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列腺炎
前列腺炎是西醫學病名,是指因細菌感染而引起的前列腺的炎性改變,是男性中壯年常見的疾病,以排尿余瀝不盡,尿頻,尿痛,會陰、少腹、肛門周圍及睪丸墜脹不適,尿道口有白色分泌物粘合為主要特點,臨床中分為急、慢性兩種。其病與肝、腎、膀胱有關,主要是濕熱瘀阻,精道阻滯,病在前列腺。以通利為總則,隨證佐以它法。
中醫無此病名,但據該病的特點,急性者屬中醫“熱淋”范疇,慢性者屬于中醫“勞淋”范疇。另外,“濁病”也包括該病在內,如《醫宗必讀》:“濁病即精病,非溺病也。故患濁者,莖中如刀割火熱,而溺自清,惟竅端時有穢物,如瘡之膿,如目之眵,淋瀝不斷,與便溺絕不相混。大抵由敗精而腐者十之六七,由濕熱流注與虛者十之二三。”《成方切用》也說:“濁病在精竅,屬腎膀胱部,或由濕熱,或由虛寒,大抵熱者多而寒者少。赤屬血,白屬氣。或由敗精瘀血,壅塞竅道,痛澀異常,非是熱淋,不宜用淋藥治。”從60年代初起,開始運用中醫藥對前列腺炎進行論治,至今已取得顯著效果。
(病因病理)
一、外感濕熱 外腎不潔,或導尿不潔,感受濕熱,毒邪蘊于下焦,滯于精室,或癰腫瘡癤不散,濕熱毒邪循經脈流注下焦,壅于精室,以致濕熱毒邪蘊結不散,瘀滯不化而為本病。或婦人陰戶不潔,與之交接,感染濕熱毒邪,循竅上行,滯于精竅,阻隔脈絡,瘀滯不化,氣化不利,也可導致本病。
二、飲食不節 嗜食肥甘厚味、辛辣炙傅之品及常飲醇酒,損傷脾胃,運化失常,濕熱內生,循經下注,阻隔經絡,蘊結精竅,瘀阻不暢,氣化不利而成。
三、脾腎虧虛 房事過度,勞傷脾腎,以致脾腎虧虛,濕熱之邪外侵,流注下焦,阻于精竅,氣化不利而成本病。
引起本病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其病主要與肝、腎、膀胱有關,關鍵是濕熱之邪蘊結精竅,瘀滯不化。
西醫學認為,引起本病的直接原因是細菌。常見的致病菌有葡萄球菌、鏈球菌、大腸桿菌等。當人體虛弱、抵抗力低下時,細菌即有可能侵入前列腺,其途徑有如下3種:
1.血行感染 常來源于皮膚感染、癤、癰、扁桃體炎、呼吸道或胃腸道感染等,通過血行傳播到前列腺。
2.淋巴性感染 下尿道器官和結腸的感染,可以通過淋巴途徑而感染前列腺。
3.直接蔓延感染 不注意外陰清潔衛生,經尿道口逆行感染,后尿道或泌尿系其它部位的感染向前列腺直接蔓延。性交時配偶陰道內的細菌也會經尿道口上行感染前列腺。
此外,長期酗酒、過食辛辣、縱欲、受寒、騎車騎馬等,可使前列腺中原潛在的細菌繁殖而誘發前列腺炎。
(辨病)
一、急性前列腺炎
1。癥狀與體征 ①發病急,常可見發熱、畏寒、全身酸痛、食欲不振、頭痛、便秘、神疲乏力等全身癥狀。②尿頻、尿急、尿痛、排尿困難、終末血尿等局部癥狀。全身或局部癥狀出現的先后與感染途徑有關,若為血行感染,先有全身癥狀;若為直接蔓延或淋巴感染,則先出現局部癥狀。③自感會陰部不適,有沉重或下墜樣疼痛,并向腰骶部、陰莖或大腿部放射,大便時直腸內有不適或疼痛感。④前列腺充血水腫嚴重或有膿腫形成時,可引起小便不通。⑤會陰部紅腫及壓痛時,標志炎癥嚴重或有膿腫形成。形成的膿腫可自后尿道、直腸或會陰部穿出,破潰流出稀薄腥臭膿液之后,癥狀可迅速減退。如損及尿道,小便可從創口流出,影響愈合。⑥直腸指檢可捫及腫大之前列腺,表面光滑、規則、飽滿、明顯壓痛,肛溫升高,如已成膿,則有波動感。
2.輔助檢查 ①血白細胞總數及中性白細胞均增高。②尿液中有少量紅、白細胞及蛋白。⑧肛門檢查時從尿道外口流出的分泌物中有大量膿細胞,并能找到或培養出細菌。④尿三杯試驗的第一杯中有碎屑及白、膿細胞,第二杯清晰,第三杯混濁而有大量白、膿細胞。
