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 白面書生
【拼音】: bái miàn shū shēng
【解釋】:諷刺那些書本知識爛熟于胸,卻不知如何實際運用的書呆子。
【同義詞】:文弱書生
【反義詞】:識途老馬
沈慶之是南北朝時期宋朝的名將,能征慣戰,被封為“建武將軍”。一天,皇上想要北伐,而沈慶之覺得此時并非北伐的最佳時機,便追著皇帝陳說其中利害,勸皇帝打消這個念頭。皇上不勝其煩,就找了兩個文官和沈慶之辯論。
沈慶之哭笑不得地說:“治國如同治家,要討論耕田的事就要找每日耕田的農夫,要問織布的事就要找織布的婢女。現在陛下要去攻打別國,卻找兩個從來沒打過仗的‘白面書生’來商量,這怎么可能打贏呢?”然而任憑沈慶之苦口婆心地勸說,皇帝依然我行我素,結果吃了個大敗仗。
后來人們經常用“白面書生”一詞來諷刺那些書本知識爛熟于胸,卻不知如何實際運用的書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