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脂是血漿或血清中脂類的總稱,包括多種脂溶性物質,其主要成分為膽固醇(TC)、甘油三酯(TG)、磷脂、游離脂肪酸等。高脂血癥通常是指空腹時血漿中的膽固醇、甘油三酯的含量高于正常或血漿中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的含量低于正常。高脂血癥一部分與遺傳因素有關,稱原發性高脂血癥;相當一部分是由于其他疾病如糖尿病、甲狀腺功能低下、腎病綜合征等因素引起,稱繼發性高脂血癥。
高脂血癥有哪些癥狀
☆黃/色瘤:脂質在真皮內沉積形成。
☆動脈粥樣硬化:脂質在血管內皮沉積引起,產生冠心病和周圍血管病等。
☆急性胰腺炎:TG水平過高(超過11。3毫摩爾/升)易致急性壞死性胰腺炎。
由于黃/色瘤發病率不太高,動脈粥樣硬化病程又長,所以,多數長期無任何表現,常常是化驗時才被發現。
高脂血癥診斷標準
目前,國內一般以成年人空腹血清總膽固醇超過5。72毫摩爾/升,甘油三酯超過1。70毫摩爾/升,診斷為高脂血癥。將總膽固醇在5。2至5。7毫摩爾/升者稱為邊緣性升高。
根據血清總膽固醇、甘油三酯和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的測定結果,通常將高脂血癥分為以下四種類型:
☆高膽固醇血癥:血清總膽固醇含量增高,超過5。72毫摩爾/升,而甘油三酯含量正常,即甘油三酯<1。70毫摩爾/升。
☆高甘油三酯血癥:血清甘油三酯含量增高,超過1。70毫摩爾/升,而總膽固醇含量正常,即總膽固醇<5。72毫摩爾/升。
☆混合型高脂血癥:血清總膽固醇和甘油三酯含量均增高,即總膽固醇超過5。72毫摩爾/升,甘油三酯超過1。70毫摩爾/升。
☆低高密度脂蛋白血癥: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含量降低,<9。0毫摩爾/升。
高脂血癥老中醫處方
方1
組方:澤瀉30g,炒白術15g,制首烏30g,決明子30g,生大黃6g。
主治:膽固醇或甘油三酯持續增高不下者。
用法:上藥煎成水劑,每天1劑,分3次服,連服45天為1個療程。
方2
組方:生何首烏30g,澤瀉15g,柴胡10g,大黃(后下)3g,紅參粉(分2次沖服)3g,水蛭粉(分2次沖服)2g,三七粉(分2次沖服)3g。
主治:高脂血癥。
用法:每天1劑,水煎400毫升,分2次服,晨起空腹口服1次,晚上臨睡前口服1次。
方3
組方:桑寄生15g,制首烏12g,生山楂12g,茵陳30g,生麥芽12g,澤瀉18g,槐米18g。
加減:
⊙舌苔白膩,加薏苡仁15g,陳皮9g;
⊙煩躁口苦,加炒山梔9g,菊花9g;
⊙胸脅脹痛,加莪術12g,郁金9g;
⊙舌質紫暗,加茺蔚子9g,三七粉(沖服)2。1g;
⊙倦怠乏力,加黨參12g,黃芪12g;
⊙唇甲舌淡,加當歸9g;
⊙腰膝酸軟,加楮實子12g,枸杞子12g;
⊙畏寒肢冷,加補骨脂12g,仙茅10g;
⊙面赤頭暈,加珍珠母30g,鉤藤12g。
主治:高脂血癥。
用法:上藥先用冷水浸泡半小時,煎煮2次,藥液對勻,分2次服,每天1劑。
方4
組方:牽牛子600g,番瀉葉75g,豬膽膏30g。
主治:高脂血癥,單純性肥胖癥。
用法:將牽牛子洗凈,干燥,破碎;番瀉葉洗凈,半量和牽牛子混合加水蒸煮2次(1。5小時左右,從沸騰算起),分次過濾,濃縮成稠膏,余下的半量番瀉葉粉碎成細粉,和稠膏攪拌均勻,干燥(80℃以下),制成半干膏。將半干膏和豬膽膏均勻粉碎成細粉,過100目篩,用40%乙醇制成顆粒,壓制成每片0。3g,掛糖衣。每天2次,每次4至5片,白開水送下。
方5
組方:枸杞子12g,菊花12g,山藥12g,山茱萸12g,澤瀉15g,骨碎補12g,女貞子15g。
加減:
⊙肝腎陰虛,頭暈目眩,腰膝酸軟,舌紅無苔,加木瓜12g,白芍15g;
