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一個,自然就是引人同情的金蓮了。
潘金蓮跟著賣餅的武大郎,確實委屈她,完全是明珠暗投,只是為了躲避糾纏,和武大完全沒有任何愛。可以理解,而她看上了武松,從人性的角度,不但理解,更應該支持。
武松英雄男子,與武大相比自是天上地下,引起金蓮愛慕,主動勾搭武松。從這方面說,也許武松是潘金蓮第一次對異性生出了愛慕之情。就好比一湖春水,由此蕩漾。
可以想想,如果潘金蓮沒有遇到武松,動了春心,以后和西門慶的故事會不會是另一個版本,這個還真不好說。所以說,西門慶其實是武松的替補。潘金蓮被武松拒絕之后,才退而求其次選擇的西門慶。為什么金蓮愛二郎呢?除了相貌英俊,還是官家人。但不管怎么說,潘金蓮毒死無辜的武大,無論她有多少值得同情,就憑這點,她就該死。
閻婆惜比潘金蓮無恥多了。宋江雖然不太好女色,但對她真是沒說的。沒宋江包她,她娘倆吃啥?閻婆惜出于自身的饑渴,找了個小姘頭張文遠,這都可以理解。反正她和宋江也只是露水之緣,誰也沒當回事。但是,閻婆惜抓住宋江的把柄進行訛詐,就太惡心了。
宋江壓根就沒想要殺閻婆惜,完全是閻婆惜自己作死。
你看閻婆惜提出的三條件,第一要跟著張文遠倒還可以,但第二,這房子都得給他,憑什么啊!第二更過份,讓宋江給她100兩黃金,以便于自己養小白臉。宋江這才急了,他再及時雨,也拿不出100兩黃金。一怒之下,就把閻婆惜殺了。宋江都說了暫時沒這么多錢,分期付,這樣,閻婆惜都不答應。何況宋江沒有任何對不起閻婆惜的地方,反而是她的恩人。閻婆惜人品極差,死不足惜。
潘巧云又是一說。她先嫁給縣里王押司,成寡婦后改嫁牢頭楊雄。楊雄和宋江類似,不太近女色,潘巧云是個美女啊,哪有不饑渴的道理。勾搭來勾搭去,潘巧云先看上了楊雄的兄弟石秀。感覺潘巧云這段,是羅貫中直接抄潘金蓮的橋段,潘等于潘,石秀等于武松,裴如海等于西門慶。
潘巧云沒占到石秀的便宜,就勾搭上手裴如海。石秀是個心眼多的,不像武松傻乎乎,跟蹤潘巧云,發現她和裴如海的事。
石秀告訴楊雄,但沒想到楊雄又告訴了潘巧云,潘巧云設計誣陷石秀。綜合來看,潘巧云要比潘金蓮無恥的多,潘金蓮沒有主觀害人的意思,毒死武大也只是一時糊涂。潘巧云則是主動陷害石秀。換個角度,如果石秀好色,潘巧云為了和石秀好下去,是完全可以毒死楊雄的。
最后一個,是賈氏,就是玉麒麟盧俊義的老婆。吳用要騙盧俊義上梁山,但盧俊義死活不從,想回到安樂窩。可他哪知道賈氏早和管家李固勾搭上了,為圖家財,反誣陷盧俊義,打入牢里。武松和石秀有相貌,宋江有錢,被看上正常。
李固只是個管家,啥優勢也沒有,賈氏怎么看上了他?盧府上家丁很多,更何況燕青多帥了。但賈氏看上李固,可能是李固嘴甜,善于交際,就憑一張嘴,是完全能哄倒女人的,現在也有這樣的事。
李固人品極差,忘恩負義。盧俊義救下快餓死的他,讓他當總管五年。李固呢,為圖財色,反而恩將仇報,給主家扣了頂韭菜色的帽子。不過,賈氏的罪行,要小于李固,李固是陷害盧俊義的主要策劃人。賈氏只是覺得盧俊義真的上梁山不再回來了,才和李固好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