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扎菲執政利比亞42年——
—從反美到“投懷送抱”
卡扎菲42年的執政之路,在反美方面,體現了戲劇性的轉變。30多年前,卡扎菲熱衷于各種激進的反美活動,然而,執政后10年,卡扎菲變了,美英兵不血刃“招安”了卡扎菲,卡扎菲以空前的讓步換來了美英的贊賞與和解。
“不斷革命”的前半生
卡扎菲從不缺乏反對者。在執政的頭30年中,他的最大敵人和威脅一直是以美國為代表的西方,并不惜以兵戎相見。卡扎菲上臺后的第一件事,便是關閉美國在利比亞的軍事基地以及把美國的石油公司國有化。1971年,2000多名利比亞人為支持伊朗扣留美駐伊朗大使館人質的行動,燒毀了美國駐利比亞大使館大樓。在里根時代,利美關系到達了冰點。
1981年,以利比亞涉嫌恐怖主義為由,美國在錫德拉灣上空擊落兩架利比亞飛機,兩國斷絕外交關系。1986年4月,美國再次動用3艘航空母艦、34艘其他艦船和幾百架飛機大規模超低空轟炸的黎波里和重要港口班加西市。1988年的洛克比空難被美英認為是卡扎菲的蓄意報復。由于卡扎菲拒絕交出嫌疑人,在美國倡導下,1992年,聯合國開始了對利比亞實行長達11年的制裁。
卡扎菲在當政時曾三易國號,這凸顯了卡扎菲的革命性。
180度的大轉變
然而,2003年12月19日,曾被里根稱為“瘋狗”的卡扎菲宣布,放棄研制大規模殺傷性武器計劃,并愿意接受武器核查;幾天之后,卡扎菲又將利比亞掌握的幾百名“基地”組織和其他伊斯蘭極端分子的情報交給了美國和英國;隨后,卡扎菲在會見國際原子能機構總干事巴拉迪時表示,他迫切希望利比亞能夠摘掉“流氓國家”的帽子,重新融入國際社會。
從同意交出洛克比空難的嫌疑人,到聯合國取消對利比亞長達十余年的制裁,所有人都注意到了利比亞的轉變。但是2003年最后一個月,在薩達姆被俘之后的短短十幾天內 ,卡扎菲這一連串的外交舉措 ,仍然讓美英、甚至整個世界都感到應接不暇。
近年來,卡扎菲在不同場合表達希望與美國關系實現正常化的愿望。2008年9月1日,利比亞舉行革命勝利39周年盛大慶祝活動。卡扎菲發表演講稱,利比亞將結束被美國孤立的時代,利美關系將進入全新發展時期。輿論認為,內外交困的境地使卡扎菲不得不改變對西方的態度,這也在客觀上為利比亞的經濟快速發展創造了良好環境。
卡扎菲執政利比亞42年——
—從反美到“投懷送抱”
卡扎菲42年的執政之路,在反美方面,體現了戲劇性的轉變。30多年前,卡扎菲熱衷于各種激進的反美活動,然而,執政后10年,卡扎菲變了,美英兵不血刃“招安”了卡扎菲,卡扎菲以空前的讓步換來了美英的贊賞與和解。
“不斷革命”的前半生
卡扎菲從不缺乏反對者。在執政的頭30年中,他的最大敵人和威脅一直是以美國為代表的西方,并不惜以兵戎相見。卡扎菲上臺后的第一件事,便是關閉美國在利比亞的軍事基地以及把美國的石油公司國有化。1971年,2000多名利比亞人為支持伊朗扣留美駐伊朗大使館人質的行動,燒毀了美國駐利比亞大使館大樓。在里根時代,利美關系到達了冰點。
1981年,以利比亞涉嫌恐怖主義為由,美國在錫德拉灣上空擊落兩架利比亞飛機,兩國斷絕外交關系。1986年4月,美國再次動用3艘航空母艦、34艘其他艦船和幾百架飛機大規模超低空轟炸的黎波里和重要港口班加西市。1988年的洛克比空難被美英認為是卡扎菲的蓄意報復。由于卡扎菲拒絕交出嫌疑人,在美國倡導下,1992年,聯合國開始了對利比亞實行長達11年的制裁。
卡扎菲在當政時曾三易國號,這凸顯了卡扎菲的革命性。
180度的大轉變
然而,2003年12月19日,曾被里根稱為“瘋狗”的卡扎菲宣布,放棄研制大規模殺傷性武器計劃,并愿意接受武器核查;幾天之后,卡扎菲又將利比亞掌握的幾百名“基地”組織和其他伊斯蘭極端分子的情報交給了美國和英國;隨后,卡扎菲在會見國際原子能機構總干事巴拉迪時表示,他迫切希望利比亞能夠摘掉“流氓國家”的帽子,重新融入國際社會。
從同意交出洛克比空難的嫌疑人,到聯合國取消對利比亞長達十余年的制裁,所有人都注意到了利比亞的轉變。但是2003年最后一個月,在薩達姆被俘之后的短短十幾天內 ,卡扎菲這一連串的外交舉措 ,仍然讓美英、甚至整個世界都感到應接不暇。
近年來,卡扎菲在不同場合表達希望與美國關系實現正常化的愿望。2008年9月1日,利比亞舉行革命勝利39周年盛大慶祝活動。卡扎菲發表演講稱,利比亞將結束被美國孤立的時代,利美關系將進入全新發展時期。輿論認為,內外交困的境地使卡扎菲不得不改變對西方的態度,這也在客觀上為利比亞的經濟快速發展創造了良好環境。
在歷史上,很少有像卡扎菲這樣的第一代革命領導人,會犧牲自己的革命理想,與他們曾經激烈反對過的現實作出妥協。從這個意義上說,與其說是美英的壓力促變,還不如說是卡扎菲的勇氣使然。不過,對于一生常做驚人之舉、甚至有些反復無常的卡扎菲來說,只有時間會告訴我們最終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