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國學經典源遠流長,它是民族文化的精華,是中華民族精神形成的根基。而誦讀國學經典,品悟中華文化,傳承民族精神,造就具有中華氣韻和民族氣質的現代學子,是當前素質教育改革的基本要求,也是每一名教育人的神圣使命。
山東省濰坊市濰城區西園小學圍繞傳承弘揚中華傳統優秀文化,以誦讀經典為核心,以課堂教育為主陣地,以各類誦讀活動為載體,以國學校本課程為突破口,實現了傳統教育和現代教育的完美統一,開辟出了素質教育發展的新天地,贏得了社會各界的廣泛贊譽。
誦讀,就要在“九層之臺,起于累土”中歷練
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指出:教育是民族振興、社會進步的基石,是提高國民素質、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的根本途徑,寄托著億萬家庭對美好生活的期盼。近年來,濰坊市濰城區西園小學針對小學階段學生世界觀、價值觀、人生觀的啟蒙教育,大力開展國學經典教育活動,收到了很好的育人成果。
為推進經典誦讀活動,學校根據學生年齡層次和認知程度,組織力量先后開發了《中華成語》《經典誦讀》《古詩辭賦》等多本校本教材,內容涵蓋《三字經》《弟子規》《千字文》等國學經典,為深入開展經典誦讀活動奠定了堅實基礎。
在此基礎上,學校還結合學生年齡階段特點,總結創新了聽、看、抄、賽“四條途徑”育人模式,全面提高了教育教學質量。聽,即聽廣播,開設“職教之聲經典小廣播”,安排教師和學生主持播音,包括經典朗誦、經典趣聞軼事。看,即通過宣傳欄、黑板報等形式,讓學生隨處欣賞經典名句佳作。抄,即通過經典卡、手抄報、經典集等形式,強化經典記憶能力。賽,即經典誦讀各類競賽,以此檢驗學生誦讀效果,激發學生誦讀經典的熱情,做到九層之臺,起于累土,經典潤心,文化育人。
創新,就要在“歷久彌新,開拓創新”中升華
創新,是教育發展的主題,也是“立德樹人”的核心基礎。為推進國學教育的深入開展,西園小學創新了各類豐富多彩的誦讀活動,營造出了人人誦讀經典的可喜局面。
走進學校,每天清晨“經典早讀”成為了師生的自覺行動,20分鐘的誦讀,匯聚成了校園動聽的旋律。還有課前、放學吟一吟活動,又讓師生沉浸在文化的海洋;各班級每天課前開展一兩分鐘“課前一吟”活動,做到了讀而常吟之。中午,放學的路隊,孩子們背著古詩出校園,那種流光溢彩,給人以鼓舞和振奮。晚上的親子活動,又讓家長和孩子們共誦經典,國學教育走進了社會和家庭……
文化育人,歷久彌新。把經典誦讀滲透到學校文明和校園和諧中去,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得到人文精神的熏染,是一種更為博大、更為深邃的對話。用學校領導的話說,創新國學教育,不只是讓師生掌握國學經典的文化要素,學校致力于培養一群“賢人”,那就是“有境界、有品位、有修養的人”……
發展,就要在“立德樹人,以人為本”中延伸
融入西小的校園,時時處處皆文化,師師生生在互動。大到學校的文化長廊、大型雕塑;小到閱報欄、黑板報、文化墻,無不流淌著書香滿園的濃郁芳香。
近年來,在全校師生的共同努力下,經典“讀·寫”特色教育品牌,在全區中小學經典誦讀比賽中和濰坊市多屆公民教育學生成果現場評選中雙雙獲得了一等獎。通過系列經典誦讀活動,全校師生形成了良好的讀書習慣,學生的學習能力顯著增強,養成了博覽群書的良好秉性。特別是在學生思想道德修養上顯著提升,養成了孝順父母、懂禮貌、知禮儀、有教養的良好習慣,樹立起了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為終身幸福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用廣大師生的話說,“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傳統國學鐫刻下了五千年的興頹變遷,凝練成了經久不衰的傳統文化。濰坊市濰城區西園小學將繼續開展傳統文化經典誦讀活動,為每名學生的終身發展積淀厚重的國學底蘊,譜寫出學校教育創新發展的輝煌篇章。
(張洪欣 劉明霞 周會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