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某女,39歲,于2001年1月18日初診。主訴胸脅胃脘脹悶竄痛3年,伴全身多處肌肉、關節疼痛,游走不定,以情志抑郁時為甚,平日稍進油膩食物即腹痛泄瀉,性情急躁易怒。曾在某醫院診斷為:“原發性纖維肌痛綜合征”,予多種止痛藥服用后,初期療效佳,后療效逐漸降低而求診楊師。就診時訴胃納欠佳,失眠多夢,大便溏稀,脈弦滑,苔薄膩質紅,邊有齒痕。
【辯證】屬肝郁脾虛
【治則】治擬疏肝健脾和胃為主。
【處方】柴胡10g,杭白芍15g,炙甘草5g,茯苓15g,炒冬術10g,炒枳殼6g,炒扁豆15g,制香附10g,佛手片6g,炒米仁30g,太子參15g,玫瑰花3g,綠梅花10g,白蒺藜15g,炒天蟲10g,絲瓜絡15g,淮小麥30g。
【二診】連服七劑后訴便溏好轉,睡眠改善,守前方加淮山藥30g,改太子參30g,續服二十一劑后訴周身疼痛大減,胃脘、胸脅疼痛已除,精神、食欲、睡眠正常,再服一月后諸癥漸消,隨訪半年未復發。
【說明】本例因情志不遂,郁怒傷肝,肝失疏泄,氣機不利,故有胸脅、胃脘脹悶竄痛,易怒納呆;肝藏血,而主筋,氣血阻閉不能濡養全身而作痛;脾虛中氣不足,無力升清推動水谷運化,則見腹痛泄瀉等癥;木橫侮土,脾運失健,氣血化生不足,不能上承濡養神明,則失眠多夢;舌紅,苔薄膩,邊有齒痕,脈弦滑,乃肝強脾弱之癥。治以疏肝健脾為主,佐以通絡之劑治愈。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