綏棱縣深入挖掘工藝、抗聯、山水三大資源,積極培育打造特色產業,豐富產品文化內涵,提升文化軟實力。匠心傳承,叫響工藝文化。累計培育、引進黑陶、農民畫、草柳編等各類人才480人。注重文化精品創作,邀請榮寶齋書畫家等專家前來指導,綏棱黑陶先后走進釣魚臺國賓館、上海世博會等重量級平臺。目前,綏棱黑陶、農民畫已被列入黑龍江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全縣已發展黑陶龍頭企業5家、草柳編龍頭企業6家,每年創造產值超過千萬元。厚植基因,弘揚抗聯文化。充分發揮革命老區抗聯文化厚重這一優勢,切實把紅色文化鑄魂育人的良性基因傳承好、發揚好。綏棱老金溝曾是抗戰時期中共北滿臨時省委所在地,抗聯英雄金策、于天放、陳雷等都在綏棱戰斗過,北滿抗聯部隊西征會師、第三路軍后方基地建立等一批影響深遠的重大事件都發生在綏棱區域內,曾在綏棱區域戰斗過的抗聯師級以上干部就達46人。目前,郭炮營、八道林子、大青觀后方基地等抗聯遺址就達30余處,每年吸引全省乃至全國各地干部群眾到綏棱開展交流學習紅色文化超過2萬人次。
挖掘資源,拓展山水文化。努力探索發揮自然稟賦,推進文化與旅游融合發展。以大青觀國家森林公園和原始部落人文森林旅游景區為重點,構建北部秘境山林,集聚周邊慢生活度假村、農家樂園,給游客帶來原始山林的感受。正在興建的閣山水庫被譽為努敏河上的小三峽,水庫周邊生態優質,附近村鎮文化厚重,依托水庫重點打造文化度假+生態度假,讓游客在這里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
供稿:綏化市委宣傳部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