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目地黃益腎肝,生熟二地五味丹,
柴胡山萸與澤瀉,茯神歸身山藥摻。
【組成】熟地黃120g(焙干),生地黃(酒洗)、山藥、澤瀉、山萸肉(去核,酒洗)、牡丹皮(酒洗)、柴胡、茯神(乳蒸,曬干)、當歸身(酒洗)、五味子(焙干),各60g,為細末,煉蜜為丸,每服10g,空腹淡鹽湯送下。現代臨床常改作湯劑(參見卷二目病條辨·虛證)。
【功用】補益肝腎,滋陰明目。。
【應用】中心性漿液性脈絡膜視網膜病變、視神經炎、缺血性視乳頭病變等
病的后期階段及老年性黃斑變性、老年性白內障初起期、視神經萎縮等病,屬肝腎陰虛者。
四物五子熟地歸,芎芍覆盆菟絲匯,
枸杞車前地膚子,干澀昏花精血虧。
三仁五子治昏渺[1],枸菟覆味車前綴,
柏子苡棗共三仁,歸地沉苓蓯蓉隨。
【組成】當歸(酒洗)、川芎、熟地黃、白芍藥、枸杞子、覆盆子、地膚子、菟絲子(酒浸,炒)車前子(酒蒸,量虛實加減),各等分,為細末,煉蜜為丸,每服10g,不拘時,鹽湯送下。可改作湯劑:川芎5g,余藥各10g,水煎服。
【功用】補血,益精,明目。
【應用】缺血性視乳頭病變、老年性黃斑變性、高度近視眼底改變、視神經萎縮、視網膜色素變性等病,屬肝腎不足,精虧血虛者;亦用于干眼綜合征、干燥性角膜炎、視疲勞等病干澀視糊者。
【附方】三仁五子丸(《濟生方》)柏子仁、薏苡仁、酸棗仁、五味子、菟絲子(酒制)、枸杞子(酒蒸)、覆盆子(酒浸)、車前子(酒浸)、肉蓯蓉、熟地黃、白茯苓、當歸、沉香,各等分,為細末,煉蜜為丸。每服10g,空腹用鹽、酒送下。可改作湯劑:沉香1.5g﹒研末、藥液沖服,余藥各10g,水煎服。功能益腎填精,補心養血。應用同四物五子丸,主要用于眼底病變。
菊睛丸中用菊花,巴戟枸杞蓯蓉加。
普濟菊睛增五味,瞻視不明冷淚下。
【組成】甘菊花120g(去梗葉,炒),巴戟天30g(去心),肉蓯蓉60g(酒洗,去皮炒,切焙),枸杞子90g(搗焙),為細末,煉蜜為丸,每服10g,溫酒或青鹽湯空腹食前送下。可改作湯劑:每味各10g,水煎服。
【功用】溫補肝腎,止淚明目。
【應用】流淚證,屬肝腎虧損,偏于陽虛者;亦用于眼底病變同型者。
【附方】菊睛丸(《普濟方》)巴戟天30g(水浸,去心),五味子90g,枸杞子120g,肉蓯蓉60g(酒浸一宿,焙干),甘菊花150g,為細末,煉蜜為丸,每服10g,食前鹽、酒送下。可改作湯劑:每味各10g,水煎服。功用、應用同《審視瑤函》菊睛丸。
杞實粥內用粳米,芡實先煮再枸杞。
目得精氣方能明,填精重在養胃氣。
【組成】芡實21g,選凈硬皮,滾水淘洗四、五次,又極滾水泡透聽用。枸
杞子10g,選肥大赤色者,用水淘一次,滾水泡透聽用。粳米,晚熟者大半茶鍾(約60 g),滾水淘洗四、五次聽用。三味如法制完,次日晨,用砂鍋一口,
先將水燒滾,下芡實煮四、五沸,次下枸杞子子煮三、四沸,又下粳米,共煮至濃爛香甜,空腹食之。煮粥之水多加,勿添冷水。
【功用】養胃健脾,補腎填精,健身明目。
【應用】作為眼底病恢復期及一些慢性眼病的輔助治療。
[1]昏渺:即瞻視昏渺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