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記》是我國古典四大名著之一,主要講述唐僧師徒四人帶著白龍馬,從大唐長安一路西行,到達西天大雷音寺修成正果的故事。然而,師徒五人一路遇到了無數妖魔鬼怪,卻有一個共同的特征,就是妖怪抓到了唐僧就燒火造飯,卻總是吃不到唐僧肉。妖怪神通廣大法力無邊,唐僧手無縛雞之力,按理說妖怪吃個唐僧肉是再簡單不過的事,吃不到嘴里就有點說不過去了。其實除了唐僧的四位弟子在全程保護,還有一人在暗中相助,只不過我們都沒有發現罷了。
唐僧并非肉眼凡胎,他是如來座下第二大弟子。
先看唐僧的來歷,唐僧在《西游記》中的正式出場是在第十一回《還受生唐王遵善果,度孤魂蕭瑀正空門》中,是時唐僧已經長大成人,正奉觀音菩薩之命前往西天拜佛求經。而此時對他的身份并沒有交代,僅僅是一個金山寺的和尚。
而在原著第九回《陳光蕊赴任逢災,江流僧復仇報本》中,重點講了唐僧生父陳光蕊的事跡。當時陳光蕊被妖道僧人推下井底而死,而還在襁褓中的唐僧則被母親放在竹籃里一路漂流到了金山寺,被法名和尚救起并收為弟子。至此唐僧才正式進入到正常的生活范疇。
看似唐僧是的無父無母的孤兒,其實他是如來坐下的第二大弟子,名曰“金蟬子”轉世。只因不聽佛法,輕慢佛教,被轉世投胎到東土大唐,同時消去了他的法力。原著中有下文為證:
如來道:“圣僧,汝前世原是我之二徒,名喚金蟬子。因為汝不聽說法,輕慢我之大教,故貶汝之真靈,轉生東土。
第一點、唐僧一路西行,都有四位弟子保護
在《西游記》中,孫悟空是降妖除魔的代表人物,包括制服黃袍怪、黑熊精、金角大王、銀角大王、獅駝嶺三怪等。而豬八戒則是挑擔兼降妖的雙重責任,這一點和電視劇中的表現形式不一樣。而原著中沙僧則是一路牽馬近距離保護唐僧的重要人物,不過話語權不大。小白龍也在制服黃袍怪中發揮了重要作用。正是由于四位弟子的保護,唐僧才免遭于難。
而妖怪抓住唐僧的第一件事就是把他洗干凈,好蒸了吃。因為妖怪們深知唐僧不同于凡人,對他的吃法也是頗有將就,不然就浪費了好的食材。這在一定程度上就為孫悟空救師父爭取到很多時間。而另一點,很多妖怪擔心孫悟空的報復,所以把唐僧軟禁起來,靜觀其變,等到捉到孫悟空時再大搖大擺地吃唐僧肉。而妖怪們很多都犯了一個致命的錯誤,就是孫悟空雖然很容易被抓,卻很難降服他,總是在不經意間被孫悟空逃走。
所以,即便只有四位弟子,唐僧也可安然無恙。原著中的師徒四人歷經三十三劫,九九八十一難方才到達雷音寺。而唐僧每一次劫難都是被抓,卻總有四位弟子可以化險為夷。
第二點,如來暗中相助唐僧,這是唐僧可保平安最重要的一點
在西游記第九十九回《九九數完魔滅盡,三三行滿道歸根》中,有下面一段話:
那三層門下,有五方揭諦、四值功曹、六丁六甲、護教伽藍,走向觀音菩薩前啟道:“弟子等向蒙菩薩法旨,暗中保護圣僧,今日圣僧行滿,菩薩繳了佛祖金旨,我等望菩薩準繳法旨。”菩薩亦甚喜道:“準繳,準繳。”
所謂五方揭諦,乃是金頭揭諦、銀頭揭諦、波羅揭諦、波羅僧揭諦、摩訶揭諦,是佛教五方守護大力神。四值功曹則是值年、值月、值日、值時四位道教大神。六丁六甲則是12位掌管天干地支的神仙。護教伽藍是對寺院道場的通稱,就狹義而言,指伽藍土地的守護神,而對廣義而言,泛指所有擁護佛法的諸天善神。
如來佛祖暗中安排了幾十位佛教和道家的神仙相助唐僧,可想而知,即便是妖怪真的要吃了唐僧,這幾十路神仙絕對不會袖手旁觀的。相反,妖怪們安分守己最好,如果有一點出格的地方,想必下場慘不忍睹。
所以,唐僧之所以能夠安然無恙,除了四位弟子的保護,更加有如來這一后臺暗中相助。雖然電視劇中并沒有表現出這一點,卻是確保唐僧萬無一失的主要途徑。所以,如來才是真正的后臺大BOSS,所有的事情均在其掌控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