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如何定義“好照片”?給孩子拍照,不用過于糾結構圖多么完美,孩子的狀態多么好,膚色多么細膩紅潤有光澤,而是在于它能記錄下孩子成長中珍貴的一刻,即使是在哭,在發脾氣,闖了禍,渾身臟兮兮,都是值得記錄的。生活不是擺拍,孩子的童年是自然的,發自內心的。所以,如何來評價一張照片是“好看的照片”,各人標準不同,但我個人覺得,除了曝光合適,構圖合理這些基本要素之外,照片所表達的情緒,孩子的表情,所記錄的故事要是能展現出來,就更好了。
日常生活的記錄片,每個時刻,你都可以舉起相機。
有哭有笑,才是童年
做一個拍娃黨
童年 只有一次,我們跟隨他們一起成長的經歷也不可復制,用影像記錄這一切,在他們長大后,翻看時,會有特別的意義。我們把愛用影像記錄孩子成長的這群爸爸媽媽,都叫作“拍娃黨”,我們互相交流,建立 平臺,在記錄孩子生活的故事的同時,提高自己的技術,產生更濃厚的拍攝興趣。所以,我們也希望更多的父母能加入我們,一起來為孩子記錄人生的初始。
因為大家的條件和擁有器材不同,所以,我把器材放到最后再說,因為,一張好的照片,器材固然重要,它能提升畫質,但是,對于光線、構圖的感知,是更重要的,也是一張好照片的基礎。我們就從“感受光”談起。
一張照片是否成功,曝光首先要準確,準確的曝光,依靠快門,光圈,ISO三者的配合。
單反基礎曝光知識
1、光圈和快門
·光圈=人的瞳孔
·快門=眨眼速度
·光圈越大,單位時間內通過的光線越多,和睜大了眼一樣。
·F后面的數字越小,表示光圈越大,因為這個數字表示的是鏡頭內被覆蓋的面積,數字越小,被蓋住的越少,當然中間露的洞越大啦。
·快門就是眨眼,多長時間眨一下呢?就是允許外面的光通過光圈的時間有多長,時間越長越亮。
·環境越暗,需要的快門越慢。
·我們的相機會有幾種自動模式:
光圈優先:手動定義光圈大小,相機自動測光,快門值自動會設定了。
快門優先:手動定義快門速度,相機自動測光,自動調整光圈,多用于拍攝運動場面,比較少用。
光圈越大,景深越淺,也就是從焦點的最實的地方變虛的距離越短。比如你開到50mm/F1.4的最大1.4光圈,有時候照人的臉部,會發現,一只眼清楚一只眼虛,這就是因為景深淺的緣故。
3、ISO
如果不懂得設定iso,有時候在比較暗的環境下,會發覺即使光圈開得最大,拍照時快門就會變得很慢,很虛。或者是發現拍出來的照片有非常多的噪點。
Iso是感光度,它的大小是相機對光線反應的敏感程度測量值,數值越大表示感光性越強,反之則弱。比喻一下,好比人是不是近視,如果眼睛不近視(光線很好),這度數就可以最淺,近視的越厲害(光線越弱),這度數就越高。在弱光環境下,一般都要采用較高ISO,比如640,800,甚至更高。但高ISO的缺點是照片噪點過多。
所以只要光線許可,盡量采用低ISO,比如ISO100。ISO值可以和光圈快門配合控制曝光量,通常加一檔ISO,光圈就可以獲得縮小一檔,或者快門加快一檔而取得同樣的曝光效果。
下圖是過曝和欠曝的示范。
感受光
合適的光線,是一張好照片的基礎。想要拍出滿意的照片,必須要對光線的強度、來源、方向有敏銳的感覺。能掌握好光,就成功了一大半。
光線來源的種類,最簡單最基礎 ,包括順光、逆光,側光,頂光,這幾種光線,都會對照片產生明顯的影響。
一、順光
順光是指光源在被拍攝者的正對面,被拍攝者的臉正對著光源,攝影師站在被攝者的正面進行拍攝。如圖所示。
這種光線,比較適合初學者,最好掌握,出片率也較高,只要找對光源,光線充足,基本一按一個準。
