疝氣俗稱“小腸氣”,一般泛指腔體內容物向外突出的病癥。 可因部位不同而分多種類型,常見有腹股溝疝、股疝和小兒臍疝 等。其發病多與肝經有關,故有“諸疝皆屬于肝”之說。本病多以氣 痛為至癥。
1.山楂紅糖治小腸疝氣
[配 方] 山楂30克,紅糖適量。
[制用法] 將山楂洗凈,加水煮爛后放糖。每日分2次服完。
[功 效] 活血化瘀,溫中散寒。用治小腸疝氣、腸炎下痢。
2.姜汁治疝氣
[配 方] 鮮生姜適量。
[制用法] 鮮姜洗凈,搗爛絞取其汁,去渣,將汁貯于碗中。陰 囊浸入姜汁內片刻即成。
[功 效] 解肌散寒。用治疝氣。
3.向日葵稈湯治腸疝
[配 方] 向日葵稈(陳年者更佳)1棵,紅糖適量。
[制用法] 將向日葵稈去皮,取內白心,切碎,加水煎熬。每次飲1碗,紅糖沖服。
[功 效] 利尿通淋。用治小腸疝之睪丸偏墜。
4.紅皮蒜治療疝氣疼痛
[配 方] 紅皮蒜2頭,柑核50克,金橘2個,白糖50克。
[制用法] 蒜去皮,同其他三味用水兩碗,煮成一碗。頓服。
[功 效] 消腫,止痛。用治疝氣疼痛異常。
5.陳醋煮雞蛋治小腸疝氣
[配 方] 雞蛋2個,米醋500克。
[制用法] 先將雞蛋用醋浸泡1日,次日將醋與雞蛋倒人鍋內煮,至醋一半。趁熱吃蛋飲湯。
[功 效] 養血散瘀。用治小腸疝氣。
注:服用此方后,應避風寒,吃完如有汗出則療效更佳。
6.小茴香炒雞蛋消疝氣
[配 方] 小茴香25克,雞蛋2個,食鹽、黃酒各適量。
[制用法] 小茴香加食鹽炒至焦黃色,研末,然后以雞蛋拌和煎炒。每晚睡前與溫黃酒同食,每日1劑,連吃4劑為一療程,數日后再服用。
[功 效] 順氣,消腫。用治小腸疝氣。
7.茄蒂汁治小兒疝氣
[配 方] 青茄蒂適量。
[制用法] 將茄蒂煎成濃汁。2歲每次用茄蒂4個;3歲用5個;8歲用7個,服后再飲白糖水1-2杯口見效后繼續服用2次,可痊愈。
[功 效] 理氣,止痛。用治疝氣。
8.炒食鹽治小兒疝氣
[配 方] 食鹽、醋各適量。
[制用法] 食鹽一撮,炒熱。醋調涂臍中,上以艾絨搓成黃豆 大,燃火灸之。
[功 效] 散寒,止痛。用治小兒疝氣。
9.豬肉茴香丸子治小兒疝氣陰囊腫大
[配 方] 瘦豬肉200克,小茴香15克。
[制用法] 將肉剁如泥,小茴香研為末,撒在肉上,抓勻,制成 肉丸子,加水煮熟。黃酒送服。
[功 效] 順氣,消腫。用治小兒疝氣致陰囊腫大。
10.玉米莖心飲治疝氣
[配 方] 玉米莖心(玉米莖內之白色柔軟綿狀物質)10條。
[制用法] 加水煮湯。代茶飲用。
[功 效] 清熱利尿。用治疝氣、尿道刺痛、溺白等。
11.三核末解郁結消陰囊腫痛
[配 方] 橄欖核、荔枝核、山楂核各等份。
[制用法] 燒炭存性,研成細末。每服10克,空腹小茴香煮湯 送服。
[功 效] 用治小腸疝氣致陰囊腫痛。
12.荔枝核大茴香治疝氣痛
[配 方] 荔枝核、大茴香等份,黃酒適量。
[制用法] 將荔枝核炒黑,大茴香炒焦,搗碎,研末。每服5克, 以溫酒送下。
[功 效] 解郁止痛。用治小腸疝氣致陰囊腫脹、偏墜、疼痛。
13.絲瓜陳皮湯治疝氣
[配 方] 干老絲瓜1個,陳皮10克。
[制用法] 絲瓜焙干,研細。陳皮研細。兩味混合,開水送服,每服 10克,日服2次。
[功 效] 理疝消腫。用治小腸疝氣腫痛。
14.龍眼核治療疝氣疼痛
[配 方] 生龍眼核50克。
[制用法] 將龍眼核洗凈,瓦上焙干為末,每日9克,用黃酒服。
[功 效] 溫陽散寒。治療疝氣疼痛。
15.櫻桃核治療疝氣疼痛
[配 方] 櫻桃核(陳醋炒)60克。
[制用法] 將櫻桃核研為細末,每服15克,開水送下。
[功 效] 治療疝氣。
16.荔枝核治療疝氣疼痛
[配 方] 荔枝核15克。
[制用法] 將荔枝核焙干為末,空腹白糖調服。
[功 效] 溫陽散寒。治療疝氣疼痛。
17.胡椒治寒疝
[配 方] 胡椒10:余粒。
[制用法] 研細,摻膏藥上,烘熱。貼陰囊上,痛即止,偏縮者貼小半邊。
[功 效] 治寒疝、痛連小腹及睪丸偏縮者。
18.黑豆治疝氣脹痛
[配 方] 黑豆約5-6大碗。
[制用法] 將黑豆分為2等份,用清水洗凈,其中1份趁濕置于鍋中,小火翻炒,時時酒以清水,片刻后,鍋中即蒸氣飛騰。立刻將炒好的黑豆趁熱包扎于黑色布中,馬上給患者使用,包扎時不可太緊,使黑豆在包中有轉動余地。治療時以日落時候較適當,患者臥于床上(室不可通風),脫去下衣覆大被,將熱豆布包置于生殖器官之周圍,慢慢移動而燙之,如溫度降低,應馬上再像新炒熱之黑豆包,繼續加燙,如此反復約10數次,待患者全身出汗,疝疾可好。
[功 效] 治疝氣脹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