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冒2。咳嗽 ( 支氣管炎 )3.哮證 ( 支氣管哮喘 )4.喘證 ( 肺氣腫 )5.肺癰(肺膿瘍)6.肺癆 ( 肺結核 )7. 咳血 ( 支氣管擴張 )8.胃病 ( 慢性胃炎 )9.胃癰 ( 消化性潰瘍 )10.嘔吐11.噎膈12. 吐血 ( 上消化道出血 )13.泄瀉 ( 腸炎 )14.痢疾15.便秘16.心悸 ( 心律失常 )17.胸痹 ( 冠心病 )18.失眠 ( 神經衰弱 )19.狂證 ( 精神分裂癥 )20.癲癇21.黃疸 ( 急性黃疸型肝炎 )22.脅痛 ( 肋間神經痛 )23. 脅痛 ( 膽囊炎 )24.脅痛 ( 慢性肝炎 )25.眩暈 ( 高血壓 )26.眩暈 ( 美尼爾氏綜合征 )27.中風(腦血管意外)28.虛勞(再生障礙性貧血)29.水腫 ( 腎炎、腎病綜合征 )30消渴〔糖尿病 )31.盜汗 ( 植物神經功能紊亂 )32.頭痛 ( 血管性頭痛、神經性頭痛 )33.腰痛34.痹證 ( 風濕性關節炎 )35.頑痹 ( 類風濕性關節炎 )36. 臌脹 ( 肝硬化腹水 )37.遺尿38.淋證 ( 腎盂腎炎 )39.石淋 ( 泌尿系結石 )40.癃閉41. 陽萎 ( 性神經衰弱 )42.遺精43.濁病44.不育癥45. 癭病 ( 甲狀腺腺瘤、甲亢)46.瘰疬 ( 淋巴結結核 )47.癰疽48.療瘡49.腸癰 ( 闌尾炎 )51.風疹 ( 蕁麻疹 )52.濕疹53牛皮癬 ( 神經性皮炎 )55.暑癤56.痔瘡57. 脫肛 ( 直腸脫垂)58.湯火傷59. 梅毒60.跌打損傷 ( 骨折、軟組織挫傷 )61 .痛經62. 閉經63.崩漏 ( 功能性子宮出血 )64.白帶65.乳癖 ( 乳腺小葉增生 )66.乳癰 ( 急性乳腺炎 )67. 陰癢 ( 陰道炎 )68.不孕癥69.妊娠惡阻70.胎動不安 ( 習慣性流產 )71.產后缺乳72 .疳積73.小兒厭食癥74.百日咳75.小兒咳喘 ( 小兒肺炎 )76 口瘡77.牙痛78.鼻淵79. 鼻衄80.火眼 ( 急性結膜炎 )81. 白 內 障 (1) 喻昌方《醫的法律》(2) 傅山方巜傅青主女科》(3)汪昂方《醫方集解》(4) 張璐方《張氏醫通》(5) 陳士鐸方《石室秘錄》(6)陳士鐸方《辨證錄》(7)陳士鐸方《辨證錄》(8)李用粹方《證治匯補》(9)何夢瑤 方《醫碥》(10)談金章 方《誠書》(11)沈金鰲 方《雜病源流犀燭》(12)徐大椿方《蘭臺軌范》(13)趙學敏方《串雅內編》(14)趙學敏方《串雅內編》(15)鄭宏綱 方《重樓玉鑰》(16)程國彭 方《醫學心悟》(17)《醫宗金鑒》方(18)陳復正 方《幼幼集成》(19)陳修園 方《醫學從眾錄》(20)吳鞠通 方《溫病條辨》(21)吳鞠通 方《溫病條辨》(22)顧世澄《瘍醫大全》 方(23)俞 根 初 方《重訂通俗傷寒論》(24)王清任 方《醫林改錯》(25)張 錫 純 方《醫學衷中參西錄》(26)費 伯 雄 方《醫醇賸義》(27)朱 橚 方《普濟方》(28)樓 英 方《醫學綱目》(29)董宿方《奇效良方》(30)熊宗立方《名方類證醫書大全》(31)孫一奎方《赤水玄珠》(32)陶 華 方《外科心法》(33)戴思恭方《證治要訣類方》(34)張時徹方《攝生眾妙方》(35)萬全方 《幼科發揮》(36) 王肯堂方《證治準繩》(37) 陳實功方 《外科正宗》(38)吳崑方 《醫方考》(39)陳 功方《溫疫論》(40) 張介賓方 《景岳全書》(41) 龔廷賢方《壽世保元》(42)繆希雍方《先醒齋醫學廣筆記》(43)張浩方 《仁術便覽》(44)李梴方《醫學入門》(45)龔信方《古今醫鑒》(46)皇甫中方 《明醫指掌》(47)秦景明方《癥因脈治》(48)李中梓方《醫宗必讀》(49)童養學方 《傷寒六書纂要辨疑》(50)劉完素方《傷寒直格》(51)張從正方《儒門事親》(52)李杲方《蘭室秘藏》(53)王好古方《御藥院方》(54)朱丹溪方《丹溪心法》(55)危亦林方《世醫得效方》(56)葛可久方《十藥神書》 1.內科病證
2外科病證
.3婦科病癥
.4兒科病證
5.五官科病證
6古今名醫方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