二、慢性前列腺炎
1.癥狀與體征 ①有疲乏無力、頭暈、腰背酸痛、失眠、多夢、健忘等。有時前列腺炎可作為一個病灶而引起腎盂腎炎、關節炎、神經炎、虹膜炎、結膜炎、心內膜炎等。②局部有輕度排尿不適或灼熱感、尿頻、尿急、尿痛,或排尿困難,陰莖尿道口灼痛或癢,陰囊潮濕帶腥臭味等癥狀,伴精囊炎時,可見血精。尿道口常有乳白色分泌物,在排尿終末或大便時滴出,最常見的是晨起時尿道外口被分泌物粘合。⑧常有會陰部或直腸內的不適或疼痛,疼痛可放射到腰骶部、恥骨上、髖部、下腹部、睪丸、精索、腹股溝等處。④可出現遺精、早泄、陽痿、性欲減退、射精困難或射精痛等性機能障礙。⑤直腸指檢,前列腺大小不等,表面不規則,部分腺體變硬或有小結,無壓痛或輕度壓痛。
2.輔助檢查 ①前列腺按摩液中可見大量膿細胞,白細胞每高倍視野在10個以上,有時成堆;卵磷脂小體顯著減少或消失;細菌培養陽性。②尿三杯試驗中的第一杯有膿細胞,而二、三杯無;或一、三杯中有膿細胞,而二杯中無。⑧尿液分段及前列腺液細菌檢查:此法對診斷有直接意義。方法是清潔尿道13后,收集尿液工。一15毫升(VB、),繼續收集中段尿10一15毫升(VB,),然后作前列腺按摩并收集前列腺液3—5滴(EPS)于廣口瓶中,最后再收集尿液10—15毫升(VB。)。各標本分別作鏡檢和培養。如VB1、VB2無細菌或菌落少于每毫升300個,而EPS及VB2的細菌量超過每毫升500個,即可確診。若不能獲得EPS,則VB2的菌落數至少是VB1的2倍才有意義。EPS涂片染色查出細菌,也可確診。按摩前列腺之前應做尿常規檢查,如不能收集到前列腺液時,于按摩后再收集尿液lO一15毫升作常規檢查,若尿中白細胞數較按摩前增多,即有診斷意義。
(治療)
前列腺炎一病,有寒、熱、虛、實之分,但以熱多見,虛實夾雜。急性者多濕熱,慢性者多本虛標實、精道瘀阻、濕熱不化。
本病初發多成急性,慢性多由急性轉變而成,但也有一病即成慢性者。慢性者,反復發作,病程較長,纏綿難愈。治療以清利、通滯為主。不論何證,均有精道瘀阻之病理,故不管用何法治療,都必須加入活血之品,以改善腺體的瘢痕纖維、充血水腫,增加腺體分泌,排除和吸收炎性產物。在治療時不能因見陽痿、早泄等癥,即妄施溫補。在治療方式上,要內外結合才能收到顯效;急性感染嚴重時,配合西藥治療,可縮短療程。
一、辨證施治 使用方法:先對癥選用藥方,并按提示辯證加減,然后進入方劑數據庫查閱其藥理、煎法、服法等;再進入中藥數據庫根據病人的具體病情、體質對所選的藥方進行加減,才得到有效的藥方,還要查閱三反九畏;服藥后還要根據“療效評定”再次判斷所用的藥方的療效。
1.濕熱下注型 病程較短,尿頻、尿急、尿痛、排尿不適或余瀝不盡,小便末、大便努掙時有白色或混濁分泌物從尿道滴出,或血尿,會陰、腰骶及小腹部酸痛或刺痛,睪丸墜脹。腺體腫大,觸痛明顯。前列腺液內膿細胞增多或呈集團,卵磷脂小體明顯減少或消失。舌紅苔黃膩,脈滑數。此型主要見于急性前列腺炎。慢性前列腺炎雖也有濕熱證候,但癥狀較輕。
治以清利濕熱,解毒消腫。用八正散、龍膽瀉肝湯、萆蘚分清飲等方加減,也可用加味導赤湯230、苓苡敗醬湯231、復方地龍湯232、治前列腺炎方233等驗方加減。血尿者,加白茅根、生蒲黃、小薊;會陰、小腹、睪丸墜脹疼痛甚者,加元胡、川楝子、臺烏;大便秘結者,加大黃;會陰抽痛,腺體較硬者,加桃仁、紅花、牛膝、澤蘭,或服用前列腺片。去蓯蓉、女貞子;遺精者加龍骨、牡蠣、芡實。
2.陰虛火旺型 晨起白物粘附尿口,腰骶疼痛,會陰肛門墜痛或灼熱,腰膝酸軟,頭暈耳鳴,失眠多夢,夜寐遺精,陽事易興,早泄,小便黃熱,或血精,大便干燥。舌紅少苔,脈細數。
