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全清給學生們上語文課
“噓——噓——噓……”清晨幾聲哨響,宜賓珙縣石碑鄉紅沙村小學開始上課了
黃全清走進3年級的教室,這節是語文課。這個村小有60多個學生,3個年級,3名老師。語文、數學、思想品德、體育、音樂,小學生開設的所有課程,黃全清都要教。從1987年開始做代課老師,除去中間空白的8年時間,49歲的黃全清已經在大山里堅守了20年。因為身體原因,鄉上想把他調到條件好一點、課程輕松一點的學校去,被他拒絕了。
“這里的家長對我太好,孩子們也都很尊敬我,我舍不得走。”在黃全清辦公室的抽屜里,保存著已經畢業的孩子們的信件,用彩筆畫得花花綠綠的紙上,寫著孩子們最誠摯的謝意:“看到您生病了還堅持給我們上課,我真的很想哭,老師謝謝您!”
什么科目都教 堅持用普通話上課
9月7日,紅沙村小學3年級,上午的課程是語文,黃全清在黑板上寫下兩排字,教學生認字、朗誦課文。
“這個字怎么念?耍,對,那大家再想一想,還有哪個字跟'耍’字長得像呢?來,這個同學,你來回答。”黃全清一邊講解,一邊跟學生互動,全程用并不是很標準的普通話交流。
1987年,黃全清在珙縣沐灘黃泥村小擔任代課老師,一直到1999年,全國清退臨時代課老師,他離開學校外出打工謀生。2008年,鄉村小學缺編,他又重新在珙縣進修學校進修函授的中師學位,重新考試、持證上崗,到紅沙村小學教課。
紅沙村小學的學生不多,僅3個年級,隔年招生,3位老師一人帶一個班級,直至這個班級畢業。因此,小學1-6年級的所有課程,老師們都必須能夠勝任。黃全清除了擔任班主任外,什么科目都要教,語文、數學、思想品德、體育、音樂等等。為了了解每個學生的情況,黃全清還會去家訪,跟家長聊孩子、聊學習、聊教育。
因為表現優異,2010年,黃全清被石碑鄉政府授予優秀教師、優秀班主任的稱號。
9月7日,黃全清和孩子們一起玩跳繩
生病堅持上課 學生寫信感謝師恩
黃全清跟學生關系特別好,學生也比較聽他的話。學生王軍的媽媽感嘆說:“有時候我說啥孩子都不是很聽,但黃老師說什么他一定會完成。”
去年,黃全清被診斷出“肝硬化”,身體狀況一度非常糟糕,每天需要熬一大鍋中藥調養。學校勸他暫停教學回家休息,被他拒絕了。“這批孩子6年級了,馬上升初中,突然換老師他們肯定不適應。”就這樣,黃全清帶病堅持了一個學期,把那批孩子送畢業。他吃住都在學校,怕熬中藥的味道影響到學生,他只能等到每天下午孩子放學后才開始熬。
對于黃全清的所作所為,孩子們也都感受得到。畢業的時候,班上的每一個孩子都給黃全清留了封信,手工做的,信封是用作業本上的紙糊成的,用水彩筆涂成各種顏色,還裝飾上了一些花樣的圖案,信封里面是學生寫的信,有的長,有的短,但讀起來,都包含著濃濃的情感。
“老師,我們馬上要畢業了,在這6年里,我們朝夕相處,有時看見你喝一大盆中藥時,我們真的很心疼,想說一聲,老師,苦嗎?每次看到藥物引起的那張黑紫色的臉,我們真的很想哭,如果你不堅持給我們上課,就不會生病。老師,你辛苦了,謝謝你這6年來對我們的照顧、關心和幫助。”一個學生特地買了一張精美的卡片,在上面寫下了這段文字。學生們的信,至今被完整地保存在黃全清辦公室的抽屜里。
舍不得學生們 沒去條件好的學校
此前,鄉上考慮到黃全清的身體,想要調他到條件好一點的學校,那里兩個老師帶一個班,工作輕松很多,但被他拒絕了。休息調養了一個學期之后,今年9月開學,黃全清又重新站上了紅沙村小的講臺。他說,他舍不得離開這里的學生和家長。學生們跟他感情好,家長又非常非常尊重他。
紅沙村小地處山區,附近很多個村的孩子都在這里讀書,黃全清騎著摩托路過村子,只要經過學生家的門口,他就絕對走不了了,家長們會熱情地把他拉到家中,用最豐盛的飯菜招待他。有時候他的摩托車沒地方存放,家長甚至還把家門鑰匙給了他,供他隨時進出存放車子。家里的菜長好了,家長們也會記得,隨時給黃全清送去一點。
“我們尊敬黃老師,那是因為他對我們的孩子好。”王軍的媽媽說,有時候班上的學生沒吃早餐,黃老師都把學生叫到自己家里吃飯。“王軍已經畢業兩年了,黃老師還會經常到家里來跟孩子聊天,問學習情況,聊以后的發展。”王軍的媽媽說,今年暑假,黃老師為了鼓勵王軍好好學習,還送了他一支非常精美的鋼筆。
“我在這里工作非常愉快,我喜歡這里的孩子。”黃全清說。(華西都市報記者張菲菲攝影張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