尤其適合使用卡片機的家長,卡片機的快門較慢,抓拍不易,如果有充足的正面光源,拍攝成功率比較高。
而且因為光源在孩子的對面,會產生漂亮的眼神光。
1、尋找正面的順光
1、窗前,孩子面對窗戶,會有非常合適的光線打在孩子的臉上,是室內最常用的順光方式 。
如果是陰天或多云的天氣,窗外投入的光線會比較柔和。
如果室外陽光強烈,可以離窗距離稍再遠一些,讓光線不那么突兀過于強烈。
正面的順光會讓臉部清晰,是最保險的方法,但畫面可能會偏 于平淡,立體感不是特別強。尤其是整個正面向著光線的時候。所以,也可以試著抓一些孩子半側臉龐的樣子,會形成一些陰影造就立體感,如右圖。
第二種方法:孩子坐在地上或者蹲著抬頭的時候,天花板的燈光正好打在孩子的臉上,是非常合適的順光角度。而且俯視的空間感也讓畫面很有沖擊力。
第三種方法:利用各種補光設備,最方便最簡單每家都有的,就是臺燈。最好是白光的臺燈,在適當的距離對著孩子的臉部,這樣臉上會有合適的光線。如果在晚上,把大燈全關掉,只把一盞臺燈打開,放在臉的正前方,這樣的明暗光線,會把周圍的環境都壓暗,突出臉部,有一種特別的安靜的效果。
外景中的順光
外景中的光線比較難以掌控,因為太陽的位置在變換,孩子的活動范圍也比較大,加上周圍環境也在不停變化,有樹蔭,有曝曬,所以要找一個合適的光源相對不容易。
首先,外景的時段很重要,要有合適柔和的光線,最好的時段是日出及黃昏時段,這時的光線非常甜美,也不會造成臉部過深的陰影和高光。
右圖是在下午5點左右拍攝的,我站在高處,孩子抬頭看我,臉上正好有柔美的光線。
在選擇拍攝地點的時候,對于新手爸爸媽媽,建議選擇一些帶陰影的位置,比如雨棚、較高的建筑物,濃密的樹蔭(注意一定要濃密,不要是那種斑駁的陰影,那樣會造成一張“小花臉”。
拍攝時讓孩子在陰影中,拍攝者站在陰影外有陽光的方向,面向陰影中拍攝,這樣可以讓孩子臉上有正常柔和的光線。
如下圖,可以清楚看到孩子在一片大樹蔭中,而我在樹蔭外。但這樣也要注意一點:你的身后,最好不要是太陽直射光,那樣會造成孩子瞇眼,你可以調整 下你的位置,避開陽光直射孩子的臉龐。
逆光
逆光是指光源在被拍攝者的背后,攝影師站在被攝者的正面進行拍攝。如圖所示。
這種光線,如果運用得當,會有驚艷的效果,會有金色的發絲,整個人可以鑲上金邊,也可以照出剪影般的效果。
但逆光很不好掌握,如果是普通家用卡片機,逆光的可嘗試性比較低。
逆光拍攝時最容易出現的問題是:臉部太黑,或整張照片看上去對比度很低,整個朦朧一片。這些主要是因為直射太陽光進入鏡頭后形成了鏡頭眩光造成的。
在夕陽或清晨拍攝逆光是最合適的時機。
有一些方法可以減輕直射光對鏡頭造成的眩光。比如使用遮光罩,還有就是調整你的拍攝角度,避免直射,把位置稍稍側一點,也就是讓光線從側后方射入,能有效地減少整張片子灰蒙蒙的機率。
把臺燈放在人物背后,也可以制造出特別的逆光效果。
剪影
逆光可以照出美麗的剪影。它需要在被攝者身后有一個強大的光源,比如正在落下的夕陽,比如走廊盡頭的出口,比如一扇落地窗。
拍攝剪影
我拍攝剪影是使用全手動M檔。
其實在我自己感覺來說,剪影,就是極度欠曝的片子,對于前景的主體,曝光需要嚴重不足,把光圈放小,快門速度調快。突顯背景的明亮,剪影效果就出來了。
側光
側光是指光線在被攝者側面射入,讓被攝者最好能以45度角面對光源,此時就是側光。
在戶外時,清晨和傍晚的光線基本都可以算側光,因為此時太陽位置比較低。
側光會讓孩子的臉部產生很強的立體感,臉部不再是平平的,而是有高光區和陰影區。
