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排氣湯在婦科腹部手術后的應用觀察 婦科腹部手術后腸蠕動的早期恢復對預防腹脹、腸麻痹、嚴重粘連、梗阻有重要意義。特別由于婦女特殊的經、帶、胎、產、孕的特點,所以術后加快機體康復,尤為重要。我科運用中藥排氣湯于婦科腹部手術后患者,觀察發現,排氣湯對促進胃腸功能恢復,減少并發癥的發生,加快機體康復,有較好的療效,現報道如下。 表1 |
組別 | 例數 | 腸鳴時間(h) | 排氣時間(h) |
觀察組 | 41 | 25.79±9.26 | 36.5±9.57 |
對照組 | 40 | 37.83±9.14 | 54.93±14.85 |
中藥排氣湯對病人腹脹的影響:觀察組與對照組比較,腹脹率明顯降低(P<0.01),見表2。 表2 |
組別 | 例數 | 腹脹(例) | 比率(%) |
觀察組 | 41 | 3 | 7.32 |
對照組 | 40 | 21 | 52.50 |
體會 婦人以血為用,氣血和調則可維持正常的經、孕、產、乳。腹部手術后氣血受損,擾亂了臟腑的生理功能,以致藏而不瀉,靜而不動,究其病機屬氣滯,腑氣未通兼瘀血敗濁蘊結腹中,當以行氣化滯,調理氣血。中藥排氣湯中厚樸行氣散結、化滯除滿;大黃瀉熱毒、破積滯、行瘀血,推陳出新;萊菔子化瘀降濁消積;陳皮理氣調中健脾;全瓜蔞滑腸通便,利氣;枳殼行氣寬中除脹,共奏化氣化滯,理氣活血之功。氣行血亦行,血行瘀散,清升濁降,腑氣通順,以致胃腸功能恢復,有利于腹部手術后患者的康復。本資料中服用中藥排氣湯后的41例腹部手術病人,腸鳴音出現時間和肛門排氣時間明顯早于對照組,且腹脹率僅為7.32%,明顯少于對照組,表明中藥排氣湯具有明顯的促進胃腸道功能恢復的作用。 作者單位:王 凱 中國中醫研究院西苑醫院,10009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