咳嗽是人體清除呼吸道內的分泌物或異物的保護性呼吸反射動作。雖然有其有利的一面,但劇烈長期咳嗽可導致呼吸道出血。正確區分一般咳嗽和咳嗽變異性哮喘,防止誤診。
咳嗽分類
咳嗽主要分為急性咳嗽、亞急性和慢性咳嗽。
1.急性咳嗽:是指3周以內的咳嗽,是呼吸科門診最常見的癥狀。病因包括病毒、支原體或細菌包括導致的急性支氣管炎、肺炎、呼吸道感染、肺結核、氣管異物。
2.亞急性咳嗽:持續時間超過3周,在8周以內的咳嗽稱為亞急性咳嗽,原因較為復雜。
3.慢性咳嗽:持續時間超過8周,可持續數年甚至持續數十年。慢性咳嗽的原因較為復雜,包括咳嗽變異性哮喘(過敏性支氣管炎)、上呼吸道咳嗽綜合征(過敏性鼻-支氣管炎)、胃食道返流、嗜酸細胞增多性支氣管炎、慢性支氣管炎等。其中以咳嗽變異性哮喘和上呼吸道咳嗽綜合征最為常見。
咳嗽是呼吸系統疾病的主要癥狀,如咳嗽無痰或痰量很少為干咳,常見于急性咽喉炎、支氣管炎的初期;急性驟然發生的咳嗽,多見于支氣管內異物;長期慢性咳嗽,多見于慢性支氣管炎、肺結核等。
咳嗽的不利作用,是可把氣管病變擴散到鄰近的小支氣管,使病情加重。另外,持久劇烈的咳嗽可影響休息,還易消耗體力,并可引起肺泡壁彈性組織的破壞,誘發肺氣腫。
咳嗽的形成和反復發病,常是許多復雜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
秋冬季節咳嗽頻發的原因?
1、吸入物 吸入物分為特異性和非特異性兩種。前者如塵螨、花粉、真菌、動物毛屑等;非特異性吸入物如硫酸、二氧化硫、氯氨等。職業性咳嗽的特異性吸入物如甲苯二異氰酸酯、鄰苯二甲酸酐、乙二胺、青霉素、蛋白酶、淀粉酶、蠶絲、動物皮屑或排泄物等,此外,非特異性的尚有甲醛、甲酸等。
2、感染 咳嗽的形成和發作與反復呼吸道感染有關。在咳嗽患者中,可存在有細菌、病毒、支原體等的特異性IgE,如果吸入相應的抗原則可激發咳嗽。在病毒感染后,可直接損害呼吸道上皮,致使呼吸道反應性增高。有學者認為病毒感染所產生的干擾素、IL-1使嗜堿性粒細胞釋放的組胺增多。在乳兒期,呼吸道病毒(尤其是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后,表現咳嗽癥狀者也甚多。由于寄生蟲如蛔蟲、鉤蟲引起的咳嗽,在農村仍可見到。
3、食物 由于飲食關系而引起咳嗽發作的現象在咳嗽病人中常可見到,尤其是嬰幼兒容易對食物過敏,但隨年齡的增長而逐漸減少。引起過敏最常見的食物是魚類、蝦蟹、蛋類、牛奶等。
4、氣候改變 當氣溫、溫度、氣壓和(或)空氣中離子等改變時可誘發咳嗽,故在寒冷季節或秋冬氣候轉變時較多發病。
5、精神因素 病人情緒激動、緊張不安、怨怒等,都會促使咳嗽發作,一般認為它是通過大腦皮層和迷走神經反射或過度換氣所致。
6、運動 約有70%~80%的咳嗽患者在劇烈運動后誘發咳嗽,稱為運動誘發性咳嗽,或稱運動性咳嗽。臨床表現有咳嗽、胸悶、氣急、喘鳴,聽診可聞及哮鳴音。有些病人運動后雖無典型的哮喘表現,但運動前后的肺功能測定能發現有支氣管痙攣。
咳嗽是秋冬季節常見的一種疾病,長期咳嗽的患者多伴有咽癢、咳嗽不止、無痰等癥狀,且一般伴隨著感冒出現。
正常情況下,一旦感冒治愈,咳嗽的癥狀應該也會隨之減輕。但是有些人卻出現長期咳嗽的情形。這又是怎么回事呢?
