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6、頭痛(風寒夾濕頭痛)
程某,男,48歲,本鎮黃沙人,2013年8月26日診。
主訴:間歇性頭痛2年余,加重一周。
患者于2年前因感冒后出現頭痛,曾就診于本鎮醫院、縣醫院及周圍診所,用過中、西藥治療,效不明顯。一周前頭痛加重,今就診于本所。
刻診:訴:“頭痛呈持續性,痛在巔頂連及后項,頭部搖動時加重,往往于感冒后或受涼或心情不佳時易發作,兼頭重頭昏如蒙,身困乏力,久治不愈”。診脈浮濡,舌質淡苔薄白,根部微膩。
診斷:緊張性頭痛。中醫辯證:風寒夾濕頭痛。
方選川芎茶調散合羌活勝濕湯。
酒川芎40g,白芷30g,薄荷12g,甘草10g,羌活15g,茶葉12g,細辛12g,荊芥15g,防風15g,蔓京子15g,郜本15g,獨活12g。
3劑,水煎服。
8月30日二診:頭痛止,全身稍困乏。上藥再取3劑鞏固治療。
上藥用完,諸癥消失,臨床痊愈。
按:本例頭痛為持續性,痛在巔頂連及后項,頭部搖動時加重,受涼或心情不佳時發作,舌質淡,苔薄白,脈浮。屬風寒客于高位,經脈阻滯,不通則痛;頭重頭昏如蒙,身困乏力,苔根部微膩,屬濕阻清陽。故辯為風寒夾濕頭痛。方用川芎茶調散祛風散寒止痛;羌活勝濕湯祛風化濕止痛。其中川芎治少陽頭側痛,厥陰巔頂痛,用量獨重為君;羌活治太陽頭痛,連及后項,白芷治陽明前額痛,共為臣藥;荊、防、羌活、細辛發散風寒;獨活、郜本辛散風濕;薄荷、蔓京子、茶葉清利頭目;甘草調和諸藥。諸藥合用,對風寒夾濕頭痛屢屢用之皆有卓效。本人體會:本方中川芎必須重用至30g以上方能取得捷效,量小效果就差。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