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據中心作為基礎服務的載體,近些年在互聯網和云計算的帶動下,市場擴充的速度進一步加快。很多企業出于業務的需要都開始投建數據中心。但是在為用戶提供優質服務的同時,巨大的電能消耗和居高不下的運營成本問題也凸顯了出來。在這種情況下,擁有低能耗和高效率的綠色數據中心逐漸受到市場的青睞。不過,由于能效監控體系的不完備,很多數據中心雖然應用了一些節能化的解決方案,但是在智能化和聯動機制方面依舊存在欠缺。能效的管理和優化依然無法做到盡善盡美,所以,數據中心能效的整體降低仍然還有很大的空間。
目前的數據中心主要是以高密度,大型化為發展趨勢。據相關機構發布的數據顯示,到2016年前后,超過100個機架以上的數據中心在整個數據中心市場中的占比將超過60%。這種大型數據中心的電力消耗彌巨,以2000個機架的數據中心為例,以每個機架平均功率如果按照3kW計算,其總負荷就將達到6000kW,也就是每小時6000度的耗電量;如此算來,全年的耗電量將達到52560000kWh,電費支出超過5200萬元。如果再加上為此配套的空調,照明等其他設施的耗電量,電費將接近1億。
據之前美國斯坦福大學的調查顯示,2010年全球數據中心的耗電量為2355億度,占據了全球電力消耗的1.3%左右。事實上,這僅僅只是全球總量,美國國內的數據中心的耗電量,更是占到了全美電能消耗的2%,而且其還在以每五年翻一番的速度增加。和美國的情況類似,中國的數據中心也被能耗嚴重制約。據相關數據顯示,中國在2012年時,數據中心的能耗就已經高達664.5億度,比重占到了當年全國工業用電總量的1.8%,預計到2015年,該數值將上升到1000億度,堪比三峽水電站的年發電總量。
與此同時,和耗電量居高不下形成反差的是,傳統數據中心的能源效率卻一直無法有效提升,整體水平處于偏低的狀態。中國的數據中心PUE值大部分還都在2以上。電能消耗過大除了給運營帶來壓力以外,也嚴重制約了數據中心本身的經營利潤。在這種情況下,國內很多地方甚至已經出臺規定,限制數據中心的建設。以北京為例,在2014年下半年就出臺規定,禁止興建PUE值在1.5以上的數據中心。
那么,到底怎樣做才能實現數據中心能耗的有效降低?未來綠色數據中心的市場狀況又會如何呢?在即將于2015年1月7日舉辦的中國IDC產業年度大典上,將開設專場論壇,屆時將會有諸多行業專家和企業代表共聚一堂,暢談數據中心節能,以及綠色數據中心的優勢及發展潛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