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胡桂枝干姜湯
【原文】
傷寒五六日,已發汗而復下之,胸脅滿微結,小便不利,渴而不嘔,但頭汗出,往來寒熱,心煩者,此為未解也,柴胡桂枝干姜湯主之。《傷寒論》(147)
【組成與用法】
柴胡半斤
上七味,以水一斗 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溫服一升,日三服。初服微煩,復服,汗出便愈。
【功效】和解散結,溫里祛寒。
【醫案】
經行乳脹
初診:2006年2月13日。鄭某,31歲,月經后期,30~50天一潮,經量正常,經色鮮紅,偶夾血塊,經前半月乳房、小腹開始脹痛,伴莫名煩躁郁怒,帶下不多,納可,小便頻,大便正常。此前3個月曾連續經前肌肉注射黃體酮針催經。末次月經1月9日來潮。性激素檢測:促卵泡生成素、促黃體生成素、雌二醇、孕酮、睪酮、泌乳素均在正常范圍。生育史:1-0-2-1。舌淡紅,苔薄白,脈細。婦科檢查:外陰無殊,陰道通暢,子宮頸輕炎,宮體后位,大小正常,活動,質地中等,無壓痛,兩側附件無壓痛。西醫診斷:(1)經期緊張綜合征。(2)月經稀發。
治法:疏肝調氣,清熱散結。
方劑:柴胡桂枝干姜湯加味。
柴胡10g
二診:2006年2月21日。月經2月17日來潮,經量正常,經色鮮紅,無痛經,乳脹消,性情已平和,今經量已減,舌脈如上。
中藥守上方去丹皮,加白蒺藜10g、郁金10g,7劑。
三診:2006年3月1日。月經7天凈,小便頻數。舌淡紅,苔薄白,脈細。
柴胡10g
四診:2006年3月8日。心情舒暢,壓抑感全消,未見乳房脹痛,小便次數正常,多夢,舌脈如上。
中藥守上方加合歡花10g,7劑。
五診:2006年3月15日。經期將近,情緒穩定,無乳房脹痛,舌脈如上。
柴胡10g
【按語】
柴胡桂枝干姜湯是治療太陽病汗下后邪陷少陽,水飲微結,陽氣郁遏的方劑。方中柴胡、黃芩即寓小柴胡湯之意,桂枝、炙甘草即仿桂枝湯之意,此外還含有栝蔞牡蠣散、甘草干姜湯。成無己曰:“……與柴胡桂枝干姜湯以解表里之邪,復津液而助陽也。”解表用桂枝湯,解里系解半表半里,相對于表而言,用小柴胡湯,復津液用栝蔞牡蠣散,助陽用甘草干姜湯。
經前乳房脹痛,煩躁郁怒,月經后期,常由肝氣郁結化火而致。《素問·六元正紀大論》說:“木郁達之,火郁發之”。而用柴胡桂枝干姜湯治經行乳脹者何也?以此方本可以治療少陽證“胸脅滿微結”之癥,而天花粉、牡蠣確能清熱散結,至于桂枝,味辛、甘,性溫,具有溫里散寒之功,在肝氣郁結之癥中會不會助紂為逆,使火燔灼,回答是否定的。黃元御曰:“桂枝入肝家而行血分,走經絡而達榮郁,善解風邪,最調木氣……入肝膽而散遏抑”,故《金匱要略》用枳實薤白桂枝湯治療“胸痹心中痞氣,氣結在胸,胸滿,脅下逆搶心”者。用桂枝疏肝,是特殊的用法,適用于郁而不熱,阻而見病者,但用量宜輕,在3~5g左右。《女科精要》治產后脅痛,即用“四君子加柴胡、薄、桂”,亦為佐證。案中除了使用柴胡桂枝干姜湯原方外,還用八月札、路路通疏調肝氣,夏枯草、丹皮清肝涼血,增強療效。其中夏枯草味苦、辛,性寒,入肝、膽經,乳房者,肝經所過也,故夏枯草可以治療諸多乳房疾病,《本草經疏》稱其“治乳癰、乳巖。”現代制劑夏枯草膏就是用來治療乳癰腫痛、乳腺增生癥。三診加雞內金者,取其可以消積和縮尿之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