下圖是好多年前用卡片機拍的,也是比較明顯的側光,但也明顯看出,因為屋里比較暗,外面的夕陽投進來又較強,明暗對比太強,臉有點陰陽的感覺,運用側光時,要避免光比太大。
下圖是在宜家商場里拍攝的,正好一盞臺燈在側面約45度的位置,這個光比和孩子臉的角度就比較合適。
頂光和底光
中午時段,太陽正好在頭頂位置,或者光線強的燈源在頭頂位置時,就叫頂光。這種光線在拍攝中要盡量避免,因為會造成臉上的陰影,以及陰陽臉,對曝光的把握也更難一些,如下圖。
底光也就是從下向上照射的光,這種光比較詭異,一般拍的時候也很少運用,最多也就是拍生日蠟燭之類的時候。如下圖
改善光線小技巧
運用周圍環境當作反光板,反光板是大塊的白色面積,其實在生活中,有很多可以利用的。比如水泥路面,比如白色墻面,比如 沙灘,比如水面,鏡子,你的白衣服,都可以利用起來在拍攝中改善孩子面部的光線。為臉上較暗的部份補光。
這張照片是中午11點拍攝,頂光時段,且略有逆光,但孩子臉上卻并不黑,因為白色的路面成了天然的反光板,把陽光反射到臉上,使臉上明亮了。
地上鋪的白色地墊為趴著的寶寶臉上補了光。
利用白色桌面的反光,使臉上的光線均勻,頭頂的燈光不會在臉上投下深深的陰影。
環境的選擇
最多拍攝的地點,應該就是家。孩子的大部份生活活動都在家里,應該是第一首選。但有孩子的家,都會比較亂,如何在混亂的家里拍出好的照片呢?
1、利用床面,地面作為背景
墻面,床上鋪上好看的床單或者涼席 ,都可以作為拍攝背景。
2、窗簾,沙發也可以作為拍攝場景。
3、其實,就算是亂亂的家里,如果主體足夠突出,也能營造溫馨的感覺。如果實在無法避免家里的亂,那就接納它。:)這就是生活嘛。
外景公園,不要選擇人特別多的地方拍攝,盡量避開人群,比如以湖面為背景是個不錯的選擇。
有山坡,有大樹,有樹林的話更佳。可以有合適樹蔭用來拍照,角度也很多變
以部份樹葉作前景遮擋,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選擇帶縱深性的場景
如果超市允許拍照,也是很好的拍攝地點
菜場,水果攤,都是非常好的場景
學會預判
拍攝時,對于孩子的動作,要有一個預判的直覺,虛片才會更大幅度降低。也就是說,當孩子在做某件事時,你可以判斷出他下一步要向哪個方向,大概會做什么事。才得以提前一步選擇好機位,抓到精彩的一瞬。
構圖
1、背景不要太雜亂。咱以前用DC,感受最深的就是經常在照片里全是人腿,可憐的娃一個人在人群中。如果用單反,人腿就算是虛了,也是會影響效果的。所以在取景時就需要注意一下,盡量不要取那背后的人群,如果碰上人特別多的時候,可以選擇“不拍”,實在想拍,試一下從上往下俯拍的效果,但這樣的效果最好是拍特寫,不要拍全身,全身的話會很象鼠小弟,而且地面面積太大了也不好看,離近一些,拍個大頭,傳說中的糖水片,也不錯。或者在花叢中,從上往下俯拍,也很出效果。還有背靠單面的墻也是不錯的選擇。
比如人特別多的海里,游泳池里,可以用這樣略俯拍一點的角度,避開身后的人,令水面成為背景。
新手,可以從拍大頭照開始。使臉部占據畫面三分之二以上,重點抓拍孩子的表情,學習把握曝光,作為練習來說個不錯的選擇。但如果長期千篇一律的大頭照,會失去新鮮感,而且對于照片的故事性,記錄性也有影響,所以還是應該漸漸向環境性方向努力。
如果家里環境比較亂,孩子也比較小,拍大頭照比較合適一些,能看到孩子成長的變化,也可以避開家里的一些雜亂環境,孩子此時一般也都是被大人抱著,拍大頭可以避開成人抱著的手。
從大頭照開始,但不要只有大頭照!
