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這樣一段文字:媽媽對十四歲的女兒說,如果有一天我老了,病了,你會怎么辦?
女兒回答,我會讓你安樂死。
把這段文字讀給同事聽,一石激起千層浪,關于安樂死的合法性,關于讓老人安樂死是否違背道德,關于……同事們激烈得討論 著,辯駁著 。
我,拋出話題的我,安安靜靜得坐在角落里,輕輕地問自己,如果有那樣的一天,我可以選擇,我要不要安樂死?
如果時光倒流回到二十年前,不,倒流回到五年前,我會果斷的回答,如果法律允許,我要安樂死。可現如今,我卻在猶疑,在彷徨。對于明天的事,對于未來的事,現在的我不敢妄下斷言。
我是個膽小鬼,在未知的命運面前,我的的確確是個膽小鬼。
最初的恐慌是來源于什么時候呢?
或許是2011年的冬天。那個冬天,母親突然病倒。醫院的病房里,日夜守候著母親。母親整夜不睡,不停得訴說過往的種種。那往事沒有快樂,有的是委屈,是不甘,是憤怒。驀地發現,人生是這樣子的,記住的永遠沒有忘記的美好。
或許是2013年。那年七姐手術,我看到姐夫滑過臉龐的淚珠。那年五姐手術,我看到一向剛強的姐姐憔悴衰老的容顏。那年常常見到摯愛的大姐身上一個個觸目驚心的傷口。我感到痛在四肢百骸中蔓延。
或許那時起,恐慌便在心中生根發芽。
今年暑假,哄著老母親來我家小住。八十二歲的母親真得是老小孩了,她會挑理,她要任性。不管她怎樣,我都開心。因為有她在,我就是有媽的孩子。
在烈日下,在細雨中,我不停地清洗母親尿濕的褲子,沾上大便的衣物。我很悲哀,悲哀得想:母親老了有我和姐姐們,可有一天,有一天我成為現在的母親,我該怎么辦?是啊,我有疼愛我的丈夫,他會照顧我,但我知道那不是他想要的生活。是啊,我有乖巧的女兒,她不會棄我于不顧,可是我怎忍心成為她的拖累。重要的是我自己,我能接受那樣的自己嗎?理智的想法是,與其痛苦的活著,不如安詳地死去。
但我不敢說,未來的我是現在的我無法把握的。
年少輕狂時,一無所懼,不服輸,不怕老。曾經笑話姐姐拔白頭發,而今不也常常對鏡拔著屢拔不絕的白發!
越走近,越害怕,越了解,越恐慌。
真的有那么一天,選擇權在我,我要不要安樂死?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