咳嗽是人體的一種保護性反射動作。呼吸道內的病理性分泌物和從外界進入呼吸道內的異物,可借咳嗽反射的動作被排出體外,起到恢復的作用。可是,長期的刺激性咳嗽會影響患者的工作與休息,失去其原本的保護性意義。
專家認為,引起咳嗽的因素,除了常見的感冒誘因之外,還包括鼻、咽、喉、氣管、支氣管等出現的炎癥,以及肺炎、塵肺、肺癌、肺結核、心臟病、胸膜、縱膈等病變。其他疾病,如腎功能衰竭等,也可引起咳嗽。
這些咳嗽情形,有的經治療可迅速消失,有的則遷延難治,發展為長期咳嗽。臨床上,長期咳嗽可歸結為以下幾種主要原因。
①長期咳嗽或伴憋喘,每遇刺激性氣體而發者,多見于過敏性咳嗽病癥;
②長期干咳伴有午后發熱、兩顴潮紅者,多見于肺結核病癥;
③長期咳嗽伴吐痰的情形存在連續2年以上,每年連續3個月以上者,多見于慢性支氣管炎病癥;
④長期咳嗽伴有咯血、咳嗽與體位有關者,多見于支氣管擴張病癥;
⑤長期咳嗽伴胸痛難忍且有進行性加重,聲調高如金屬聲者,多見于肺癌病癥;
針對病因治療
咳嗽由各種病毒、細菌及其他微生物感染引起的呼吸道感染,如果感染局限在咽部以上,就是上呼吸道感染,如果感染發展至咽部以下,就是下呼吸道感染。如果用大樹做形象比喻,把大樹倒過來,樹根以上是上呼吸道,樹根以下是下呼吸道。樹干是氣管,樹枝是支氣管,樹葉梗是毛細支氣管,樹葉是肺泡,樹葉間隙就是肺間質了。
整個呼吸道都可遭受各種外來因素侵襲而發生病理變化,這些外來因素,并不單純是病毒,細菌,還可以是各種微生物,也可以是各種理化因素,環境因素等。由于病毒,細菌和各種因素導致呼吸道黏膜發生的病變,不能隨著病毒,細菌和各種微生物的消亡而改善,導致呼吸道黏膜自身功能的損傷,就形成了經久不愈的咳嗽。因此,這就是即使使用很高級的抗菌素也難以治療咳嗽的癥結。必須改善呼吸道黏膜本身的功能,才能根治咳嗽。
止咳祛痰藥的選擇
氣候交替之季是呼吸系統疾病的多發季節,由于天氣忽冷忽熱變化無常,機體抵抗力及免疫力低下,各種誘因均可導致呼吸系統疾病的發生。
咳嗽適合選用兼有祛痰,化痰作用的止咳藥,按中醫理論,把咳嗽分為熱咳、寒咳、傷風咳嗽和內傷咳嗽,選用中藥止咳糖漿時,因藥性不同,也有寒、熱、溫、涼之分,須對癥服用。
在治療咳嗽時,不要長期服用抗菌素,要找出病因,在治療原發病的基礎上,選擇恰當的止咳祛痰藥,并要注意護理。肺寧顆粒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因其兼有預防、治療和提高免疫力三項功能,可作為首選藥物。
一、有效預防
肺寧顆粒中的返魂草藥物有效因子,可在病灶部位形成保護膜,并阻斷病菌入侵,在各種病毒性流感、季節性流感綜合感染期,服用修正肺寧顆粒,因其較好的抗病毒功效,可以有效預防各種流感引發的肺內感染及呼吸道感染。
二、全面治療 肺寧顆粒,因其具有消炎、止咳、化痰的作用,對于急、慢性呼吸道感染、肺部疾病(肺內感染、肺炎、肺結核等)、肺部各種細菌感染均有治療作用,能明顯消除咽部充血和扁桃體腫大,改善呼吸系統感染及 肺部疾病引起的咳嗽、喘息、胸痛、咳黃粘痰、咽痛、發熱等癥狀。
三、提高免疫力
一、忌冷、酸、辣食物。
冷凍、辛辣食品會刺激咽喉部,使咳嗽加重。因此,咳嗽時不宜吃冷飲或冷凍飲料,從冰箱里取出的牛奶最好加溫后再喝。患“過敏性咳嗽”的孩子更不宜喝碳酸飲料,以免誘發咳嗽發作。酸食常斂痰,使痰不易咳出,以致加重病情,使咳嗽難愈。
二、禁食橘子。許多人認為橘子是止咳化痰的,于是讓患咳嗽的孩子多吃橘子。實際上,橘皮確有止咳化痰的功效,但橘肉反而生熱生痰。
三、忌花生、瓜子、巧克力等。
上述食品含油脂較多,食后易滋生痰液,使咳嗽加重。
四、忌魚腥蝦蟹。
常見咳嗽在進食魚腥類食品后咳嗽加重,這與腥味刺激呼吸道和對魚蝦食品的蛋白過敏有關。過敏體質的咳嗽時更應忌食上述食物。
五、忌補品。
不少家長給體質虛弱的孩子服用一些補品,但孩子咳嗽未愈時應停服補品,以免補品留邪,使咳嗽難愈。
六、少鹽少糖。
吃得太咸易誘發咳嗽或使咳嗽加重。咳嗽時飲食宜清淡,不宜吃咸魚、咸肉等重鹽食物。至于糖果等甜食多吃可助熱生痰,也要少食。
七、不食或少食油煎炸食物。
咳嗽時胃腸功能比較薄弱,油炸食品可加重胃腸負擔,且助濕助熱,滋生痰液,使咳嗽難以痊愈。
八、宜多喝水。
除滿意身體對水分的需要外,充足的水分可幫助稀釋痰液,使痰易于咳出,并可增加尿量,促進有害物質的排泄。
九、飲食宜清淡。
以新鮮蔬菜為主,適當吃豆制品,葷菜量應減少,可食少量瘦肉或禽、蛋類食品。食物以蒸煮為主。水果可給予梨、蘋果、藕、柑橘等,量不必多。
民間有“生梨燉冰糖”治療咳嗽的習慣,不過這種吃法對咳嗽初起(新咳)是不妥當的。中醫認為新咳治療應以宣、散為主,而冰糖潤肺,有遏邪可能。
總之,咳嗽的藥物療法很重要,但飲食的適當調養往往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