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人說:“不容浪費,節約每一分為創業做資本。”
很多人都有存錢的習慣,上至七老八十的老人,下至幾歲頑童都是如此。大家存錢都用來干什么呢?這個用途就可謂五花八門了。
窮人存錢的目的無非就是為將來做準備,有了錢孩子將來上大學就有保障了,就不會讓孩子因為沒錢而不能上學。這是一種保障也是一種驕傲,也是絕大數人的想法。
可是真正的富人或者說有富人頭腦的人不是這么想的。他們知道不能給別人工作一輩子,但是要有自己的事業就得有資本,一分一厘的節約都是將來的積累,節約的錢要用在錢生錢的事業上才是明智的。
中關村IT業的一位老板,是一個20歲出頭的年輕人。他的事業發展得已經初具規模了,可是在他創業之前,大家并沒有人看好他。這個年輕人和他的家人都是很節約的,他爸媽也準備了不少錢打算讓他上大學,然后再出國深造,回來找個好工作。然而他上了兩年大學后,就想創業。大家都覺得太冒險,可是他依然堅持自己意見,拿出了出國的錢,開創出了自己的天地。現在他的同學都剛剛從學校畢業,拿到的工資對他來說就是不值一提的小數目,甚至還有人為他工作了。
怎么利用你手中的積蓄,就會產生怎樣的結果。
你會看到窮人拼命賺錢,當錢又增加一分時,他們仿佛看到大學的希望又近了一步。
他們看到別人把辛苦攢的錢用于創業時,會鄙視別人不做正事。
他們怕創業把所有的積蓄花光,因而沒有膽量嘗試。
他們要把錢放在最有“前途”的教育事業上,不愿意冒險,這也注定了他們成不了大富大貴之人。
而那些總把錢“亂用”、做些“不穩當事”的富人們,你會看到他們為積累資金奔波辛苦。
他們會把錢投在自己的事業上,也許一次不會成功,但是他們不會放棄。
他們堅信自己創業當老板要比打工好,不創業就只能給別人打一輩子的工,看別人的臉色行事。
想要成為富翁就不要僅限于進大學,這樣只能讓你成為別人手底下優秀的打工者。要有創業的頭腦、想法,這樣才能脫胎換骨,邁上另一個高度。
不想當老板的人永遠當不了老板,只能為別人當一輩子的雇傭者。想要開創自己的事業就要把金錢投資于自己的創業上。
李書福,吉利汽車的創始人,現在已是最年輕的億萬富翁之一。
由于環境的影響,李書福高中畢業后就沒有繼續求學,而是開始從事一些小生意。他是個預測性很強的人,也有一股沖勁。上個世紀末,李書福決定進軍汽車行業,而當時中國汽車行業是個很復雜的市場,他想唐吉訶德一樣,以一個悲劇英雄的瘋狂勁兒開始了新的、更大的行業創造。他獲得的“戰績”讓人肅然起敬,他的成果讓世人震驚。世界創業實驗室說:“在中國商業界,李書福代表一種可能性。”
其實,李書福在進軍汽車行業之前,已經是個很成功的商人了,是什么驅動他進一步創業的呢?當時是利潤,他再創造吉利汽車以前和吉利成功以后的聲望、財富是不可同日而語的。他已經從一個小老板蛻變成了一個世人矚目的巨星。
你或許正在攢錢或者已經積累了數目可觀的一筆錢了,想好它的用途了嗎?有些人只是為了攢錢而攢錢,不花的錢就擺在那兒就只是一種裝飾了,失去了它的價值,還不如用在開創自己的事業上。
拿出氣魄和金錢來,做好準備,創造出自己的事業,做自己的老板,不要讓別人來主宰你的人生。
上大學是一種培養思維能力的方式,不要把一切都投資在教育上。
創業是最快的賺錢方式,創業可以建立起自己的王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