治以滋陰泄火,解毒化滯。方用知柏地黃丸加土茯苓、公英、敗醬草、赤芍、澤蘭。有血精者,加大薊、小薊,或加服理血湯;會陰睪丸墜痛者,加元胡、川楝子;遺精頻者,加芡實、金櫻子、蓮米、龍骨、牡蠣。
3.寒濕凝滯型 會陰、腰骶部酸沉,少腹及睪丸抽痛,陰囊濕冷,手足不溫,腰膝酸軟,小便頻數,尿后余瀝,或有白物滴出,或見陽痿、早泄。腺體硬縮,前列腺液不易取到。舌淡苔薄白,脈沉細。
治以溫寒化濕,活血通滯。方用暖肝煎、天臺烏藥散加琥珀、白芥子、牛膝、丹參;若偏陽虛者,以金匱腎氣丸加琥珀、王不留行。前列腺硬韌而體壯者,加三棱、莪術、海藻、山甲;見尿頻、尿急、排尿灼熱者,加公英、苡仁、澤瀉;腰痛加續斷、寄生、狗脊;會陰、陰囊、睪丸脹痛甚者,加川棟子、茴香、橘核、元胡;遺精、早泄者,加桑螵蛸、芡實;陽痿者,加淫羊藿、巴戟,或加服亢萎靈235。
4.精道瘀結型 病程較久,會陰、少腹、腰骶、尿道、陰囊等部位疼痛明顯,血尿或精血,尿口分泌液少,腺體硬化或縮小,不規則,前列腺液不易取出。舌紫暗有瘀斑,脈沉澀或遲澀。
治以活血通精,化瘀導滯。方用前列腺湯236加牡蠣、海藻,也可用前列腺炎湯、三莪糖漿237加減治療。
二、外治
1.中藥灌腸 金黃散15—30克,山芋粉或藕粉適量,水200毫升,調煮成薄糊狀,微冷后(43℃)作保留灌腸,每日1次。溫鹽水灌腸也可。適用于急性前列腺炎。
2.坐浴 ①溫水坐浴,每次20分鐘,每日2次。急慢性均可。②蔥歸溻腫湯煎水坐浴,每次20分鐘,每日2次。適用于熱證。③野菊花、苦參、馬齒莧、敗醬草各30克,元胡15克,當歸12克,檳榔10克,加水煎成1500~3000毫升,坐浴半小時,每晚1次。適用于慢性前列腺炎。
3。前列腺按摩,每周1次。適用于慢性前列腺炎。
三、單驗方治療
1.益母草30克,公英、土茯苓、車前子、玉米須各20克,瞿麥、赤芍、皂角刺、烏藥各工。克,水煎服,連服1—2個月。適用于慢性前列腺炎。
2.川楝子、川牛膝、劉寄奴、桃仁、甘草、黃柏、小茴香各lO克,苡仁、白芍各20克,敗醬草30克,熟附片3克,瞿麥15克、元胡15克/水煎服。適用于慢性前列腺炎。
3。萆蘚、菟絲子、沙苑子、山藥、茯苓、石菖蒲、黃柏、芡實、車前子、甘草,水煎服。適用于慢性前列腺炎。
四、針灸治療
1.取穴會陽、腎俞。均用針法,不留針。會陽穴用26—28號3-4寸毫針,直刺2—3寸,當患者會陰部出現酸脹感時,提插3—5次后出針,腎俞穴用28號2寸毫針,斜向脊椎方向刺入1寸左右,待局部有酸脹感時出針。.每日或隔日針1次,10次1療程.
2。取穴關元、中極、氣海、太溪、太沖、會陰、三陰交。均用乎補乎瀉法,得氣后留針。若寒者,加灸關元、太溪。中極則使針感向下放射。會陰點穴按摩與艾灸交替進行15~30分鐘,隔日1次.
3.取耳穴前列腺、附睪、膀胱,均雙側,埋針治療,每5天更換耳穴1次,10次1療程。
五、西醫治療
1.抗感染 磺胺甲基異惡唑加磺胺增效劑對本病有顯效。感染嚴重時合用青霉素。胃腸功能正常者,可加服呋喃咀啶。
2.口服緩瀉藥物 堿性藥物及解痙藥物,能使大便軟化通暢.,尿液堿化,解除痙攣。
3.減輕前列腺充血 前列腺液多者,口服乙蔗酚,每次l毫克,每日3次。
4.增加前列腺分泌 前列腺已纖維化,腺液不多者,在按摩期間,每3日注射丙酸睪丸酮25毫克,可增加腺液的分泌量,以利引流。或用氫化可的松作前列腺周圍注射。
5。手術 若膿腫形成,應在會陰部作手術切口引流。
六、心理治療
本病對健康影響雖然不大,癥狀輕微或無癥狀,尤其是慢性者如此。、有些患者炎癥并不嚴重,但卻出現明顯疼痛、性功能障礙及神經衰弱的癥狀,其關鍵在于患者對本病不了解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