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中藥藥性錄(三):清熱瀉火藥:1.石...
常用中藥藥性錄(三):
清熱瀉火藥:
1.石膏肺胃經,味辛甘大寒,清熱和瀉火,除煩并止渴,煅后斂瘡癰,凝血生肌功。
2.知母苦甘寒,歸肺胃腎經,清熱又瀉火,滋陰并潤燥,抗菌治炎癥,并可降血糖。
3.蘆根味甘寒,歸于肺胃經,清熱又瀉火,生津還止嘔,祛痰并排膿,降壓降血糖。
4.天花粉味甘,微苦又微寒,歸于肺胃經,清熱又瀉火,生津可止渴,潤燥并化痰。
5.淡竹葉除煩,甘淡微苦寒,清熱利小便,心胃小腸經,氣分表熱證,心火旺盛用。
6.梔子味苦寒,心肝胃肺經,瀉火除心煩,涼血并止血,清熱又解毒,并能退濕熱。
7.夏枯草散結,用于清肝火,味有苦辛寒,主要歸肝經,可以降血壓,又可降血糖。
8.決明子明目,味苦甘微寒,清肝降血壓,潤腸又通便,歸肝大腸經,護肝降血脂。
9.谷精草明目,味有辛甘涼,歸于肝胃經,疏散風熱證,請肝熱目赤,眼疾可退翳。
10.密蒙花明目,味有甘微寒,主要歸肝經,眼疾能退翳,清熱又養肝,并有解痙功。
11.青葙子明目,味有苦微寒,主要歸肝經,眼疾能退翳,清熱又瀉火,并能降血壓。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