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組成】 牛黃 郁金 黃連 朱砂 梔子 雄黃 黃芩各一兩(各30g) 犀角(水牛角代)濃縮粉一兩(30g) 冰片 麝香各二錢五分(各7g) 珍珠五錢(15g)
【用法】 上為極細末,煉老蜜為丸,每丸一錢(3g),金箔為衣,蠟護。脈虛者人參湯下,脈實者銀花、薄荷湯下,每服一丸。兼治飛尸卒厥,五癇中惡,大人小兒痙厥之因于熱者。大人病重體實者,日再服,甚至日三服;小兒服半丸,不知,再服半丸(現(xiàn)代用法:水煎服)。
【功用】 清熱解毒,開竅醒神。
【藥理作用】 具有保護腦組織細胞、調(diào)節(jié)神經(jīng)、降血壓、降血脂、抗菌、抗病毒、抗自由基等作用。
【中醫(yī)證】 邪熱內(nèi)陷心包證(熱閉證)。高熱煩躁,神昏譫語,口干舌燥,痰涎壅盛,或喉中痰鳴,舌紅或絳苔膩,脈滑或數(shù)。
【西醫(yī)病】 乙型腦炎、流行性腦脊髓膜炎、中毒性痢疾、尿毒癥、腦血管疾病、肝昏迷等病的臨床表現(xiàn)符合熱閉證者。
【方證分析】 本方所治之證乃邪熱內(nèi)陷,心神躁動所致。邪熱內(nèi)擾而充斥于外,則高熱;熱閉心包,擾動神明,則煩躁,神昏譫語;熱熬陰津而為痰,痰熱內(nèi)結(jié),則痰涎壅盛,或喉中痰鳴;舌紅或絳,苔膩,脈滑或數(shù),皆為邪熱內(nèi)陷心包之征。治當清熱解毒,開竅醒神。
方中牛黃清心熱,解心毒,豁痰開竅;水牛角清心熱,涼心血,助牛黃清熱解毒;麝香芳香開竅醒神,共為君藥。邪熱內(nèi)盛,以黃連、黃芩、梔子苦寒清熱瀉火解毒;冰片助麝香芳香開竅醒神,共為臣藥。神明躁動,以珍珠、朱砂、金箔清熱重鎮(zhèn)安神;心主血,郁金活血消瘀,通竅安神;痰阻心竅,以雄黃化痰解毒,共為佐藥。蜜益氣,調(diào)和藥性,為佐使藥。諸藥配伍,以奏清熱解毒,開竅醒神之效。
配伍特點:清熱解毒藥配芳香開竅藥相配伍,既治病求本又治病求標,更能“使邪火隨諸香一齊俱散也”;清熱豁痰藥配溫化豁痰藥配伍,使痰得溫而化;開竅藥配理血藥配伍,通利血脈以助心主神明。
【臨床運用】
1.用方要點:本方是治療熱閉證的基礎(chǔ)方,臨床應(yīng)用以高熱煩躁,神昏譫語,痰涎壅盛,脈滑或數(shù)為辨治要點。
2.加減用藥:若脈虛者,以人參煎湯送服以補虛;若脈實者,以金銀花,薄荷煎湯送服以瀉實,以增強治療效果。
3.注意事項:寒閉者慎用本方。
【附方】
1.紫雪《外臺秘要》石膏、寒水石、滑石、磁石各三斤(各
2.至寶丹《太平惠民和劑局方》生烏犀屑(水牛角代)研、朱砂研飛、雄黃研飛、生玳瑁屑研、琥珀研,各一兩(各
3.牛黃清心丸(《痘疹世醫(yī)心法》)黃連五錢(
4.行軍散(《溫疫論》)犀牛黃、麝香、珍珠、冰片、硼砂各一錢(各
安宮牛黃丸、紫雪、至寶丹、牛黃清心丸與行軍散均具有清熱安神開竅作用,均能治療熱閉心包證:安宮牛黃丸功用偏于清熱解毒豁痰;紫雪功用偏于熄風(fēng)止痙;至寶丹功用偏于芳香開竅,化濁辟穢;牛黃清心丸較安宮牛黃丸少雄黃、犀角(水牛角代)、冰片、麝香、珍珠、金箔,開竅化痰作用沒有安宮牛黃丸明顯,僅適應(yīng)于熱閉心包輕證;而行軍散較安宮牛黃丸少郁金、黃連、朱砂、梔子、黃芩、金箔衣,又用硼砂、硝石,清熱安神作用則沒有安宮牛黃丸明顯,又可增強開竅解毒作用。
安宮牛黃丸、紫雪與至寶丹三方合稱為涼開“三寶”,《溫病條辨》曰:“大抵安宮牛黃丸最涼,紫雪次之,至寶又次之。”
【方論選錄】
吳瑭:“牛黃得日月之精,通心主之神。犀角治療百毒,邪鬼瘴氣。真珠得太陰之精,而通神明,合犀角補水救火。郁金草之香,梅片木之香,雄黃石之香,麝香乃精血之香,合四香以為用,使閉錮之邪熱溫毒深在厥陰之分者,一齊從內(nèi)透出,而邪穢自消,神明可復(fù)也。黃連瀉心火,梔子瀉心與三焦之火,黃芩瀉膽、肺之火,使邪火隨諸香一齊俱散也。朱砂補心體,瀉心用,合金箔墜痰而鎮(zhèn)固,再合真珠、犀角為督戰(zhàn)之主帥也。”(《溫病條辨》)
【方歌】
涼開安宮牛黃丸,芩連梔郁朱雄黃,
牛角珍珠冰麝箔,清熱解毒能開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