茯苓蒼術白術草果藿香南星芍藥黃粉草砂仁(各煎至一盞。
破氣散
木香(一兩)蓽澄茄(二兩)香附(四兩)姜黃(二片)砂仁(二兩)枳殼甘草豆蔻(
神仙一塊氣治男子婦人病尿不通。氣血流滯。下元虛寒。四肢腫滿。或疝氣攻沖
。四肢腹川大黃(生四兩)白牽牛(生三錢)黑牽牛(生三錢)巴豆(去皮五錢)上為細末。面糊丸
紫蘇飲治舊氣積。
南木香(一錢)大腹皮(半錢)紫蘇葉(一錢)半夏(一錢)桔梗(一錢五分)枳殼(一錢滓溫服。滓
磨積拓氣丸
(出德生堂方)
治中焦氣滯。胸膈痞悶。飲食遲化。嘔惡氣不升
降
。癖瘕癥。沉香香附子廣術半夏麥雷丸川椒荊三棱神曲枳殼(各半兩)木香(為度去皮巴豆每服二十五丸。
血竭丸治一切氣塊刺痛。暮夜即作。不可忍。因氣中傷冷所致。昔人常因不悅食
柑。自后
根。
鱉甲(去裙醋炙半兩)人參(半兩)當歸(去毛一兩)木香(半兩)青皮(去白一分)錢生用)上為末。醋煮若未利日只一人參黃當歸(各半兩)白術木香青皮陳皮甘草(各半兩)上咀三錢。水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