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小兒腎炎、腎病 ’
5.1五草湯(劉弼臣)
(組成] 倒叩草30克魚腥草15克半枝蓮15克益母草15克車前草15克 白茅根30克燈芯草1克 (功效) 清熱解毒,利尿滲濕,活血降壓。 [主治] 小兒急、慢性腎炎、腎病綜合征,泌尿系感染。 [用法] 每日一劑,水煎,二次分服。 , [方解] 方中魚腥草、半枝蓮性味辛寒,功能清熱解毒,活血滲濕;倒叩草、燈心草清熱解毒,利水消腫;益母草可活血通絡,去瘀生新’(現代實驗證明有明顯的利尿降壓作用);車前草甘寒滑利,可清熱滲濕,利水消腫(現代實驗證明有抗菌消炎、利尿降壓作用);白茅根清熱涼血止血。諸藥合伍,有很強的清熱利水,活血解毒作用。同時根據I臨床不同證候,分別配合以傳統的 “發汗、利尿、逐水、燥濕、理氣、清解、健脾、溫化"等八法,靈活配伍,辨證論治。 ’ [加減] 五草湯不僅對小兒腎炎療效卓著,而且對泌尿系感染及腎病綜合征亦常收到滿意的效果。如血尿嚴重,可加用女貞子10克、旱蓮草15克,止血效果更佳。 [按語] 小兒腎炎,中醫將其歸于“水腫病"、“水氣”的范疇。臨床應用辨治水腫的方法治療小兒腎炎,有些病例往往遷延不愈,說明須在傳統辨證的基礎上,結合現代藥理研究,探索新的治療途和徑。 臨床證狀表明,小兒腎炎除水腫外,尚有高血壓、蛋血尿或白尿等臨床表現。部分病例出現高熱、頭痛、惡心等;部分病例 水腫不明顯,或水腫消失而腎炎未愈。故小兒腎炎一病,與中醫的“水腫病”雖相近似,但也不盡相同。現代醫學認為,該病病因與感染有關,其病理變化過程中,有免疫復合物沉積,血管通透性改變而造成血尿、蛋白尿等變化,故中醫在治療上,應該配合清熱解毒、活血化瘀之品。 五草湯系劉氏從民間單驗方中篩選、驗證并加以充實而成。通過臨床驗證,90%以上的腎炎患兒,服用7天左右、浮腫明顯消失,血壓下降;服用2周左右,肉眼血尿消失。 (典型案例) 于某,10歲,男,1986年3月1日初診。 半月來下肢生瘡,多為膿皰瘡,日漸增多,繼而逐漸浮腫,尿少色黃,食少神疲、頭暈頭痛,舌苔黃膩、脈滑數。化驗尿蛋白 (++),紅血球15—20、白血球10一15,證系毒熱內郁,濕毒內陷營分,血郁氣滯,毒濕外發於肌膚腠理則為瘡瘍腫脹,內蓄于膀胱則尿短色赤。治宜:清熱解毒,‘利濕消腫。用:倒叩草30克、魚腥草15克、半枝蓮15克、益母草1 5克、車前草15克、白茅根30克、燈芯草1克、連翹1 5克、澤瀉10克、膽草3克。上藥加減服6劑后,癥有好轉,周身面部浮腫漸消,膿皰漸少,大便干、小便少黃、飲食、神疲、頭暈、頭痛均有好轉,舌質稍紅、苔薄黃,脈弦滑,化驗尿;蛋白+、紅血球1—2、白血球3—4,濕熱漸除。再擬方:蒼術、黃柏各5克、銀花10克、連翹6克、旱蓮草10克、白蘚皮10克、蟬衣3克、炒梔子5克、炒黃芩5克,澤瀉6克,豬苓6克、云苓6克、姜皮3克、防風3克、生草3克。此方加減又進12劑后,癥狀均減,化驗尿常規正常。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