⊙肝陽妄動,痙攣,麻木,眩暈,頭痛,舌紅苔薄,加天麻15g,石決明(先煎)25g,減山藥、骨碎補;
⊙陰虧血虛,面色蒼白,肢體倦怠,頭暈肢麻,心悸氣短,舌淡紅,苔薄白,加當歸15g,阿膠(烊化)12g,減菊花;
⊙瘀血阻滯,面色晦暗,頭暈胸悶,氣短,脈澀,加桃仁12g,赤芍12g。
主治:高脂血癥。
用法:加水400毫升,文火煎至200毫升,每天2次,空腹服用,每天1劑,2周為1個療程。
方6
組方:葛根9g,升麻4。5g,黨參9g,白術9g,法半夏9g,澤瀉9g,鐵樹葉9g,砂仁1。5g,茯苓12g,陳皮4。5g,玫瑰花4。5g。
主治:高脂血癥,高血壓。
用法:上藥先用水浸泡半小時,煎煮2次,藥液對勻,分2次服,每天1劑。
方7
組方:葛根15g,丹參20g,田三七10g,何首烏15g,赤芍10g,浙貝母10g,法半夏10g,杏仁10g,山楂10g,澤瀉10g,冬瓜子10g,茵陳10g。
加減:
⊙氣虛,加黨參、黃芪;
⊙血瘀甚,加蒲黃、五靈脂、桃仁、紅花;
⊙痰多,加瓜蔞,重用浙貝母;
⊙濕重,加豬苓、薏苡仁。
主治:高脂蛋白血癥。
用法:每天1劑,水煎2次,藥液混合均勻,裝入保溫瓶中,代茶飲,1個月為1個療程,停藥1周再繼續第2個療程。
方8
組方:柴胡15g,決明子12g,生山楂12g,生大黃10g。
加減:
⊙兼有脾虛痰濕,加法半夏12g,陳皮6g;
⊙夾有氣滯血瘀,加當歸12g,川芎12g;
⊙并有肉食積滯,加炒麥芽12g,雞內金10g。
主治:高脂血癥。
用法:上藥加水煎煮2次,藥液對勻,早晚分服,每天1劑,4個月為1個療程。
方9
組方:柴胡15g,山楂15g,甘草15g,枸杞子25g,澤瀉25g,丹參30g,紅花10g。
加減:
⊙氣虛型,加黃芪30g,黃精15g;
⊙肝腎陰虛,加何首烏15g,生地黃15g;
⊙痰濕內阻型,加石菖蒲10g,川芎15g;
⊙氣虛血瘀型,加黃芪30g,蒲黃(包)15g;
⊙肝陽上亢型,加草決明15g,鉤藤10g。
主治:高脂血癥。
用法:水煎,分2次服,每天1劑,4周為1個療程。
方10
組方:黨參1。25g,玉竹1。25g。
主治:高脂血癥。
用法:上藥按比例粉碎后,制成蜜丸,每次2丸,每天2次,連服45天為1個療程。
說明:服藥后可能有少數人出現腹脹不適和食欲不振等輕度不良反應。
方11
組方:荷葉15g,何首烏12g,黃精15g,山楂24g,草決明24g,桑寄生15g,郁金9g。
主治:高脂血癥。
用法:上方為1日量,煎熬成流浸膏50毫升,每次飯后服25毫升,每天服2次,1個月為1個療程。
方12
組方:當歸15g,赤芍20g,桃仁12g,丹參30g,川芎12g,川牛膝15g,柴胡10g,枳殼12g,生山楂15至30g。
加減:
⊙脹痛為主,加郁金15g,木香12g;
⊙刺痛為主,加生蒲黃(包)12g,五靈脂(包)12g,元胡15g;
⊙痛甚,加制乳香12g,制沒藥12g。
主治:高脂血癥氣滯血瘀型,胸悶憋氣,胸背疼痛,痛處固定,或兩脅脹痛,舌暗紅或紫暗,有瘀點或瘀斑,苔薄,脈弦或澀。
用法:每天1劑,水煎,分2次服。
方13
組方:半夏10g,陳皮9g,茯苓15g,竹茹10g,枳殼9g,膽南星9g,瓜蔞30g,木香9g,杏仁9g,甘草6g。
加減:
⊙胸悶憋氣甚者,加檀香、丹參等;
⊙懶動嗜睡,舌淡苔白膩者,加桂枝、白術、黃芪、附子等;
⊙大便溏泄者,去瓜蔞,加炒山藥、白扁豆、車前子等。
主治:高脂血癥痰濕交阻型,胸悶,腹脹,納呆,倦怠乏力,懶動或嗜睡,或咳嗽痰多,大便或溏,舌苔厚膩,脈滑。
用法:水煎2次,藥液混合后分2至3次服,每天1劑。
方14
組方:制首烏20g,桑寄生18g,制黃精20g。
加減:
⊙眩暈耳鳴,失眠腰酸,口干喜飲,手足心熱,加女貞子15g,旱蓮草15g;
⊙心悸,面色無華,氣短,健忘,多夢,加炙黃芪25g,當歸15g;
⊙胸痛,痛時汗出,氣短懶言,口干咽燥,心悸不眠,倦怠乏力,加川楝子10g,元胡10g。
