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4日上午,中國民營企業500強榜單發布:華為、蘇寧、山東魏橋蟬聯三強。
2017中國民營企業前15名 圖片來源:網絡
在中國民營企業500強榜單前15名中,大部分企業都十分眼熟,但第3名“山東魏橋創業集團有限公司”對不少人來說卻十分陌生——其實,這家企業已經連續6年穩居中國民營企業500強榜單前五名。
中新社發 董乃德 攝
7月19日山東省公布的百強企業榜單中,魏橋創業集團以總營業收入3882.4億元,雄居榜首。
7月20日,最新出爐的《財富》世界500強顯示,山東魏橋創業集團位居第159位,比去年提升了4位。
7月24日,山東省發改委責成濱州、聊城市政府在7月底前關停魏橋創業集團違規建成電解鋁項目5個,違規產能268萬噸。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就在一個月前,魏橋創業集團被山東發改委責令關停其30%的產能。這家企業為何會遭遇這樣“冰與火”的局面?
山東省魏橋創業集團(下稱“魏橋”)是一家集棉業、棉紡、織造、染整、服裝、家紡、熱電、鋁業、鹽化于一體的特大型企業,總資產650億元、員工15萬人。不僅是世界上最大的棉紡織企業,同時也是全球最大電解鋁生產商,2012年,魏橋成功跨入世界500強。
中新社發 萬善朝 攝
魏橋并非一夜轟然成勢。
作為制造業巨頭,魏橋在整個行業大面積虧損時,仍逆勢而上,得益于其獨特的生產經營模式——自主發電。
十幾年前,魏橋紡織掌門人張士平為解決電力供應不穩問題,決定自備電廠,自產自銷。在當時特殊的歷史條件下,自建電廠是被允許的,但后果自擔。張士平這一冒險舉動頗有成效,時值紡織業舉步維艱之際,魏橋紡織不僅生存下來了,還從一個賣毛巾的小廠逐漸擴張起來,最終坐實“亞洲棉王”的稱號。
身為中國宏橋的大股東,張士平隨即將此模式移植到鋁產品制造生產中。不斷擴張的自備電廠,成為魏橋集團增加利潤和瘋狂擴張的發動機,紡織和鋁業兩大核心業務借此逆流而上。
從2006年到2010年,張士平一共收購和自建了91.6萬噸鋁產能設施。2011年3月24日,中國宏橋在香港聯交所掛牌上市,成為魏橋實現財富跨越的“分水嶺”。張士平就此一夜之間成為山東首富。
此后,業界也多有效仿,但由于政策限制,魏橋“電網孤網運行”模式已難以復制。
伴隨著魏橋的壯大,魏橋電廠也一直飽受關注。2012年,魏橋被爆出不僅為本集團旗下企業供電,同時也通過自建電網向其他企業供電,電價比國家電網低了1/3。根據相關法律,企業超越供電范疇向社會用戶供電屬于違法行為。
消息一出,輿論即被引爆。魏橋電廠也由此成為改革電力體制的試金石。自備電廠本身合法性的爭議,既反映了21年前的《電力法》本身已經嚴重滯后,也提出了電網公司的銷售電價應該更加公開透明的命題。
山東省作為國內電解鋁產能第一大省,在本輪電解鋁行業清理整頓中備受關注,魏橋自然首當其沖。
國是直通車 許桂寶 制圖
7月24日,山東發改委重點提出“魏橋創業集團違規建成電解鋁項目5個,違規產能268萬噸”,責成濱州、聊城市政府在7月底前關停違規項目。
268萬噸產能,這是個什么樣的概念?據統計,央企中國鋁業的電解鋁產能為400萬噸左右;而魏橋電解鋁產能為832萬噸,占山東省電解鋁總產能的70%,此次被責令關停268萬噸產能,大約占其總產能的30%。
就此,魏橋方面發布公聲明,關停的268萬噸的產能是為響應國家政策號召,企業自主上報的,強調公司沒有受到任何處罰。外界圍繞魏橋是責令關停還是主動關停等議論紛紛。
隨著冬季環保限產又將來臨,受取暖季“2+26”城環保限產的影響,魏橋需疊加關停的產能還將進一步擴大。
在“三去一降一補”有序推進之際,這家“民營企業前3強”還會有何動作,值得拭目以待。
來自:國是直通車(WednesdayNews)
作者:許桂寶
編輯:張文嬌 許桂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