2、學會留白,最好是順著孩子眼神或者動作方向留空,會比較有藝術感。人物盡量避免居中,尤其是橫版照片。
利用周圍環境形成像框的效果
對角線構圖
利用景物的延伸,比如鐵路呀、欄桿呀、爬滿長青藤的墻。我們可以有意識地讓孩子在這些場景里玩(不要強迫哈,反正是玩嘛,只是引導他們在這個地方玩),然后拍攝。
記錄小細節,童年的小美好
有時,雖然沒有人物,只有細節,但能讓人無限聯想
忙碌的小孩。
關于器材
普通家用卡片機優點:小巧,攜帶方便,隨時記錄。缺點:快門速度慢,抓拍容易虛,需要在光線充足的地方才能較好地拍攝。
微單優點:比單反輕便,可以更換鏡頭,快門速度也可以應付一些抓拍。缺點:鏡頭的可選較少,對于不同的攝影需求不能完全滿足。
單反優點:畫質上乘,鏡頭有多種選擇,有人像的定焦頭,風景的變焦頭,能達到很好的人實景虛的效果。缺點:沉重,攜帶不便。
但是,只要有攝影的積極性,任何器材都可以拍攝,如果能好好地掌握光線,即使是卡片機,也能留下童年的回憶。
以下是我用家用卡片機拍攝的,光線合適的時候,效果也很好。
陽光充足時,卡片機站得稍遠一些,再把人物拉近,照上半身的特寫,也會有不錯的效果
一些小貼士
關于逗引孩子拍照。我一直認為,不要讓孩子有拍照的意識。他玩他的,咱拍咱的,最好能做到當你不存在。不要去招引他:來,看這里,媽媽給你照相~~~,那就完了,弄不好就給你出個剪刀手。。。是大人為孩子的生活記錄,而不是孩子為大人的拍照配合。
如果想專門拍些好的照片,選擇服裝上最好是淺色的,太深的顏色會影響膚色。(生活隨拍就不用太在意了哈,總不能讓娃天天白衣服,媽要累死的)
關于帽子,如果要照相,最好不戴帽子,不然臉上很容易就會有大片陰影
必要的時候可以選擇高速連拍,總會有清楚的
拍娃須知
拍娃,需要的是熱情,相信每個孩子都是父母眼中的天使。其實無謂糾結于器材,只要肯拍,愿意拍,手機也能出好片。
攝影是光的藝術,光線的把握是最重要的。
如果你有單反,盡量使用Av檔光圈優先拍攝,如果能用M檔全手動更好,其實我覺得M檔能讓你更好地了解光圈、快門、感光度之間的聯系。
如果你用的是小卡片機,也不要緊,盡量選擇光線充足的時候拍攝,光線不夠時,利用身邊的臺燈之類補光,也可以出片,但構圖和角度一定要注意,因為光圈太小,很容易顯得雜亂。
如果你愿意多加學習拍娃的知識,歡迎登錄我們的論壇http://www.paiwadang.com 進行交流和學習,也可以加入我們的微信平臺“拍娃黨”,每天會推送優秀的拍娃作品。
您喜歡看萌萌的兒童照嗎?您想學習怎么把寶寶最寶貴的瞬間留住嗎?您想把自己寶寶的照片和全國兩萬拍娃黨一起分享嗎?
更多拍娃黨的生活,文字,佳片,心得請關注
拍娃黨微信公眾號:KidsPhotograph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