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進,《水滸傳》出現的第一位八十萬禁軍教頭,也是被高俅陷害的第一位忠臣。
王進雖然也是教頭,但他的資歷要比林沖老,武藝也在林沖之上。
《水滸傳》里武藝高強者中,他與盧俊義、史文恭是第一集團,關勝、林沖、魯智深、武松等處在第二集團。
武藝高強的王進不像后來的林沖,他也眷戀那教頭之位,但他知進退,官位與生命之間,他選擇了后者,去投奔鎮守邊庭的延安府老種經略相公。
到延安府可能沒有先前的待遇高,也辛苦,需要從頭再來,但能活命。
帶著老娘走上了逃亡路,快到延安府的時候路過史家莊。
逃亡,一定要低調,可他王進,看到花拳繡腿的史進之后,忍不住出手,原著道:“太公道:客人莫不會使槍棒?王進道:頗曉得些。敢問長上,這后生是宅上的誰?太公道:是老漢的兒子。王進道:既然是宅內小官人,若愛學時,小人點撥他端正如何?太公道:恁地時,十分好。便教那后生來拜師父。那后生那里肯拜,心中越怒道:阿爹休聽這廝胡說!若吃他贏得我這條棒時,我便拜他為師。王進道:小官人若是不當村時,較量一棒耍子。”
高調炫技,王進有這個資本,可他似乎忘記了自己在逃亡。
史家莊,雖然與延安府不遠,高太尉差人拿他也可能拿不著了。
但是,誰也不敢保證拿不著。畢竟高太尉對他的仇很深,有弄死他的心思。
窮追不舍,絕對是有可能的。
王進與他娘說“高太尉便要差人拿我也拿不著了”,從哪個角度看都是安慰自己娘。
還有危險,但他還是忍不住炫技。
究其原因有三點:
1、制造輿論
王進被高球陷害,也只是京師的人知道,其他地方的人不清楚。
此處炫技之后,他被高太尉陷害一事必定傳的更廣。
等消息傳到延安府的時候,他自己也就到了延安府了。
那時,大家都知道是為什么,并且大家都反感高太尉。面對如此的王進,都會可憐他,幫助他。
2、名揚江湖
到延安府之后的王進,不可能以以前的身份示人。
老種經略相公無人敢惹,但也不會自找些麻煩。
他不怕高俅,但也不會與奸臣為敵。
王進的后半生只能是隱姓埋名,在邊疆效力。
從此,江湖再無王進。
為了能讓自己一身本事傳下去,為了自己能夠名揚江湖。他看到史進之后,認為他有資格做自己的徒弟。因此,不顧危險炫技,收了唯一一個弟子,將其一生所學都傳授給他。
從此,江湖沒有王進,但有王進的弟子史進。
王進成為傳說,史進成為江湖一等一的好漢,王進之名名揚江湖。
3、最后的告別
王進走的很急,沒有跟太多朋友告別。
以后,他也不可能再去找任何之前的朋友。
之前的朋友都很關心王進的安危,王進卻沒可能告訴他們。
因此,為了讓大家知道自己安全,他教了史進。
通過史進,間接的告訴之前的朋友,王進安全了,大家放心吧。看到史進,就等于看到了王進。
這就是王進為何冒著泄露行蹤的危險教史進的目的,王進的情商很高,比后來被陷害的林沖高多了。
假如林沖被陷害在前,王進在后,那他也會上梁山。后來,梁山好漢想找王進也不可能了。王進若在,必進梁山泊前十,梁山軍攻打江南方臘,損失的武將也會少一些。
王進,《水滸傳》永遠的傳說。
看更多觀點獨特,耐人尋味的優質原創文章,敬請關注公號:萌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