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理期容易產生異味
月經之所以產生異味,主要是因為夾雜著血液、子營內膜與皮脂腺的分泌物及汗水味,因此有比較明顯的氣味發生。要改善這種情況,最好的辦法就是先改善本身的衛生情況。女性的生殖系統很容易受到感染,由感染而引起的異味更是讓人難堪。
解決tips:
1.勤換衛生巾
很多人在經期時常喜歡包得密不通風,這樣做猶如火上加油,只會增加汗水滲透及汗臭味。因此在經期時,應采用棉質內褲,并盡可能時常更換衛生棉,每次最多不要超過4個小時,如此可以減少皮膚與濕衛生棉的接觸。當經血量較多時,更換衛生棉次數應相應增多。
2.適當著裝,保持通風透氣
很多女性尤其是年輕的女性,喜歡穿緊身的衣服,以突顯自己的身材,即使是在經期時也常喜歡包得密不通風,其實這樣做猶如火上加油,只會增加汗水滲透及汗臭味。因此在經期時,應采用棉質內褲,穿寬松的衣服,以保證通風透氣。
3.經期也要適當洗澡
有的女性朋友為了防止經期感染,在經期不敢洗澡,其實,這是不正確的思想。在月經期間,女性也要注意洗澡,如果兩天以上沒洗澡,就不可避免地會有經血的異味。當然,在夏天不見得是經血的味道,而可能是自己的體臭。不過經期洗澡要注意了,不要用浴缸,一定要采用淋浴的方式,這樣就可以減少感染的風險。
4.用橄欖油去污垢除異味
每天兩根用含有橄欖油或者嬰兒油的棉棒浸濕大小陰唇上附著的污垢。切勿對私處亂消毒,私處黏膜非常敏感,如果使用消毒液等刺激性強的物質會產生炎癥。在淋浴時用流水的方法是最清潔安全的。要注意的是洗的方向,從前往后。
5.放松心情掩飾異味
經血是子宮內膜和血液以及子宮內膜分泌物的混合物,所以會散發出與普通的血液不同的獨特味道。這些現象都并不表示有疾病。這是每個女人都會有的味道,并不會讓周圍的人察覺到,無需產生不必要的緊張擔心。
姑且不說粘膠本身是否會引起疾病,但少許膠粘在內褲上,肉眼不認真看,是根本看不到的,時間一久,一些病原體就會吸附在內褲上,光靠清洗和太陽暴曬,都是無法祛除的。如果是一些質量較差的衛生巾,還會在內褲上留一層黏黏的東西,用手都能摸得到,這樣的危險性會更大。
女性在月經期時,會有大量經血流出,如果此時會陰部的透氣性不好,潮濕的環境可能造成一些微生物的滋生,一些霉菌性陰道炎就是這樣產生的,如果治療不及時,還可能上行感染到盆腔。另外女性陰部有大量毛囊腺分布,緊身內衣容易使汗腺分泌受阻,這在月經期尤為明顯。如果清潔不夠,細菌大量繁殖,就會出現毛囊腺炎癥,少數還可能導致陰部疏松結締組織炎、前庭大腺膿腫等疾病。
理期的內褲選擇也很重要。經期應穿著透氣性佳的棉質內褲,如果能選擇彈性良好的生理褲更好,因為其特殊的設計可以使衛生巾保持最佳的貼合程度,防止移位,并發揮最大的功能。
經常穿生理褲的人都有這樣的經驗,隨著生理褲穿著和洗滌次數的增加,其防滲性也在慢慢衰減。因為生理褲防滲涂層中的有效成分會隨著洗滌、晾曬和穿著的過程慢慢損耗,一般來講,涂層型生理褲的最佳穿著壽命為6~10個月。
由于面料的特點,生理褲被沾污后,污垢一般都不會滲入織物纖維內部,所以清潔起來十分容易。洗滌時,可先用添加有洗滌劑的清水浸泡,再略加揉搓,污垢基本就不留痕跡了。需要注意的是,為了防止防滲涂層及高分子貼膜的老化,延長生理褲的使用壽命,清洗時最好用中性或弱堿性的內衣清洗劑,晾曬時也應避開陽光直射,并避免使用各種類型的漂白劑。
為了防止側漏問題,很多品牌都做了特別設計。不僅做了360度全周防漏、3D立體吸收體,還有越來越長的巾身,全方面的防漏設計適合在夜間或量多的那兩天使用。不過婦科專家建議,大吸收量衛生巾也要保證更換頻率,以防止細菌在衛生巾上繁殖。最好兩小時換一次。
有一個調查:日本女人在月經期間平均每天更換6次,中國女人為3次。同為亞洲人種,體質無太大的差異,經血量應該差不多,換與不換該怎么選擇呢-換的好處不說了,說說不換的壞處吧。首先會有異味,經血是沒味的,從體內流出來后接觸了空氣,發生氧化后就有了異味,時間越長氣味越嚴重。更麻煩的還在后面:經血中有豐富的營養物質,易成為細菌大肆滋生的“培養基”,從而發生婦科感染。
衛生棉也要保質
1.不要放在衛生間里
衛生巾受潮后容易變質,使細菌侵入繁殖,即使不拆封也會被污染,所以需要在干燥、無菌環境中貯藏。這樣看來,潮濕、陰暗的衛生間顯然不適合存放衛生巾,最好有個專門存放這類衛生用品的小抽屜,與其他物品隔開。
2.開封后當月用完
現在天氣暖和了,正是容易細菌繁殖的季節,已經開封的衛生巾存放太久,有可能被污染,最好當月用完已開封的那包,而且隨用隨買。一般家里備著一個月用量(夜用與日用共20片)的就夠了,不要一次買太多。
3.接觸衛生巾前洗手
便后洗手都知道,但有幾個人能做到便前洗手呢-記住哦,經期一定要先洗手。因為用手將衛生巾拆封、打開、撫平、黏貼的過程,會將病菌帶到衛生巾上。衛生巾直接接觸 女性 外陰皮膚,經期又是 女性 抵抗力較低的時期,稍不注意極易發生感染,導致婦科疾病。
4.特殊時期才用護墊
婦科醫生認為,陰部皮膚的理想環境應該是:不太干燥,也不太濕潤,所以建議 女性 對各種護墊保持距離。因為護墊底部有一層防水層,透氣性差,很容易造成陰部潮濕、出汗,使病原菌滋生。
另外,很多人更換護墊不像換衛生巾那樣勤,外陰長期處在潮濕、不透氣的環境中,會增加感染病菌的機會。最好只在經期的前后兩天擔心經血滲漏、經期中間排卵時分泌物較多,或旅行、出差時,可以使用護墊。
5.衛生棉的使用時間
使用時間不要超過8小時。雖然棉條可以有效防漏,但仍然要在它的儲血能力之內,否則它也會“失手”。從另一個角度來說,衛生棉條在體內時間過長也會發生感染。曾經有人因為更換棉條時間過長,導致 陰道 內出現金黃色葡萄球菌感染,引發中毒休克綜合癥(TSS)。所以,各國衛生部門對衛生棉條的使用時間都提出了建議,在量多的日子3~6小時更換,量少的日子約6~8小時更換,最多不超過8小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