主治:高脂血癥,癥見頭暈目眩,心悸氣短,心前區疼等。
用法:上藥加水煎煮2次,將兩煎藥液混合,分2至3次服,每天1劑。
方15
組方:丹參30g,制首烏10g,葛根10g,桑寄生15g,黃精10g,甘草6g。
主治:高脂血癥。
用法:上藥制成浸膏片20片(每片0。3g),每次7片,每天3次,10天為1個療程,連服2個療程,療程與療程間隔3天。
方16
組方:制首烏30g,金櫻子30g,薏苡仁30g,決明子30g,茵陳24g,澤瀉24g,生山楂10g,柴胡12g,郁金12g,酒大黃6g。
加減:
⊙眩暈明顯,加桑寄生30g,生代赭石(先煎)30g;
⊙脘腹痞悶,倦怠乏力,去金櫻子,加黃芪30g,茯苓15g,炒萊菔子12g;
⊙肢體麻木、疼痛,去金櫻子,加丹參30g,炒桑枝30g,桃仁12g,路路通12g;
⊙視物昏花,加茺蔚子12g,青葙子12g,菊花12g。
主治:高脂血癥。
用法:上藥加水煎煮2次,將兩煎藥液混合均勻,分2至3次服,每天1劑。
方17
組方:丹參30g,黃精30g,何首烏30g,澤瀉30g,山楂30g,葛根15g,草決明15g,枸杞子15g,桃仁15g,紅花15g,玉竹15g,牛膝15g。
主治:高脂血癥。
用法:水煎,分2次服,每天1劑。
方18
組方:葛根30g,太子參15g,生地黃15g,茵陳15g,川芎15g,玄參15g,郁金15g,山楂15g,姜黃15g,甘草6g。
加減:
⊙舌質紫暗者,加紅花15g;
⊙苔厚膩明顯者,茵陳用至30g。
主治:高脂血癥。
用法:加水文火煎,取汁300毫升,分3次服,每天1劑,1個月為1個療程。
方19
組方:枸杞子10g,何首烏30g,生山楂30g,丹參30g,菊花6g,陳皮6g。
加減:
⊙氣虛者,加黃芪30g;
⊙熱盛便秘者,加生大黃10g;
⊙血瘀者,加赤芍18g;
⊙痰濁盛者,加白礬制半夏10g。
主治:高脂血癥。
用法:每天1劑,水煎服,1周為1個療程,每療程間隔2天,連用3個療程。
方20
組方:柴胡10g,梔子10g,郁金10g,大黃(后下)12g,車前子(包)12g,決明子12g,生地黃25g,蒲公英25g,虎杖25g,益母草25g,茵陳25g,赤芍25g,丹參25g,黃連6g。
主治:高脂血癥。
用法:水煎,早晚分服,每天1劑,3周為1個療程。
方21
組方:生地黃10g,赤芍15g,丹參15g,茯苓12g,澤瀉12g,薏苡仁15g,天花粉12g,黃芪18g,丹皮10g,黃連10g,山藥10g,水蛭粉(沖服)2g。
主治:糖尿病性高脂血癥。
用法:水煎服,每天1劑,1個月為1個療程。
方22
組方:何首烏30g,女貞子15g,枸杞子15g,黃芪20g,桃仁10g,丹參20g,赤芍15g,澤瀉15g,山楂20g,虎杖10g。
加減:
⊙兼有痰濕內阻,加蒼術、厚樸、藿香、陳皮;
⊙兼有氣滯血瘀,合并心血管病者,加柴胡、瓜蔞、郁金、田七、香附;
⊙兼有高血壓者,加鉤藤、天麻、草決明;
⊙兼有脾腎陽虛者,加附子、干姜、大腹皮、車前子、土茯苓。
主治:高脂血癥。
用法:水煎,早晚分服,每天1劑。
高脂血癥有哪些單驗方
◎蒲黃(包)、生山楂、澤瀉各24g。每劑水煎2次,每次45分鐘,合計300毫升,分2次服,14天為1個療程。
◎生黃芪、山楂、澤瀉各30g,紅花、桃仁各10g。
加水煎成150毫升,分1至2次服,每天1劑,15天為1個療程,需連服2個療程。
◎荷葉、香櫞皮、生山楂、決明子各6g,黨參3g,三七15g。共研極細末,過80至120目篩,每次服3g,日服3次。
◎茵陳、澤瀉、草決明各15g,仙靈脾、女貞子各10g。水煎服,每天1劑。
◎生山楂20g,決明子、生首烏各15g。3味藥泡茶,春夏季天熱每天1劑,秋冬季天氣涼(寒)可2日1劑,服2個月為1個療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