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大多數人都喜歡以一種嚴格有序的方式來定義事物。因為這樣做會更加簡單,并且在大多數的情況下都非常適用。
但是我們發現對于攝影而言并非是如此。很多著名的藝術美學和攝影美學理論被塑造成常被引用的“攝影規則”。很多攝影師會把這些視為不能偏離的教學大綱,因此,公式化的拍攝造成了大量千篇一律的圖像。
這聽起來好像我對這種有幫助的資源過于挑剔了,也許我確實是這樣。但問題并不在于這些“規則”本身,而在于一些拒絕偏離常規的方式,從而在某種程度上阻礙了他們的創造力。
在這篇文章中,我們將一起探討,為什么那些攝影大師常說“規則就是用來打破的”。
在討論違反規則之前,了解一下我們正在談論的規則可能會有所幫助。
它們中的大多數(與構圖有關的)在藝術界都有自己的基礎,這都是幾個世紀以來人們對于藝術的探討和研究總結得來的。
這些規則很多都是具備科學依據的,當你知道什么看起來不錯的時候,它們會給初學者一些特定的模式。了解這些規則和模式將成為你未來幾年攝影知識的基礎,所以它們非常值得一看。
聽起來似乎自相矛盾?關鍵是只有當它們被當作規則來對待時,它們才會成為問題。
如果一個人確保在每張照片中都遵循三分法的原則,確保在他們的風景中有足夠的引導線,并且只在黃金時間拍攝,你知道你最終會得到什么嗎?單調而重復的圖像組合。
把這個公認對構圖和攝影非常有幫助的方法,當作任何時候都要嚴格遵守的規則來對待,不僅扼殺了創造力,還固化了我們的思維。
這就是為什么我們必須學會什么時候完全忽略自我強加的攝影規則。打破它們,并邀請創意和直覺回到你的攝影!
它是什么?
三分法也許是所謂的攝影法則中最廣為人知的一條,它在科學和藝術上都有著非常堅實的基礎。其原理是將你的圖像分割成9個相等的矩形,如上圖所示,然后將你的主要焦點放在相交的直線上,這樣可以創建一個更平衡更美觀的構圖。
什么時候打破它?
三分法在剛開始的時候是很值得學習的,而且也很有效。然而,總是把你的主題放在這些交叉的平面上,會導致一個可預測和缺乏想象力的構圖組合。如果你所有的構圖幾乎都是一樣的,即使是未經訓練的攝影愛好者也能看出來。
一旦你在你的攝影之旅中走得更遠,三分法則就會開始阻礙你。你知道,在許多情況下,把你的拍攝對象放在中心位置并不理想,但也不意味著你必須堅持三分法。把主體放在靠近你的畫面邊緣或只是稍微偏離中心。這特別適用于只有一個焦點的圖像,并試圖將畫面變得更加簡約。
地平線就是在這樣,在三分法中理應將地平線放在三分之一或三分之二處,但以水中倒影為主題的照片卻恰恰相反,將地平線放置在中心則可以增強畫面的平衡與戲劇性。
攝影構圖的可能性是無限的,所以需要我們慢慢實驗!
它是什么?
另一個非常通用的組合規則是引領線。理論是我們希望在我們的構圖中使用使用路徑進行引導,將觀眾的眼睛吸引到圖像中,并朝向你的主體。
這些可以是物理特征,如籬笆或墻以及道路等,也可以是更隱含和抽象的特征,如陰影,甚至是人或動物正在注視的方向。
正如你可以從上面的圖像中看到的,這些線條讓觀眾跟隨它們走向照片的主要主題。它們增強了圖像的深度感,暗示了三維性,還允許你作為攝影師控制觀眾的眼睛在圖像周圍的移動方式。
然而,就像所有這些規則一樣,堅持規范并不總是最好的做法。
什么時候打破它?
您可以看到,引導線在圖像中可能非常有用,但是過度使用會導致重度依賴,并且在每個構圖中使用它們會很快導致枯燥和重復的圖像。
例如,我們經常被告知,引導線會“分割圖像”。然而,使用水平線是一個很好的方法來喚起穩定和平靜的形象。給你的圖像的其余部分一個堅實的基礎,并允許觀眾自由探索。
當你想讓你的觀眾徘徊在一個很大的空白之前,我們不希望我們的觀眾直接被引導到我們的主題,而是鼓勵他們接受大量的負面空間。
它是什么?
“畫面填充”是讓我們真正思考主題,并試圖吸引觀眾的注意力。
通過放大(或走近),你可以用你真正想要表達的東西來填充圖片,去掉所有無意義和令人分心的環境。這是一種非常有用的技術,但是如果您認為這是處理組合的唯一方法,那么它也會受到限制。
什么時候打破它?
很明顯,當你的照片都是關于某個有趣或情緒化的主題時,用這個主題填充畫面通常是最好的做法。但如果你想要一些更內省或抽象的東西呢?
將你的主要焦點縮小到畫面的一小部分,讓觀眾有更多的空間去探索,而不會讓畫面有絲毫的局促感。這種方法對極小的圖像特別有效,而且通常適合長時間曝光。這些極簡主義的場景也給了主體更多的重量,而不需要用它填充整個構圖。
要成為一名優秀的攝影師,沒有一個具體的公式。攝影是一種創造性的追求,試圖用規則來定義創造力似乎并不明智。
如何突破這些條條框框也不僅僅局限于上面的這些方式,更多還是通過您的創造力。
這里是巨人攝影,攝影愛好者心中的“哈佛”,感謝您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