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級體育《前滾翻》教 學 設 計
柳河鎮勝利小學 張昕
教學內容:小學四年級體育:1. 技巧:趣味學習前翻滾的方法;2.游戲:我是小騎手
教材分析:
主教材前滾翻是《課標》要求學會的基本動作之一,它是學習較復雜技巧動作的基礎,也是生活中自我保護的一種基本方法。教學重難點是團身緊、方向正、滾動圓。
學情分析:
本次是借班上課,學生的人數為40人。四年級的學生有一定的運動基礎。學生對動作的模仿能力較強,且好奇、好學。因此,教師在教學中應運用直觀示范法,多用激勵手段,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結合運動保健,注重素質與能力的培養;保健與育人相結合。
設計意圖:
本課教學以“以人為本,健康第一”教育思想為指導,以教材為依據,以團結協作、競爭歡樂為主題,以游戲練習為主線,選用“一材多用”、“高密度、小強度”的教學模式,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作用,采用激勵的手段,調動學生主觀能動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玩中學、學中玩。抓住教材本身的德育因素和學生實際,積極創造機會,自然滲透德育和運動保健教育。
教學目標:
1.認知目標:95%的學生說出前滾翻的動作要領和知道動作的基本練習方法。
2.技能目標:80%以上的學生前滾翻時能做到團身滾動,從而發展學生的滾翻能力。
3.情感目標:明確游戲的目的,能遵守規則,自覺克服運動中遇到的困難,培養積極參與體育活動的精神。社會適應:與同伴和諧相處,在體育活動中表現出合作探究行為。
教學準備:
體操墊40塊,沙包40個.
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前滾翻時低頭、團身緊。
教學難點:團身收腹,滾動圓滑。
教法、學法:
教法:1.創設情境,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興趣。2.給學生一個自主創造學習和展示的機會。3.在練習活動中懂得了團結一致,互幫互助的重要性。
學法:1.觀察、模仿、自主嘗試練習。2.認真聽教師示范動作,個別、分組與集體練習相結合。3.分組探討、互相幫助。4.自評、互評。
教學過程:
程序
教學內容
教 師 活 動
學 生 活 動
組織與要求
時間
情景導入
1.集合整隊,師生問好。
2.宣布課的內容、要求。
3.慢跑熱身游戲喊數抱團。
4.專項準備活動。
1.師生問好,提出要求,引導進入場地。
2.教師講述要求,語言提示,引導學生練習。
3.組織慢跑活動,做游戲喊數抱團.
4.組織專項準備活動
1.學生呈四列橫隊,體育委員整隊,報告人數,進入場地。
2.學生在教師語言提示下練習。
3.慢跑后組織游戲熱身
4.專項準備活動
1.集合做到快、靜、齊,認真聽教師講解
12分
教學展開
前滾翻
動作要領:
從蹲撐姿勢開始,提臀,兩腳稍蹬地,兩腿稍瞪直,獲得向前翻轉的動力,同時屈臂、低頭、含胸,用頭的后部、頸、肩、背、腰、臀依次著墊前滾。當背腰著墊時,兩手迅速抱腿,縮短身體的翻轉半徑,上體緊跟大腿成蹲立。
1.組織學生自由練習
2.讓幾位學生出來做前滾翻動作。
3.教師講解并示范完整動作。
4.教師放手讓學生練習并觀察。
5.全過程示范分解動作,突出前滾翻中滾翻團身的動作技巧與順勢起立。
6.教師組織拿出沙包,并示范蹲撐低頭夾包做前滾翻
7.教師示范團身滾動的動作,組織學生來做一回“球”。
8.請學生出列表演,集體進行講評。
1.學生嘗試練習
2.學生做前滾翻動作。
3.學生認真看老師示范,明確技術動作的要點。
4.學生進行嘗試性練習,體驗前滾翻動作。
5.認真聽老師講解動作要領,了解動作的全貌。
6.學生拿出沙包,并進行模仿練習。
7.學生認真模仿進行團身滾動練習。開動腦筋,認真試驗,努力使自己成為一個“球”。
9.學生出列表演,集體進行講評。
1.態度認真、精神飽滿。
2.認真積極練習。
3.動作正確
4.能做自我評價、小組討論思考。
5.要求沙包不能掉
6.聽從指揮、注意安全。
15分
比賽促趣
我是小騎手
1.教師講解游戲規則,提出場地擺放要求。
2.引導學生比賽、宣布比賽成績。
1.學生聽清規則,并快速擺放場地。
2.學生進行比賽。
1.安靜,遵守課堂紀律,認真聽老師講解游戲規則。
2.遵守游戲規則,注意安全。
8分
課堂延伸
1.放松活動。
2.學生自評,老師評價。
3.小結,回收器材
1.教師引導學生進行愉快的放松。
2.教師聽取學生的感受,積極正面評價
3.指揮回收器材。
1.在教師引導下隨著音樂的節奏充分放松
2.學生說說本節課的收獲。
3.收回器材。
5分
預計負荷
練習密度: 30-40% 平均心率: 130次/分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